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初臨御,欲周知外事,令?博訪。?廉得數(shù)事白于上,驗之皆實,由是信之,后乃漸肆威福。民有市官物不當(dāng)價者,?告其欺罔,當(dāng)置法。列肆無不側(cè)目。上聞之,因下詔曰:“古人以獄市為寄者,蓋知小民唯利是從,不可盡法而繩之也。況先甲之令,未嘗申明。茍陷人于刑,深非理道。將禁其二價,宜示以明文,自今應(yīng)市易官物,有妄增價直欺罔官錢者,案鞫得實,并以枉法論。其犯在詔前者,一切不問。”自是?不復(fù)敢言。
時,德州刺史郭貴知邢州,國子監(jiān)丞梁夢升知德州。貴族人親吏之在德州者,頗為奸利,夢升以法繩之。貴素與?善,遣人以其事告?,圖去夢升。?悉記于紙,將伺便言之。一日,上因言:“爾來中外所任,皆得其人。”?遽曰:“今之文臣,亦未必皆善。”乃探懷中所記進曰?如知德州梁夢升欺蔑刺史郭貴幾至于死上曰此必刺史所為不法夢升真清強吏也。因以所記紙付中書曰:“即以夢升為贊善大夫。”既又曰:“與左贊善。”?以譖不行,居常怏怏。
九年,坐漏?禁中語,出為光州刺史。會歲饑,淮、蔡民流入州境,?不待聞,即開倉減價以糶,所全活甚眾,吏民詣闕請植碑頌德者數(shù)百人。太平興國初,以為揚、楚等九州都巡檢使。
四年,征太原,命?與彰信軍節(jié)度劉遇攻城北面。從征幽州,坐所部逗撓失律,責(zé)授定武行軍司馬。數(shù)月,召為右衛(wèi)將軍、領(lǐng)平州刺史。督浚惠民河,自尉氏達京九十里,數(shù)旬而畢,民咸便之。會江、淮民曲謀首等數(shù)十百人聚為盜,命?率龍猛騎兵五百往捕,悉獲之。六年,遷隰州刺史,知保州、靜戎軍。上緣邊便宜十五事,皆從之。
雍熙中,從曹彬征幽州,為押陣部署,以所部下涿州。師還,卒,年六十一。?多智數(shù),好以甘言小惠取譽于人,故所至不忍其去云。
選自《宋史·史?傳》(有刪改)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祖初臨御,欲周知外事
B.將禁其二價,宜示以明文
C.因以所記紙付中書曰
D.好以甘言小惠取譽于人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由是信之,后乃漸肆威福
B.①其犯在詔前者,一切不問
C.①?以譖不行,居常怏怏。
D.①吏民詣闕請植碑頌德者數(shù)百人
(3)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說明史?恪盡職守的一組是
①?廉得數(shù)事白于上,驗之皆實
A.①②④
(4)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乃探懷中所記/進曰/?如知德州梁夢升欺蔑刺史/郭貴幾至于死/上曰/此必刺史所為/不法夢升真清強吏也
B.乃探懷中所記進曰/?如知德州梁夢升/欺蔑刺史郭貴幾至于死/上曰/此必刺史所為/不法夢升/真清強吏也
C.乃探懷中所記進曰/?如知德州梁夢升欺蔑刺史郭貴/幾至于死/上曰/此必刺史所為不法/夢升/真清強吏也
D.乃探懷中/所記進曰/?如知德州梁夢升欺蔑刺史郭貴/幾至于死/上曰/此必刺史所為不法/夢升真清強吏也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太祖認(rèn)為一般民眾是唯利是圖的,不能用不完善的法令來處罰他們,這也是古人把訴訟和買賣相依托的原因,這表現(xiàn)出了宋太祖的寬厚之處。
B.郭貴曾任德州刺史,放縱親族與下屬在德州非法牟利。梁夢升擔(dān)任德州知州以后,將他們繩之以法,招致郭貴陷害,梁夢升卻因此事得以升遷。
C.史?率軍參與了征伐太原和幽州的戰(zhàn)事,而他在兩地的表現(xiàn)卻大為不同,征伐太原時與劉遇通力合作,而征伐幽州時卻率領(lǐng)軍隊只是徘徊觀望。
D.史?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對曲謀首的平定任務(wù),將幾百名強盜一網(wǎng)打盡。幾年后他在升任新職的路上,自行處理了十五件事,都得到了皇帝認(rèn)可。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自今應(yīng)市易官物,有妄增價直欺罔官錢者,案鞫得實,并以枉法論。
(2)貴素與?善,遣人以其事告?,圖去夢升。
(3)督浚惠民河,自尉氏達京九十里,數(shù)旬而畢,民咸便之。
【解析】(1)周:詳細。
(2)連詞,竟然。B項,①指示代詞,那些;②代詞,自己。C項,①介詞,因為;②連詞,表目的。D項,①定語后置標(biāo)志;②用在時間詞后面,表示“……的時候”。
(3)②是史?作威作福的表現(xiàn);③是史?想要陷害他人;④是史?泄露宮中秘密。
(4)原文為:乃探懷中所記進曰:“?如知德州梁夢升欺蔑刺史郭貴,幾至于死。”上曰:“此必刺史所為不法。夢升,真清強吏也。”
(5)征伐太原時,史?與劉遇合作,但是否“通力”,文章并未說明。
【參考答案】
(1)A
(2)A
(3)D
(4)C
(5)C
(6)
()(1)從今應(yīng)市買官物,如果有胡亂增加物價欺騙官錢的人,查尋得到實情,一并按律法論處.
(2)郭貴平時與史?友善,派人把這些事告訴史?,企圖除去梁夢升。
(3)監(jiān)督疏;菝窈訌奈臼系骄┏蔷攀镩L,幾十天就完成,百姓都認(rèn)為很便利。
參考譯文:
史?,河南洛陽人,青年時因有勇武獲得軍籍。宋太祖登上皇位,任命史?為御馬直隊長,四次升職為馬副軍副督軍頭兼大劍督指揮使。
太祖登上皇位之初,想詳細知道宮廷外的事,任命史?廣泛查訪,史?查訪得到幾件事奏報皇上,驗證都是事實,從此信任他,后來史?漸漸作威作福。有百姓賣給官府的貨物價格太高,史?告發(fā)他欺騙,應(yīng)當(dāng)法辦,店鋪沒有不怨恨的;噬下犝f這件事,因而下詔說:“古人把訴訟和買賣相依托的原因,大概是知道小民唯利是圖,不可都繩之以法。況且先前的法令,未曾申明。如果因此使人受刑,不合治理之道。要禁止他們用高價賣,應(yīng)該明確告示,從今應(yīng)市賣官物,如果有胡亂增加物價欺騙官錢的人,查尋得到實情,一并按律法論處,在詔令頒布以前犯法的,都不追究。”從此史?不再敢上奏。
當(dāng)時德州刺史郭貴為刑州知州,國子監(jiān)丞梁夢升為德州知州,郭貴在德州的家族親人屬吏,頗為做奸謀利,梁夢升繩之以法。郭貴平時與史?友善,派人把這些事告訴史?,企圖除去梁夢升。史?全部記在紙上,將等候時機上奏。一天,皇上說:“近來中央與地方任命的人,都得到合適人選。”史?急忙說:“如今的文臣,也未必都是好的。”于是伸手取出懷中所記的紙遞呈說:“好像德州知州梁夢升欺負(fù)蔑視刺史郭貴幾乎置于死地。”皇上說:“這必定是刺史所做的事違法。梁夢升是清廉強干的官吏。”于是,把所記的紙交給中書說:“立即任命梁夢升為贊善大夫。”繼而又說:“授他左贊善”史?因為誣陷不成,常常怏怏不樂。
九年史?因泄漏宮廷秘密犯罪,出朝為光州刺史,光州饑荒,淮州、蔡州的百姓流亡,到光州境內(nèi),史?不等上報,就開始減價出售貨物,保全活命的人很多,官吏百姓有幾百人到朝廷請求立碑頌揚他的德行。太平輿國初年,任命他為揚、楚等九州巡檢使。
四年,征伐太原,命令史?與彰信軍節(jié)度使劉遇攻城的北面。史?跟隨征伐幽州,因所領(lǐng)軍隊徘徊觀望,責(zé)降授定武行軍司馬。幾個月后,召為右行將軍,領(lǐng)平州刺史。監(jiān)督疏;菝窈訌奈臼系骄┏蔷攀镩L,幾十天就完成,百姓都認(rèn)為很便利。江、淮百姓曲謀首等幾百人聚集做強盜,命令史?率領(lǐng)龍猛騎兵五百人前去捕捉,全部抓獲。六年,升為顯州刺史、保州知州、靜戎軍知軍。呈上沿邊可以自行處理的事十五件,都被采納。
雍熙年間,史?跟隨曹彬征伐幽州為壓陣部署,帶領(lǐng)軍隊攻下涿州。軍隊會還,去世,享年六十一歲,史?有智謀,喜歡用甜言蜜語小恩小惠取信于人,所以他到的地方人們不忍他離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08909.html
相關(guān)閱讀:葉紹翁《夜書所見》閱讀答案
《春草(嫩綠柔香遠更濃)》閱讀答案
《夜泊牛渚懷古》閱讀答案
《邯鄲道上》閱讀答案
《寒食日獻郡守》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