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早期認識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人類應用溶液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可以說自有人類以來就有溶液的作用。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天然水就是溶液,植物和動物體內的液體也都是溶液。在古代,有關醬、醋、酒之類的東西,都屬于溶液。尤其是在制鹽的過程中,無論是海鹽或井鹽都要先嘗試鹽水的濃度以確定其開采價值。據(jù)有關記載,在4、5世紀時,希臘煉金術士辛內索(Synesios)制作了一種比重計,以測量酒、醋、牛奶、蜂蜜等水溶液的比重。到了6世紀,已經(jīng)有了和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基本相同的比重計。11世紀初阿拉伯人比魯尼(al-Biruni)對當時一系列液體和金屬鹽溶液所測得的比重數(shù)據(jù),已經(jīng)相當準確了。

  

  到了16世紀,化學發(fā)展進入了所謂醫(yī)藥化學時期,由于化學家擺脫了中世紀煉金術家的一些神秘觀念的束博,化學研究與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緊密的關系,因而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在這個時期有很多人從事礦泉水的研究。由于各地的礦泉水的藥理性能非常復雜,困而對它的研究也就促進了有關溶液的分析研究。于是對溶液中各種定性反應的認識也就逐漸的多起來。在此以前一些研究者只是簡單地把一定量水蒸發(fā)干,稱出殘渣的重量,計算出礦泉水中溶解物質的比例。到16世紀中葉,人們則進一步根據(jù)鹽類的特征晶形,從溶液中使鹽結晶出來加以識別。例如,德國醫(yī)生李巴維(Libarius,A.1540-1616)在1597年曾指出:確定水中深質的品種,可將水樣蒸發(fā)濃縮,在其中懸一稻草或棉線,讓溶質在它的上面結晶出來,從結晶的形狀可以判斷它是明礬還是硝石。可見在這個時期人們已經(jīng)掌握了溶解和結晶的方法。

  

  關于利用化學試劑對水深液進行定性檢驗,大概在公元初就開始了。古羅馬的普里尼曾介紹過用五倍子浸液檢驗膽礬溶液中的鐵。后來李巴維便利用這個反應來檢驗礦泉水中的鐵。他還發(fā)現(xiàn)銅鹽溶液與氨作用時顯現(xiàn)翠藍色,因而可以用膽礬溶液檢驗水中的氨。17世紀荷蘭醫(yī)生埃享尼烏斯(Tachenius,O.1620-1690)系統(tǒng)地研究了五倍子浸液與各種金屬鹽溶液的反應。他曾用它來檢驗尿中的鐵,以研究鐵的排泄途徑。他還用蘇打溶液檢驗驅蛔藥水中污染的物質銅。醫(yī)生高克爾(Gockel,約17世紀)曾采用硫酸檢驗葡萄從貯器上污染的有毒物質。

  

  英國化學家波義耳依*前人的實踐經(jīng)驗和自己的鉆研,把當時的溶液檢驗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他編寫了一本關于礦泉水的專著《礦泉的博物學觀察》,相當全面地總結了當時已知的關于水溶液的各種檢驗方法和化學反應。他研究制取五倍子浸液時發(fā)現(xiàn),這種浸液滴入鐵鹽溶液,會使溶液變黑。他認為這種變化可以檢驗鐵的存在。又由于這種溶液可以當作墨水用,于是他研究了制備的方法,確定了配方。后來人們沿用這個配方生產(chǎn)高質量的墨水幾乎達一個世紀之久。他還研究了在硝酸銀溶液里滴入鹽酸,而生產(chǎn)白色的“月牙”(氯化銀)沉淀的化學反應。并觀察到這種沉淀在開口的容器里會逐漸變成黑色。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確證在所檢驗的物質里是否有銀存在。后來由于氯元素的發(fā)現(xiàn),這個反應便成為檢驗氯的特效反應了。他還研究了沉淀作用的過程,解釋了沉淀產(chǎn)生的原因。因為在當時化學界流行的一種觀點,認為當兩種物質在溶液里相遇,彼此之間若有“厭惡感”便會發(fā)生沉淀反應,并以某種酸性物質在堿性物質作用下發(fā)生沉淀反應為例證。波義耳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這種理論實際上是賦予物質以神秘的性質。他指出不僅鍋灰(碳酸鉀)能從酸中沉淀出某種溶解的物質,而且“中性的硝酸銀可自王水中沉淀出鹽酸”;“硫酸可從醋中沉淀出珊瑚粉(鈣質)!彼貏e注意沉淀作用中量的變化,指出:更加普遍的情況是“在沉淀過程中,溶解的金屬與一部分沉淀劑發(fā)生了結合,因此沉淀的重量常常超過原來溶解的金屬的重量”。這種見解在當時顯然是很先進的。波義耳對溶液中化學反應的研究,為分析化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281227.html

相關閱讀:2019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