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人員首次利用菌體細胞模型,從九種食用菌中篩選出抗氧化能力最佳的蛹蟲草,并通過研究其不同部分(發(fā)酵液、菌絲、子實體)的抗氧化活性,最終確定了活性最高的子實體。據(jù)介紹,從蛹蟲草子實體中提取的腺苷和異黃酮類活性成分,在抑制HIV關鍵酶活性的同時,還可緩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體免疫系統(tǒng)紊亂、失衡,是一種多效的抗艾滋活性物質。
據(jù)了解,本次研究構建的菌體細胞模型,還可廣泛用于其他藥物的抗HIV-1PR活性測定。項目負責人劉方教授介紹,目前抗艾滋藥物大部分依靠化學合成,對于天然抗艾滋活性成分的提取近年來頗受關注,提取材料涉及各種食用菌、植物、海洋生物等。
人們熟知的蟲草分為冬蟲夏草和蛹蟲草兩種,本次應用的蛹蟲草,又稱北蟲草。蟲草作為傳統(tǒng)補品,并被證明無毒害作用。南開大學的研究確定了蟲草的抗艾滋活性,補充了人們對這種傳統(tǒng)補品功效的認識。同時,由于蛹蟲草目前已經(jīng)實現(xiàn)人工繁殖,無論是從蟲草中提取抗艾滋成分制成藥物還是直接食用達到預防艾滋病,提高免疫力,都具有極大的開發(fā)應用價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664363.html
相關閱讀:高二生物: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必考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