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屆高三上學期“一診模擬”考試(二)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石室中學高屆一診模擬考試(二)語文試題本試卷分單項選擇題和非單項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單項選擇題),第II卷(非單項選擇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 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 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5.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第I卷(共27分)一、(12分,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摒除/擯棄   胡謅/芻議   拾遺/湯匙  謬種/紕繆B.拓荒/拓本   畜養(yǎng)/蓄意   門檻/僭越  執(zhí)拗/拗斷 C.扉頁/緋聞   踹開/揣摩 茄克/夾縫  藩籬/蕃盛D.纖夫/光纖   陶俑/傭金   伺機/伺候  瞥見/蹩腳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勾通 貿然 電線桿 雍容華貴 挑肥揀瘦B. 歉收 跟貼 震懾力 披星戴月 明火執(zhí)仗C. 番茄 訣別 老兩口 談笑風生 細水常流D. 博弈 賬簿 親和力 得隴望蜀 坐壁上觀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過了不久,鯊魚又游了回來,他對準魚的尾部一口咬了下去,兇猛地撕去了實足40磅的肉,然后飛速游走。 B.4月以來的多輪強降水使鄱陽湖水體面積由668平方公里擴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極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 C.石室中學北湖校區(qū)的跳蚤市場,吸引了眾多老師和學生。為了籌得更多的善款,各位“小老板”奔走呼號,大力宣傳自家商品。 D.石室學霸自創(chuàng)的韻律操紅遍網絡,視頻中同學們勁爆的舞姿與動感的音樂交相輝映,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4.下列選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據報道,上海家化與滬江日化都產生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現象,兩家企業(yè)均存在未披露的采購銷售關聯交易及累計3000萬元資金拆借關聯交易。B. 網上掀起的關于“挪假”“拼假”的討論熱潮表明,人們不僅希望休假,還希望假期安排得更合理更充裕,不是挑剔,而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C.《教育改革方案》規(guī)定:從小學四年級開始,除語文、數學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一考試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統考,考試內容嚴禁超出課本范圍。D. 近日,包括成都在內的全國多個城市空氣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霧霾對人們健康的影響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一時間,空氣凈化器等產品備受青睞。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全球史觀在中國源自西方的“全球史觀”在中國遇到形形色色的解讀,其中有些解讀可能是西方的全球史學者始料不及的。但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我們不能忽略,就是全球史觀在中西不同語境中,引起許多相同的思考。全球史觀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對西方中心論的批判為起點的,而西方中心論乃是西方世界史學發(fā)展的末端。不觸及根本,枝節(jié)末端問題是糾纏不清的。這一點,中西學者認識相同。關于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曾聽到多名美國史學家說,該書并未跳出以歐洲為中心的“挑戰(zhàn)——應戰(zhàn)”模式。而中國學者同樣尖銳地指出:“斯塔夫里阿諾斯自己的結構就是一個歐洲中心主義的結構”,事實上仍把“現代化看作一種單向的歐化或西化的過程”。 對于斯塔夫里阿諾斯等人的困境,中西學者同樣歸因于方法論。巴勒克拉夫說,那些力求立場“客觀”的人,終于不能突破“西方中心”,是因為“他們身邊使用的那一整箱工具全是由歐洲制造的,恐怕一時還不可能將它完全更換”。中國學者指出,這“一箱工具”就是西方“歷史學研究的諸多核心概念,如工業(yè)革命、現代性、資本主義以及個人自由”,西方史學家正是“憑借這些基于歐洲特定經驗所產生的概念來闡釋歐洲對現代世界的支配以及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這種方法論的局限,不僅西方學者“揮之不去”,非西方學者也難以超越。在這一點上,中西學者所見略同。為什么“揮之不去”?根子還在于西方人所謂的一元的物質進步論?梢姡J識方法只是表象,問題實質是價值標準。有一個問題問得好:假如由東方人按自己文化傳統書寫,全球史還會像當下流行的那樣充斥物質主義嗎?于是,中外世界史學家都呼喚價值標準的統一。湯因比晚年曾經說過,要正確地認識全球性問題,唯有建立“世界國家”,重建人類統一的價值觀。中國學者齊世榮曾說,只有“各國學者……拋棄國家、民族的偏見,通力合作,經過長期的努力”,“才能……如實地反映各個國家、民族在人類世界上做過的貢獻,如實地反映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西方學者面對“誰來制定世界公民標準”、“誰來勾畫人類故事”的問題,發(fā)出“世界史是可能的嗎”的疑問。中國學者認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史學家,就哪一個國家或民族在哪一個時代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很難達成共識,只要在這些涉及價值的判斷上各執(zhí)一詞,短時間內很難產出令人滿意的世界史。? 面對這種困局,西方后現代主義選擇了“逃避”,而有些中國史學家也正在以類似方式使自己“樂觀”起來。有人說,既然統一的價值觀不可能形成,不如放棄對“主導性敘述”的追求,讓各個地區(qū)、各個民族按照自己的文化傳統撰寫本地區(qū)本民族文明的歷史,全球史體系留給讀者自己在比較中建構。另有人說,“每一位新的世界歷史敘述者都在(自己心目中)重構世界歷史……我們不能要求作為個體的世界歷史敘述者超越自我中心,撰寫一部他人的世界歷史”,既然每個敘述者“都想表達自身的價值……(而)這些價值是否成為普遍價值卻依賴于讀者接受的程度”,那么“重構世界史”就是“盡可能多地豐富世界歷史文本,令讀者可以按照培養(yǎng)自身世界觀的需要不斷進行選擇”。無論是悲觀的感嘆,還是“樂觀”的建言,都體現了當代中國史學家對宏觀世界史學的嚴肅思考。但我認為,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在現有的話語體系基礎上(即使有濃重的西方色彩),不斷修正和補充,以逐漸接近共識。當前,如果能夠將現代文明的困境考慮進去,把“什么樣的生活才是好生活”這樣的命題列入價值標準,將中國史學重視道德評價的傳統吸收進去,就能寫好世界史,裨益于和諧世界的建立。(選自《歷史研究》第6期,有刪改)5. 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全球史觀源于西方,它主要是以對西方中心論的批判為起點,糾纏于枝節(jié)末端,沒有觸及世界史的根本問題。B.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沒能突破西方中心論的樊籬,是因為受歐洲經驗主導的方法論的局限。? C.如果東方人不用以歐洲為中心的“挑戰(zhàn)——應戰(zhàn)”的模式,而是用他們自己的文化傳統來書寫,全球史會更客觀。D.史學普遍價值要依賴讀者接受的程度,作者認為將全球史體系留給讀者自己在比較中建構是最好的。6.下列不屬于西方中心論對全球史研究的影響的一項是( )A.用歐洲制造的方法去研究全球史,很難不帶成見和偏私去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qū)一切民族的建樹,很多問題也糾纏不清。B.用西方一元的物質進步論去認識人類歷史,在研究的價值觀方面造成影響,使全球史的研究充斥著物質主義。C.西方的歷史敘述者在重構世界時用西方中心論來闡釋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世界史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角度顯得單一。D. “歐洲中心論”在價值判斷上有狹隘和偏頗之處,湯因比和齊世榮認為史學家不應該把西方中心論作為全球史研究的唯一標準。7. 在全球史觀問題上,中西方學者沒有達成相同認識的一項是( )A.斯塔夫里阿諾斯對全球通史的研究無法構建出一個系統、科學的世界史理論闡釋體系,陷入了史學困境。B.方法論的局限是中西史學家均難以擺脫的現實,無法闡明世界歷史進程本身的多樣性和統一性。C. 構建一個充實有效的世界史理論體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世界史學的“價值標準”在短時間內難以統一。D. 全球史提供了對世界史研究的一種新視野,史學家們應該通過撰寫本民族文明的歷史來構建“全球史觀”。三、(6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題。越州趙公①救災記曾鞏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九月,資政殿大學士、右諫議大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xiāng)?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fā)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州縣吏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公斂富人所輸及僧道士食之羨者,得粟四萬八千余石,佐其費。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憂其眾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異日,而人受二日之食。憂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為給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給。計官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職而寓于境者,給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為之告富人,無得閉糶。又為之出官粟,得五萬二千余石,平其價予民。為糶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為工三萬八千,計其傭與錢,又與粟再倍之。民取息錢者,告富人縱予之,而待熟,官為責其償。棄男女者,使人得收養(yǎng)之。明年春,大疫。為病坊,處疾病之無歸者。募僧二人,屬以視醫(yī)藥飲食,令無失所,時凡死者,使在外隨收瘞之。法:廩窮人,盡三月當止。是歲盡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屬。有上請者,或便宜多輒行。公于此時,蚤夜憊心,力不少懈,事細巨必躬親。給病者藥食,多出私錢。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轉死,雖死,得無失斂埋,皆公力也。是時,旱疫被吳越。民饑饉疾癘,死者殆半,災未有巨于此也。天子東向憂勞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屆高三上學期“一診模擬”考試(二)試題 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084772.html

相關閱讀:2019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高考語文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