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化學系2001級教育碩士 王永新
〔漫談一〕高中化學教師教的理想狀態(tài)與高中學生學的理想狀態(tài)分析及對策
1. 高中化學教師三年教學的理想狀態(tài)是:(1)學生能把教師所教的內容全部掌握和理解。(2)學生三年學完化學知識之后,已學會用化學獨特的視角去分析和認識問題,對學化學仍有濃厚的興趣,仍有余猶未盡的感覺,以后仍然想學化學。
2. 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理想狀態(tài)是: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化學,也就是說不同的學生可根據(jù)各自的興趣和愿望,對學習化學有選擇權和決定權。具體含義有三:
。1)按學生自己的興趣學習
對化學很感興趣的學生,可以一直學習化學,對化學不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少學化學或不學化學。
。2)按學生自己的喜好學習
對學習有偏愛的學生,可以選擇學習化學中的其中一部分,如學習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化學知識,或學習與戰(zhàn)爭有關的化學知識,或學習與經濟有關的化學知識,或學習與科學探究有關的化學知識,或學習與高考升學有關的化學知識,等等。
。3)按學生自己的意愿學習
高中階段學生愛學多少就學多少,愛什么時候學就什么時候學,愛怎么學就怎么學。
3. 分析和對策
。1)分析
第一,學生原本并不排斥化學,只是由于化學知識在選材方面與學生的認知態(tài)度有距離,造成學生在情感上對化學產生離異感。
學生與化學相遇之前,他們之間并無矛盾,只是在相遇之后,化學中的枯燥知識、無用知識或深難知識等引發(fā)了他們之間的不愉快,產生了學生疏遠化學的心理。
第二,學生內心深處對學習化學對自己的發(fā)展到底有多少幫助、有哪些幫助不清楚,國家和宣傳媒體及學校對這方面的理性宣傳不夠,更多的是高壓宣傳,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第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化學知識的處理不當、教師自身素質的不夠高以及學校的求學風氣不濃等,均會導致教師和學生的理想狀態(tài)無法實現(xiàn)。
。2)對策
第一, 國家和宣傳媒體及學校教師要加大對化學教育的理性宣傳,尤其是化學教師,要給學生講透化學是學什么的,化學可以給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思維發(fā)展、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等帶來哪些幫助,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學好化學可以給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質量提高帶來許多益處”的觀念,這樣才能為教師的教帶來活水源頭。學生有了想學好化學的念頭,教師的教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第二, 教材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注重知識的時代性、實用性、探究性及可讀性。
第三, 化學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水平,讓學生陶醉在教師那富有教學魅力的學習情境之中。
第四, 建立積極且具有人文關懷的管理制度。
學校和教師要有一些積極的管理制度加以激發(fā)和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行為,讓學生既享有自由,又樂于接受一定的約束。
第五,建立更加優(yōu)化的評價體系。
總的說來,教師教的理想狀態(tài)和學生學的理想狀態(tài)是兩個極端,既然是理想狀態(tài),意味著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無法達到或很難達到,最好的對策是對教師教的理想狀態(tài)和學生學的理想狀態(tài)進行合理的折衷。
〔漫談二〕高中化學教師基本功測試“新四樣”
以往教師基本功測試的內容主要是書寫粉筆字,使用一般教學儀器(如投影儀)、設計教案、說課等。隨著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單靠上述項目已不能完全滿足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要求。筆者認為,化學教師要結合自身學科的特點,突出進行以下四項的基本功測試或交流活動。
第一項:化學教學案例評析
1.案例選擇:結合教師自己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例真實、典型的課前、課堂或課后教學情境,寫成一份書面材料。
2.材料要求:
(1)情況真實;(2)評析客觀;(3)教育理念體現(xiàn)“以學生和國家的發(fā)展為本”。
第二項:化學問題或試題設計
。保}材要求
。ǎ保┤羰腔瘜W問題,一是要求問題情境新,或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或體現(xiàn)科學探究;二是要求問題有層次性、遞增性,提出的問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
。ǎ玻┤羰腔瘜W試題,一是要求難易適中,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二是不能出現(xiàn)科學性錯誤,題型新穎。
。ǎ常┧O計的化學問題或試題,要完全由老師自我設計,不能抄襲。
。ǎ矗┗瘜W問題的題量為二道即可;化學試題的題量為五道選擇題,一道非選擇題。
第三項:化學課件制作
。保}材要求:
。ǎ保┧O計主題要能突出體現(xiàn)科學性、實用性、輔助性的特點。
。ǎ玻┧O計主題屬化學中的重點、難點、微觀或危險實驗等知識內容。
。玻n件制作要求
。ǎ保 標明制作平臺名稱、制作人姓名、內容名稱和日期。
(2) 課件的交互性好,圖象逼真。
第四項:教師自選項目——才藝展示
1. 展示內容
。ǎ保 教師的特長;(2)設計一個專題講座,寫成書面材料或制成課件;(3)帶有學科特色的趣味實驗、探究實驗或教具等項目,以上文字的形式描述。
以上三項內容,只取其中一項即可。
。玻故疽螅
。ǎ保┎痪心嘤谛问,既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技能操作或表演。
。ǎ玻 教師先報展示內容及形式,學校按形式分文字材料展示和表演展示二種分別進行測試或交流。
〔漫談三〕化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問題
所謂理念是指某一客體在準備付諸行動前的傾向性和對策。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導向。
所謂化學課堂教學設計,是指化學教師運用系統(tǒng)科學的方法,以教育對象的現(xiàn)有經驗水平和教學環(huán)境的現(xiàn)有技術水平為基礎,根據(jù)化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成果,來計劃和安排教學全過程的諸多環(huán)節(jié)與要素,以取得最優(yōu)化的教與學結果的科學。
筆者以為,化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包含以下內容:
第一:這個設計應該是動態(tài)的、可變的,而不是靜止的、恒定的;是靈活的,不是僵化的。
第二,這個設計應具有化學濃郁芳香的原汁原味,突出以化學知識為載體的科學探究。
第三,這個設計要體現(xiàn)“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關注學生吸收知識的效率,關注學生潛能的開發(f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養(yǎng)成。
第四:這個設計中要體現(xiàn)預定了哪些目標,要著重解決哪些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說,在設計方案中要明確闡明將給學生傳授哪些知識,讓學生鍛煉或獲得哪些能力,指導學生掌握哪些方法等。
第五:這個設計中因材施教的理念體現(xiàn)有多少。
總之,課堂教學中已不允許教師按已制定好的教案從頭到尾機械地按部就班式地執(zhí)行下來完事,而應該突顯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問題情景中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提高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1030434.html
相關閱讀:素質教育與中學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