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種方法,讓枯燥數學生動起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長期以來,數學留在很多學生心里的強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計算、刻板的公式、遠離現實生活的應用題,初中生學習數學是脫離于生活的一種純符號的邏輯演繹,學生怕學,甚至厭學。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有很多學生怕學數學,認為數學太抽象,不易理解。而面對新課程的改革的大潮中,被傳統(tǒng)教材培養(yǎng)長大,已經非常習慣了傳統(tǒng)教材的我,一度也很迷茫,如何才能有效的實施課堂教學?如何讓學生從怕學、厭學到不怕,甚至喜歡數學?如何使數學課堂能夠充滿活力呢?以下是我對這一問題的初探。

  長期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還常常處于“教材是什么,我們就教什么”,有時我們把數學與生活的天然聯系割裂開來,鮮活的數學異化成了純粹的符號系統(tǒng),成了游離于生活之外的另一抽象的世界。這也是學生感覺數學枯燥無味的一大原因。

  為此,我主要嘗試了以下做法:

  1、創(chuàng)設有效情景,引入課題,在課堂一開始就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我在教數學代數式是我采用了如下方法:測量自己未來身高,首先我先問我的學生想知道自己的未來身高嗎?他們聽后一起說:“想”。我就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公式,了兩個公式,男孩成人身高:X+Y)/2*1.08,女孩成人身高:(0.923X+Y)/2。其中X表示父親的身高,Y表示母親的身高。學生都懷著提到的興趣,以極快的速度計算著,很快,每個學生的預測身高都出來了,他們興奮地互相報著,帶著驚奇的表情,有個男生脫口而出:“哇!我能長到一米八五!”此時,我不失時機地講著:“每位同學求出的這個數值,就叫做這個代數式的值,剛才大家用自己的父母身高代替x、y計算的過程就是求代數式的值。”學生恍然,而且印象深刻。這樣的例子能舉很多,把數學和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數學并不是遙不可及、枯燥無味的知識,它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

  2、在課堂教學中,多開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的體驗之中去發(fā)展智力,提高數學能力。

  《整式的乘法》是七級上的重要內容,它是初中階段數學運算的重要基礎,其中包括的基本運算很多,如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在此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重點更是一個難點。當然直接告訴學生運算法則,然后死記硬背也能讓學生開展計算,這樣的教學也容易簡單的多,但是這樣的教學效果是暫時的,不持久的。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通過觀察一系列的式子,讓學生猜測其中可能包含怎樣的運算法則,然后再驗證同學所作的猜測,整個過程始終讓學生交流,讓學生體驗學習的過程,對于知識的把握有實際理解何感受,由于這樣的授課方式,學生已經學會了“觀察——猜測——驗證”這種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通過這些數學活動,學生對知識的產生有一個直觀、清醒的知識體驗過程,雖然我從沒讓學生默寫背誦過這些公式,但是這些公式卻在學生心里扎下了根。

  3、創(chuàng)設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直觀的數學感受。

  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搭建活動、操作的平臺,具體做法是,把數學問題設計成“動手操作題”。我在教學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一課時,先設疑:同學們把準備好的一副三角尺拿出來,利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對直角,能否拼成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有的學生拼出了同位角,有的學生拼出了內錯角,還有的學生拼出了同旁內角,這時就可以給出兩條直線平行的條件。這種方法會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

  4、換位思考,體驗學生的思考方式,讓學生在感受中明白自己思維的誤區(qū),從而強化對正確數學知識的理解。

  我想無論采取哪種教學方式,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總會與教師的愿望有所偏差,那么我們不妨反其道而行之,順著學生的思路,讓學生自己體會與感悟,從而選擇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式。

  經過一多的嘗試,我感受到了體驗教學給我和我的學生帶來的好處。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養(yǎng)成了較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了學生堅韌、不屈不饒的學習意志,對于我提出的數學學習要求,學生能較好的貫徹實施。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在體驗性學習過程中,要關注到每一位學生,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能力參與到體驗性學習中,能從中收獲成功,得到鼓勵,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在開始階段千萬不可將體驗性學習的難度要求提的過高,更多的以鼓勵同學參與體驗、參與學習為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555566.html

相關閱讀: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