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語文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全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一、(15分,每小題3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正確的一組是( )A.甄(zhēn)選 癥(zhèng)結 受益匪(fēi)淺 孱頭(càn)B.吝嗇(sè) 潺?(chán) 相形見絀(chù) 歸根結蒂(dì) C.諂媚(chǎn) 羸弱(léi)? 征召(zhāo) 稍縱即逝(shāo)D.忖度(duó) 虔(qián)誠 前倨(jū)后恭 荷(hè)槍實彈2.選出下列各組詞語中錯別字最多的一項( )A.敲詐 觀摹 根深締固 漚心瀝血B.恬靜 秘訣 矯揉造做 妄自菲薄C.謾罵 舉止 渙然一新 獷悍無賴D.筵席 拘謹 漫不經心 不屑一顧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魯迅先生的雜文對社會時弊的抨擊真是惟妙惟肖。B.天災無情人有情,面對無情肆虐的冰雪,大家休戚與共渡過難關。C.在母親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性格熱情、大方,豁然開朗,是個再機靈不過的小家伙。D.對于先生應該“運用腦髓,放出眼光”的告誡,他總是認為不足為訓!敬鸢浮緽【解析】試題分析:成語的正確使用中,我們首先當然要明白詞語意思,其次我們必須注意詞語的適用范圍,B“休戚與共”指彼此之間的憂喜和禍福都共同承受。A“惟妙惟肖”形容刻畫或描摹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語是“抨擊”,“惟妙惟肖”與它搭配,顯然不當。C“豁然開朗”指道理一下子明白了。D“不足為訓”指不值得作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校長一再強調,語文課要把語言知識運用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鑒賞能力結合起來。B.近幾年,非法職業(yè)中介活動越來越多,每逢節(jié)后民工大量進城,就是黑中介機構編造虛假信息,騙取民工錢財猖獗之時。C.我們寫作文要有真情實感,要關注身邊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編亂造。D.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他一生創(chuàng)作與翻譯了1300萬字的作品。5.下列各項文學常識中,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竇娥冤》原名為《感天動地竇娥冤》,它的作者關漢卿,號已齋叟,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B.威廉?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杰出的作家、戲劇家,詩人。主要作品有《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哈姆雷特》講述了英國王子哈姆雷特的復仇故事。C.“白衣卿相”指的是北宋詞人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他是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作《雨霖鈴》。D.《漢書》,又名《前漢書》,中國古代歷史著作。東漢班固所著,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沿用《史記》的體例而略有變更。課文《蘇武傳》就選自于這部著作。二、(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人是一種意識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有著對短暫生命的覺悟,意識到生不由己,死的必然,知道自己的孤獨和與世隔絕,意識到面對社會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無能為力——所有這一切都使他的孤寂的存在成為無法忍受的監(jiān)禁。如果人不能從他的監(jiān)獄中解放出來和打碎這一監(jiān)獄,如果他不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同他人或周圍世界結合在一起,就會瘋狂。 經歷過孤寂的人必然會有恐懼感。孤寂意味著與外界沒有聯系,不能發(fā)揮人的力量,不能把握世界、事物和人。因此對人來說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獨感和擺脫孤獨的監(jiān)禁。人永遠面臨同一個問題,即:如何克服這種孤獨感,如何超越個人的天地,實現人類的大同。這個問題一成不變,但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卻各不相同。人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在一定的范圍則取決于人所達到的個性的高度。在一個孩子身上,“我”字幾乎還沒有形成。每個孩子都同母親融為一體,只要母親在他身旁,他就不會有孤獨感。他的孤獨感通過母親的存在,同母親的乳房和肌膚的接觸而得到和緩。一直到孩子發(fā)育到產生孤獨感和個性這個階段,母親的存在才不足以消除他的孤獨感,他必須以其他的方法克服這種孤獨感。 人類在孩提時代幾乎是以同樣的方式體驗與大自然的和諧。大地、動物和植物完全是人的世界。人把自己看作和動物完全一致,這表現在人裝扮成動物以及崇拜圖騰或其他的動物神。但人類越脫離原始的紐帶,就越疏遠自然世界,就越要尋找擺脫孤獨的途徑。達到這一目的的一種途徑是不同形式的縱欲。例如借助于毒品達到恍惚狀態(tài)就是一種形式的縱欲。在短暫的極度興奮中世界消失了,與世隔絕的感覺也隨之消失。如果是集體縱欲,那么參加者還會體驗到與一組人共命運的感受,從而加劇效果。參加者在此后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強烈的孤獨感,但漸漸地恐懼感又會上升,因此就必須重復這一儀式。酒和毒品是生活在一個非集體縱欲的時代一些人所選擇的方式。他們一方面想通過酗酒和吸毒去克服孤獨感,但在縱欲以后他們的孤獨感卻加劇了,所以不得不更經常地,更強烈地去重復縱欲行為。在一個低級社會中一組人為數甚少,往往由血緣關系相近或者生活在一起的人組成。隨著文化的發(fā)展,一組人的人數也隨之增長,它變成了一個政治體、國家或一個教派。在今日的西方社會,同一組人結合仍然是克服孤獨感最常用的方法。在這種結合中,參加者為了使自己屬于這一組人而失去了大部分個性。如果我與他人完全一樣,我的感情、思想與他人一致,我的衣著、習慣和看法都與這一組人的楷?待R,我就可得救,就不會再經歷可怕的孤獨。雖然民主制度和專制的國家形式有區(qū)別,但把人變成一個模式的程度也委實使人擔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人們總想通過某種方式實現同他人結合,如果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那就只能采取同一群人同一的方式。我們只有理解了人是多么害怕與別人隔絕,才能懂得擔心與眾不同和同一群人疏遠會產生何等的威力。有時這種擔心是可以原諒的,因為人們考慮到與眾不同會帶來實際危險。大多數人生活在一種幻覺中,以為自己是按照個人的意愿行事,是具有個性的人,是經過大腦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他們的觀點之所以和大多數人吻合純粹是巧合罷了。他們甚至認為這正好證明了“他們”的觀點是正確的。至于他們尚存的、希望自己有個性的要求則通過微不足道的東西得到滿足:如在毛衣上繡上自己的名字,在玻璃窗口掛上自己的名牌,參加一個政黨或者一個學生聯合會。“來點兒別的”這一廣告口號證明了在一個幾乎不存在個性的社會現實中,人們是何等地需要個性。ü(jié)選自弗羅姆《愛的藝術》,有刪改)【小題1】下列對“人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在一定的范圍則取決于人所達到的個性的高度”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只要母親在他身旁,孩子就不會有孤獨感。B.人類在孩提時代把自己看作和動物完全一致,但人類越脫離原始的紐帶,就越疏遠自然世界,就越感覺孤獨。C.在一個非集體縱欲的時代,某些人選擇酗酒和吸毒克服孤獨感,但只有短期效果。D.集體縱欲的參加者會體驗到與一組人共命運的感受,從而加劇效果!拘☆}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同一組人結合是克服孤獨感最常用的方法。B.借助于毒品達到恍惚狀態(tài),體驗到與一群人共命運,與世隔絕的感覺也隨之消失。C.人們通過某種方式實現同他人結合,只能采取同一群人同一的方式。D.經歷過孤寂的人必然會有恐懼感。【小題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裝扮成動物以及崇拜圖騰或其他的動物是出于擺脫孤獨的需要。B.想通過酗酒和吸毒從根本上克服孤獨感是適得其反的。C.人害怕與別人隔絕,擔心與眾不同會帶來實際危險,因此努力向他人看齊。D.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是具有個性的人,按照個人的意愿行事,經過大腦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與一群人共命運”是集體縱欲的效果,C前提是“如果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D原文第二段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小題3】試題分析:論述類文體閱讀的命題主要從概念、判斷、推理三個角度命題,回答此題,可先在原文中找出各選項內容的相關文字,再逐一進行比對。作者認為這只是大多數人的“幻覺”?键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三、(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題。。梅圣俞詩集序〔宋〕歐陽修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蔭補為吏,累舉進士,輒抑于有司,困于州縣,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奮見于事業(yè)。其家宛陵,幼習于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既長,學乎六經仁義之說,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茍說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于詩而發(fā)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詩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嘗見而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雖知之深,亦不果薦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宋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乃徒發(fā)于蟲魚物類,羈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詩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謝景初,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陽至于吳興以來所作,次為十卷。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師,余既哭而銘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遺稿千余篇,并舊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為一十五卷。嗚呼!吾于圣俞詩論之詳矣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475412.html

相關閱讀:2019高二語文次月考試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