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方針答好選擇題 讓歷史告別低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主觀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查要求較高,因此,考生想要在此項上拿到高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考生只能在選擇題上多作些文章,近幾年以來,高考選擇題以其分值比例大,客觀性強,評分誤差小,一直處于決定考生高考歷史學科成績優(yōu)劣的關鍵所在,可以這么說,選擇題得分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考生達B概率的高低,特別是對于一般普通中學的學生來說,努力爭取拿到這一部分題目的分數(shù),意義更是重大。既然選擇題的地位如此重要,考生如何在做選擇題時拿到自己滿意的分數(shù)呢?總結從教以來自己在指導學生應試方面經驗教訓,我認為考生在做選擇題如果能做到“穩(wěn)”、“準”、“狠”這三條技巧,是可以有效的提高選擇題正確率的。

一、考生在做選擇題時心態(tài)要放“穩(wěn)”

這里強調的“穩(wěn)”指的考生在做選擇題時心態(tài)要平靜、樂觀、自信,不要一見到選擇題時尤其是全新的選擇題時就兩眼發(fā)花,雙腿發(fā)軟,兩手發(fā)抖,試問,在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之下,又怎能做好歷史選擇題呢?綜合考查這兩年高考歷史試卷,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選擇題的命題在命題指導思想和命題取材范圍方面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就命題指導思想來說,從以考查歷史知識為主到以考查歷史思維能力為主的質的飛躍;就命題取材范圍來說,不再拘泥于已有的教材,而是創(chuàng)設了大量的新情景和新材料,讓學生在新情景中進行獨立思考,從而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這兩條變化與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所以,考生在進入考場之前,心中一定要明確一個理念,即歷史選擇題一定會很“活”,其呈現(xiàn)的方式也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甚至是自己從未見過的方式,只要考生心中有了這樣一個“底”,拿到試卷后才不會慌張,才不會顯得無所適從,才不會怕做選擇題,才能放穩(wěn)自己的心態(tài),提高做題的命中率。

例1:(08江蘇6)1869年,《教會新報》的一篇文章寫道:“外國生產皆歸男醫(yī)接生,雖經此例,似不成規(guī)矩。……男歸男醫(yī),女歸女醫(yī),豈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當時的中國
A.雖已開放,但人們思想還比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C.舊的風俗習慣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沖擊D.人們難以接受西方醫(yī)學知識
【解析】這道題是08年江蘇高考公認的一道難題,這道題目取材于一篇報紙的報道,所反映的內容學生也從未接觸過,許多學生在看到這道題目時,一時傻了眼,這個時候就凸顯了心態(tài)的重要性,只有具備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才能夠仔細揣摩推敲出材料中“豈不至善”這句話的雙層含義,從而找到合適的答案。
例2:(09江蘇12)分析右圖可知,導致中
美貿易變化主要因素有高考資源網(wǎng)
①中國加入WTO組織,對美貿易額持續(xù)增長高考資源網(wǎng)
②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戰(zhàn)略,經濟迅速發(fā)展高考資源網(wǎng)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進了兩國問貿易的發(fā)展高考資源網(wǎng)
④中國加入APEC組織,區(qū)域經濟合作加強高考資源網(wǎng)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高考資源網(wǎng)
【解析】這道題目用圖表的形式呈現(xiàn),而且從教材上根本找不到這段材料,完全是命題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情景,學生看到這道題目時,如果能夠把心態(tài)放穩(wěn),不急不躁,仔細找出圖表中的時間,就能夠很快找出①④中的錯誤,得出正確答案是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84110.html

相關閱讀:初中歷史知識點: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