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諱”制度:
在古代,由于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shù)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xiàn)。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產(chǎn)生了我國特有的“避諱”制度。
避諱就是不直稱君主或尊長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長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則用改字、缺筆等辦法來回避。避諱,是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一種習俗,也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
避諱分類:
《公羊傳·閔公元年》:“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边@是古代避諱的一條總原則。避諱有國諱、圣諱、官諱和家諱等之分。
1、國諱:指舉國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須遵循的避諱。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稱君諱、公諱。后來擴大,諱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號、帝后謚號、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2、家諱:是家族內(nèi)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須在言行、作文章時避開以此為名的事物。它其實是國諱的一種延伸,同國諱一樣是封建等級、倫理觀念的體現(xiàn)。又稱私諱。
3、圣諱:即“為賢者諱”,亦即對封建社會所推祟的圣人賢者的名諱。圣諱并不像國諱、家諱那樣嚴格、那樣廣泛。在封建時代,既有朝廷規(guī)定的圣人諱,又有人們自發(fā)的為圣賢避諱。圣諱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黃帝、周公等。漢以后皇帝之名有時也稱圣諱。
圣諱,即“為賢者諱”,亦即對封建社會所推祟的圣人賢者的名諱。圣諱并不像國諱、家諱那樣嚴格、那樣廣泛。在封建時代,既有朝廷規(guī)定的圣人諱,又有人們自發(fā)的為圣賢避諱。圣諱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黃帝、周公等。漢以后皇帝之名有時也稱圣諱。
4、憲諱:指對上司官員的名諱。因下屬官員對上司長官稱“大憲”、“憲臺”,而對他們的名字要避諱,所以稱憲諱。如晉羊祜死后,荊州人為避祜之嫌名,“戶”改為“門”。宋田登作州官,將“點燈”改為“放火”。
避諱方法:
對于帝王或圣賢之名,眾所共諱,稱為公諱。公諱所涉及的范圍很廣,主要有如下幾種:
1、改姓為避皇帝之諱而改姓。
如東漢明帝名莊,班固撰《漢書》,稱“莊子”為“嚴子”。師古注:“嚴子,莊周也!蔽鳚h的學者“莊忌”及其子“莊助”為“嚴忌”和“嚴助”。如宋朝著名的宰相文彥博,祖上本姓敬,在后晉時,因避晉高祖石敬瑭諱,改姓“文”。至后漢,復姓“敬”。入宋,因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祖父趙敬(趙匡胤稱帝后追尊為翼祖)諱,又改姓“文”。
2、改名為避諱,有直接改原名的,亦有只稱字、號的。
如西漢末年的孔莽,為避王莽之諱,改名孔均!稘h書·蒯通傳》:“蒯通本與武帝同諱。”師古注:“本名為徹,其后史家追書為通!蹦淆R人薛道淵為避齊高帝蕭道成之諱,改名薛淵。但到唐朝編修《南史》時,又因避唐高祖李淵名,遂改其名為薛深。《南史·謝裕傳》:“裕字景仁……名與宋武帝(劉裕)諱同,故以字行”。
3、改官名(包括改爵名)。
此類事在西漢時已出現(xiàn),上述漢改“徹侯”為“通侯”之事,即為改爵例。改官例如隋文帝楊堅父名忠,隋時,將與“忠”同音官名一一改名,如“侍中”改“納言”,“中書”改“內(nèi)史”等。《舊唐書·高宗紀》:“貞觀二十三年六月,改民部尚書為戶部尚書。七月,改治書御史為御史中丞,諸州治中為司馬,治理郎為奉禮郎。
4、改地名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恒諱,改恒山郡為常山郡。
三國時,吳黃龍三年(公元234年),由拳縣野稻自生,統(tǒng)治者認為嘉禾,因改縣名禾興。孫權(quán)之孫皓即位,避其父和諱,又稱禾興名“嘉興”。今之江蘇省南京市在西晉時名建業(yè),后改名建鄴,建興元年(313年),因避愍帝司馬鄴諱,改名“建康”。
避諱起源:
一說起源于夏商時期。錢希言在《戲瑕》中提出,避諱之俗夏商時已有之,證據(jù)是《山海經(jīng)》中往往把夏后啟寫作夏后開,這就是夏人避諱的實例。但陳光堅《諱源略說》一文以為,避諱起自夏商的證據(jù)不足,《尚書》中對夏商國君的名字,都直書不諱,如《尚書·五子歌》云:“太康尸位,以逸豫,滅厥德,黎咸貳!碧凳抢^啟之后的帝王,可臣下并不避諱!渡胶=(jīng)》、《楚辭》中之所以避啟為開,乃是漢朝人按當時日趨嚴格的諱法,抄書時避漢景帝劉啟諱所致。
一說起源于西周。《左傳·桓公六年》說:“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禮記·檀弓下》也說:“卒哭而諱,生事畢而鬼事始也。”因此,宋代洪邁《容齋三筆·帝王諱名》提出,避諱之制始于周代,但僅在本廟中避諱。生者避諱是很不嚴格的,當時有所謂“讀書不諱”、“臨文不諱”、“不諱嫌名”等,如《詩經(jīng)·?》“克昌厥后”以及《詩經(jīng)·噫嘻》“駿發(fā)爾私”中的“昌”、“發(fā)”,’都沒有避諱。
一說起源于春秋時期。清代趙翼《陔余叢考·避諱》主張避諱習俗始于東周。其理由是,晉僖侯名司徒,宋武公名司空,魯獻公名具,魯武公名敖,避諱之風興起后,造成晉廢司徒的官職,宋改司空為司城,魯國改掉具、敖二座山名。他們都出生在西周末年,如果當時已有避諱之俗,為什么要為他們?nèi)∧菢拥拿帜?陳光堅《諱源略說》也力主避諱之俗起自春秋時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581447.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一歷史下冊古代手工業(yè)的進步必修一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