【—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語文教與學模式的探索】目前,全國有一百多所學校在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研究,通過近5年的教學研究實踐,我們發(fā)現,大部分老師喜歡使用的軟件是word和powerpoint,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是簡單易學,二是使用方便?梢栽谝话愕拿襟w教室上課,不需要一人一機的網絡教室。課件可以上網下載,即使不下載,制作起來也比較省時省事。
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語文教與學模式的探索
就我校而言,我們學校每間教室均配備液晶投影機、視頻展示臺、電腦及英語聽力設備,老師們可以根據需要自由使用。而網絡教室是數量有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般不考慮網絡教學模式的使用。
但就語文教學來說,我們知道,語文教學要教會學生一種生活方式。二十一世紀是網絡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青少年學生處于以高社交化、高信息化、高效率化為特征的現代社會中,網絡是最重要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工具。這讓我們不得不考慮網絡的最佳使用問題。而且,網絡的發(fā)展已經讓我們不得不考慮它對語文教學的影響, !〔觉得染J 揮煤猛 紓 敲蔥T巴 男б嬉裁荒蘢詈玫胤⒒映隼礎K !∫一直觉得Ω迷謖飧齜矯孀魴┏⑹浴?
從同行們的探索實踐以及自己的摸索情況看,我覺得以下幾個模式還是比較可行的:
一、獨立篇目的研究性學習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是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由課內引出可探究的問題,進而進行研究性的學習。比如,卡夫卡的《變形記》一文,新疆烏魯木齊市師范學校的尹薇老師是這么處理的,她由文中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責任感的格里高爾關心著家人,異化為蟲形人,最終被親人拋棄的情節(jié)明確格里高爾的悲劇是令人心酸的,具有豐富的社會內涵,并進而提出基本問題:“小說所揭示的西方現代社會‘現代人的困惑’問題有什么普遍意義?”然后讓學生自由交流看法,自由討論,共同明確研究的方法:采用小組協作方式利用網絡資源、圖書資源、影音資源,查找資料,自主研究。分組討論之后,討論觀點匯總后發(fā)到論壇,在課堂上主要是進行小組匯報。
這樣的模式既符合,而且特別受學生的歡迎。但是,這個模式無論對老師還是學生,都有較高的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電腦使用基礎,才能制作網頁或演示文稿進行匯報,老師要能精辟地從普通的教材中發(fā)現可探討的問題,而且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話題,既能將作品與時代牽連起來,又能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二、基于單元的整體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因涉及的篇目多,所以,涉及的課程資源相對也較多,如果制作成一個單元教學網站也是很有內容的。在這個方面,有的老師做了這樣的嘗試:如上海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王立凡老師在教學了一個小說單元后曾設計了這么一個課程,即《小說的線索安排和懸念設置》。首先是提出引導問題,包括基本問題、單元問題和內容問題三個方面,比如:
基本問題:你如何看待人生的起伏?
單元問題:
1、假如本單元小說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今天,他們的命運將會怎樣?
2、命運真的是不公正的么?
3、你認為什么樣的人生最美?
內容問題:
1、《藥》、《滑臺佚事》、《豐碑》、《染血的漢碑》四篇小說情節(jié)結構有何異同?
2、小說的線索安排和懸念設置需要哪些技巧?
3、小說情節(jié)結構技巧表達效果如何?
。1)對展示情節(jié)有何效果?
(2)對塑造人物有何效果?
(3)對表現主題有何效果?
整個過程耗時一個月,共分四個階段來完成。第一階段:明確單元重點、難點(兩個課時)。第二階段:請各小組收集名人生命歷程資料,研究影響人物命運的各種因素。第三階段:開展“命運”話題系列活動,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激發(fā)學生營造美好人生的強烈愿望。第四階段:“命運”話題作文訓練。這個過程能檢驗學生如下的技能: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反思的能力;熟練掌握計算機,多媒體等硬件儀器的操作技能,以及word等軟件技術的應用能力;21世紀信息時代必須具備的與他人溝通交流的協作精神,資源共享的現代意識。
這個模式一個學期能使用一次就很不錯了。因為耗時太長,而且,需要占用大部分的課余時間。這在很多中學是行不通的。當然,如果認真做起來,會有很好的效果,畢竟學生的能動性充分發(fā)揮起來,學生的潛能也能更充分地調動起來。這種模式最好放在高一起始年段來做,可能會比較順利一些。
三、基于網絡的作文教學模式
且不說網絡可以給學生提供怎樣豐富的資源,單就我們寫作中的表達欲望以及評價手段來說,我覺得網絡就特別適合寫作。在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里,人們容易展現真實的自我,這樣也容易進行真實的表達。我們知道,寫作實際上是一種交流的手段,“人的主體性發(fā)展只有在與其內外部世界的積極的互動中才能實現”,“網絡以其時空上的超越性,構成了一個生態(tài)式的學習環(huán)境,就像一個韌性的空間結構,為學習者提供了更為自由的開放環(huán)境”。在網絡里,每個人的角色都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圍中,大家都擁有話語權,平等的話語權促使學生尊重自我,釋放自我。
因為網絡有及時性的功能,所以特別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而且,評價手段評價方式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以前是一對多的評價情形,現在是多對多的情況了。每個學生都可以評價其他同學的文章。我通過改造我們學校章楊老師的動態(tài)網頁模式,建立“精靈夢作文網”,分設“研究性學習”“日常作文”“考場作文”“作文指導”“自由寫作實踐”等欄目,老師可以通過管理者平臺直接進行文章與評語的管理,學生可以通過動態(tài)評語直接參與評論。另外,網絡上還有很多原創(chuàng)文學網站,比如“榕樹下”“中國文學論壇”“我網govoo”“子歸原創(chuàng)文學網”等等。這些網站都可以發(fā)表文章,而且能得到認真的審閱以及及時的評價。
但這樣的網站主要是可以推薦給有寫作興趣的學生,對一般學生不適合。而且,這樣的自由度太大,教師不利于掌握學生的創(chuàng)作情況。如果為了教學的方便以及管理的方便,那就必須建立一個網絡寫作平臺。我目前所使用的平臺還有一個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學生的文章只能由我上傳,這樣比較花費我自己的時間,而且,學生的自由度也受到限制。如果能建立一個像那些原創(chuàng)文學網站一樣的系統(tǒng)就好了。
四、課外自由的研究性學習
網絡普及之后,我嘗試過兩種的研究性學習輔導模式,一是利用日常的教學時間,比如在開學初布置學生自主選擇課題,然后利用自習課的時間進行相應的指導,學期末收集研究性學習成果,并進行評價。二是利用寒暑假時間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開學初收回論文。大部分老師一定都認為第二個方案比較可行,因為這樣比較不會占用日常的學習時間。但我嘗試過后發(fā)現,沒有老師指導的研究性學習往往會浮于表面,而且,學生一放假,心比較野,難于靜下心來進行認真研究。往往是到假期的最后一個星期才來考慮如何向老師交差的問題。這樣,開學后收上來的論文質量特別差。更嚴重的是,我發(fā)現一些學生為了應付作業(yè),還養(yǎng)成了抄襲的壞毛病。倒是第一個方案實施的結果比較喜人。因為學生的研究過程一直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老師也起到了監(jiān)督作用。
當然,這些研究性學習活動都不影響正常的教學計劃,比較自覺的學生能通過網絡查尋資料,利用電子圖書館閱讀相關書籍,能通過網絡與同小組的同學交流,從而得到真正的鍛煉和提高。形成論文或其他形式成果的學生,收獲就更大了,他們不僅培養(yǎng)了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而且也提高了團隊協作精神以及選擇材料,提煉觀點,系統(tǒng)寫作的能力。我們不能對每次的活動提出過高的要求,不可能讓所有學生都達到預定的目標。但是,我想大部分學生能有一次不同程度的提高就很好了,就可以說明這些活動是成功的。
五、綜合性學習模式
我在開學初嘗試進行一次綜合性學習模式的研究。以教材為范本。教材中有一個《蘭亭序》綜合性學習單元。我在開學之初布置學生先學習課文,《蘭亭集序》本身就是自讀課文,學習起來難度不大。然后分三個星期,每個星期布置一個學習任務。在布置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的同時,我自己則著手進行綜合性學習網站的建設。
從設計到資料收集到最后完成,花了將近兩個星期的時間。該網站主要分成“王羲之介紹”(含5篇文章)“《蘭亭序》書法鑒賞”(含四種臨摹本)“《蘭亭序》內容鑒賞”(相關資料7篇)“書法文化”(含書法史話、資料8篇以及學生探究論文7篇)“文房四寶”“我寫蘭亭”(其中有我自己臨摹的作品和學生臨摹的作品)“書法展覽”(學生的硬筆書法)“摹寫感受”“課文在線朗讀”“留言本”等。具體參見網站,網址如下:
整個網站的最終完成時間其實就是學生的學習活動結束之時。我是邊研究,邊探討,邊制作,邊上傳的?傮w感覺還是挺好的,只是覺得電腦技術水平還不夠,師生互動方便做得不夠。而且,除了我所教的學生之外,其他學生只能瀏覽一些資料,沒辦法直接參與這個活動。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曾考慮過能否使用網絡教室來用這個網站。但是,我全面分析了教材以及我的網站之后,我發(fā)現沒必要使用網絡教室。因為這里沒有要在課堂上用網絡突破什么問題的需要。許多需要網絡的時候都是課堂之外的時間。網絡的使用一定要恰倒好處才可以,如果為了使用網絡而使用網絡,會覺得很作秀。
以上是我通過個人的實踐以及參考他人的實踐總結出來的幾種模式。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我們還要繼續(xù)探討,以期在語文教與學方面有某些新的突破,同時也希望能更加充分地提高網絡的利用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245515.html
相關閱讀:中考語文臨場最后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