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某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某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考試時間150分鐘,共150分。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第Ⅰ卷(閱讀題,共70分)甲 必考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禮,非封禪莫屬。封禪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禮,是宣示天地認可帝王執(zhí)政合法性的儀式。秦漢時期,在封禪的理論中,都是以泰山作為封禪地點的。在泰山上筑壇祭天叫作封,辟場祀地叫作禪。泰山成為封禪的圣地,不僅僅因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為它的文化高度。封禪泰山的原因或許非常復雜,但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東方關于封禪泰山的理論和文化,不管是語焉不詳?shù)膫髡f還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證明一種強大的思想文化傳統(tǒng)的存在?鬃邮翘┥椒舛U理論的支持者,他認為泰山只能接受魯國國君和周天子的祭拜。即使很多細節(jié)都無法證明,即使所有禮儀都無法施行,但是,要封禪就只能到泰山。面對傳統(tǒng),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頭妥協(xié)。秦始皇封禪之時,距離傳說中的封禪已相去太久,封禪之禮,幾乎無人能知。學者認為,秦始皇封禪泰山之前,只有封禪理論而沒有封禪實踐,也是很有道理的。漢武帝封禪,情形幾乎雷同。但是,他們都還是請來眾多儒生,認真討論,直到最后討論沒有結(jié)果。主張封禪者,多來自東方,不僅有魯國的儒生,也有濱海的方士。這種討論雖然沒有結(jié)果,但起碼可以證明:來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統(tǒng)治者,不管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都為東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追求仙人和長生必然無果而終,但是封禪泰山卻可以是成功的。泰山封禪,終于走出了傳說的迷霧,變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何止是帝王,封禪大典,幾乎就是一種歷史創(chuàng)造。因為封禪不能隨時進行,封禪的條件常常難以具備,所以古代帝王無數(shù),而真正能夠封禪成功者寥寥無幾。泰山封禪,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禮制化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鬃拥某晒,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鬃釉谥芄亩Y制中提煉出精神,把禮樂化為一種思想,并建筑了儒家的思想體系。經(jīng)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大交融,孔子的思想體系由精神光芒的閃耀向可以操作的禮制轉(zhuǎn)化。在儒家思想的傳播過程中,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帝王先接受了封禪理論,然后才接受了儒家,最后儒家成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秦始皇封禪泰山,漢高祖祭祀孔子,漢武帝設五經(jīng)博士,這個思想傳播的過程,其方向是一致的。以封禪泰山為代表的儒家禮制思想,因為與天地祭祀有關,與帝王的合法性證明有關,所以最先受到最高統(tǒng)治當局的青睞,而這正是儒家獲得獨尊地位的開始。作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禮典,封禪終于成為事實,而泰山幾乎永久地獨占了這個榮耀?梢哉f,自從秦皇漢武封禪泰山以后,泰山的五岳獨尊地位才真正確立下來。泰山地位的提升,與儒家思想在中國的發(fā)展同步進行,泰山于是成為一種文化象征與符號。中國文化,如果用一個人來代言,那就是孔子;如果用一座山來代表,那就是泰山。 (《泰山的祭祀與封禪》)1.下列與“封禪”有關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封禪是中國古代文化中最神圣的典禮,是筑壇祭天、辟場祀地,向世人宣告帝王執(zhí)政得到了天地認可的盛大儀式。B.封禪泰山,主要與它的文化高度有關,因為它代表了一種強大的思想文化傳統(tǒng)。C.傳說中的泰山封禪禮儀不詳,一些學者認為,從秦始皇起才有了泰山封禪的實踐,而漢武帝封禪基本上采用了他的模式。D.秦始皇和漢武帝泰山封禪,昭示一個事實,即來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統(tǒng)治者,都為東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2.下列對“儒家思想”與“封禪泰山”二者的關系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雖然孔子支持封禪泰山,但是他并未明確可以操作的封禪禮制,因此封禪泰山直到秦始皇時代才真正成為了事實。B.儒家思想能夠獲得獨尊地位并最終成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與封禪泰山的思想首先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睞是分不開的。C.封禪代表了儒家禮制思想,暗合帝王心思,在帝王心目中地位神圣,因此歷代帝王登基后首先進行封禪。D.儒家思想因為泰山封禪理論而成為了一種國家意識形態(tài),泰山因為儒家思想而真正確立了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獨尊地位。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 A.孔子創(chuàng)立了泰山封禪的理論,他認為只有魯國國君和周天子才能到泰山祭 拜,從而確立了帝王祭拜泰山的傳統(tǒng)。 B.秦始皇和漢武帝在泰山封禪之前,都曾請來諸多儒生,試圖商討出封禪大 典可操作的禮制,但討論均無果而終。 C.作為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高典禮的封禪終于在秦漢時期成為事實,是當時儒 家思想已轉(zhuǎn)化為可操作的禮制的必然。 D.如果說建筑了儒家思想體系的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幾乎永久地 獨占封禪榮耀的泰山,就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貢禹字少翁,瑯琊人也。以明經(jīng)潔行著聞,征為博士、涼州刺史,病去官。復舉賢良,為河南令,歲余,以職事為府官所責,免冠謝。禹曰:“冠壹免,安復可冠也!”遂去官。 元帝初即位,征禹為諫大夫,數(shù)虛己問以政事。是時年歲不登,郡國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諸侯,諸侯僭天子,天子過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亂,矯復古化,在于陛下。”天于善其忠,乃下詔,遷禹為光祿大夫。 頃之,禹上書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聰明,非復能有補益,所謂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歸鄉(xiāng)里,死亡所恨!碧熳訄笤唬骸半抟陨胁闹⑹肤~之直,守經(jīng)據(jù)古,不阿當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親近生,幾參國政。今未得久聞生之奇論也,而云欲退,意豈有所恨與?”后月余,以禹為長信少府。會御史大夫陳萬年卒,禹代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自禹在位,數(shù)言得失,書數(shù)十上。禹以為古民亡賦算①,口錢②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賦于民,民產(chǎn)子三歲則出口錢,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輒殺,甚可悲痛。宜令兒七歲去齒乃出口錢,年二十乃算。又言諸離宮及長樂宮衛(wèi)可減其太半,以寬繇役。又諸官奴婢十萬余人戲游亡事,稅良民以給之,歲費五六巨萬,宜免為庶人廩食,令代關東戍卒。 天子下其議,令民產(chǎn)子七歲乃出口錢,自此始。又罷上林宮館希幸御者,減諸侯王廟衛(wèi)卒省其半。余雖未盡從,然嘉其質(zhì)直之意。禹又奏欲罷郡國廟,定漢宗廟迭毀之禮,皆未施行。 為御史大夫數(shù)月卒,天子賜錢百萬,以其子為郎,官至東郡都尉。 (節(jié)選自《漢書?貢禹傳》) 注:①賦算:人口稅。漢制,自十五歲起,至五十六歲,每人每年出錢一百二十錢。②口錢:人口稅。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是時年歲不登 登:五谷成熟。[] B.意豈有所恨與 恨:遺憾 C.以寬繇役 寬:放寬。 D.稅良民以給之 稅:賦稅。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貢禹耿直的一組是(3分) ( ) ①冠壹免,安復可冠也 ②數(shù)虛己問以政事 ③天子過天道,其日久矣 ④今未得久聞生之奇論也 ⑤宜免為庶人廩食 ⑥禹又奏欲罷郡國廟 A.①②⑥ B. 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⑤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貢禹為臣忠誠,心憂國事。他建議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亂的禮制,恢復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賞他的忠誠并提拔了他。 B.貢禹年事雖高,仍被倚重。元帝拒絕了他告老還鄉(xiāng)的請求,為了挽留他,升任他做了長信少府、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 C.貢禹遵循經(jīng)義,據(jù)守古道。元帝稱贊他有伯夷的廉潔,有史魚的剛直,認為他是當時世上少有的高尚賢良的人,值得親近。D.貢禹不屈世風,為民請命。他多次評論政事得失,曾經(jīng)建議把賦算、口錢起征的年齡延后,但皇帝只延后了口錢起征的年齡。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征禹為諫大夫,數(shù)虛己問以政事。(3分) (2) 愿乞骸骨,及身生歸鄉(xiāng)里,死亡所恨。(4分) (3)余雖未盡從,然嘉其質(zhì)直之意。(3分)(二)課內(nèi)文言文基礎題(9分)8.對下面的文言句式歸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 ( )①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②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③高余冠之岌岌兮④申之以孝悌之義 ⑤句讀之不知 ⑥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⑦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⑧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⑨蚓無爪牙之利⑩有志矣,又不隨以止也A.①②/③④/⑤⑦⑧/⑥/⑨⑩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⑨/⑩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D.①⑥/②/③⑨/④/⑤⑦⑧/⑩9.下列詞類活用歸類正確的一組是(3分) ( )①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 ②道芷陽間行 ③素善留侯張良④屈賈誼于長沙 ⑤侶魚蝦而友麋鹿 ⑥火尚足以明也⑦贏糧而景從 ⑧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⑨武能網(wǎng)紡繳,檠弓弩 ⑩大王必欲急臣①/②⑦/③⑥/④/⑤/⑧⑨/⑩ B.①/②⑦/③⑥/④⑩/⑤/⑧⑨C.①⑤/②⑦/③⑥/④⑩/⑧⑨ D.①⑤/②⑨/③⑦/④⑩/⑥⑧ 10.對下列劃線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 )①失其所與(贊同),不知 ②而燕國見陵(侵犯、欺侮)之恥除矣③貧賤有此女,始適(剛剛)還家門 ④生孩六月,慈父見(被)背⑤而余亦悔其(自己)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⑥蒙故業(yè),因(沿襲)遺策 ⑦奚以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九萬里而南為 ⑧而藺相如徒(白白地,徒然)以口舌為勞⑨如惠語以讓(辭別)單于 ⑩有智謀,宜(應該)可使①③④⑦⑧⑨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某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21013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