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選自《魏書》卷十八列傳第六)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稱/魏為偽/唯?上表/啟常云魏臨淮王
B.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稱魏為偽/唯?上表啟/常云魏臨淮王
C.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稱/魏為偽/唯?上表/啟常云魏臨淮王
D.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稱魏為偽/唯?上表/啟常云魏臨淮王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名字:古人有名有字,有的還有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B.太廟:封建皇帝為祭拜祖先而營建的廟宇。如歐陽修《伶官傳序》“入于太廟,還矢先王”中的“太廟”即為此意。
C.河陰:“河”特指黃河,“陰”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陽”則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故“河陰”指黃河以北地區(qū)。
D.避諱:中國封建社會對于君主和尊長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qū)懗觯苤M的方法有代稱法、改字法、空字法、缺筆法等。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元?本名叫元亮,因避諱,所以啟求改名,皇帝因為他談吐具有風采神韻,且經(jīng)常自比荀文若,所以認為他可改名為?。
B.元?不忘前朝,敢于勸諫。在梁朝他上表時自稱魏臨淮王,蕭衍沒有責怪他但感到不樂;面對一意孤行的莊帝,他一再勸諫。
C.元?為人孝順,心痛族人。他在莊帝繼位時因為母親年老請求回北方;元氏族人被爾朱榮殺害,他得知后拍胸痛哭。
D.他博覽群書,文采斐然,但不為章句之學。所寫的文章仍有流傳在世的。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撫膺慟哭,遂奔蕭衍。衍亦先聞名,深相器待,見?于樂游園,因設宴樂。(5分)
(2)陛下中興,意欲憲章前古,作而不法,后世何觀?歷尋書籍,未有其事。(5 分)
參考答案
4.B
5.C(陰指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陽指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因此河陰指黃河以南地區(qū))
6.B(在梁朝他上表時自稱魏淮臨王,蕭衍沒有責怪他但感到不樂錯誤。)
7.(1)元?撫胸痛哭,于是投奔蕭衍。蕭衍也早就聽說了他的名聲,十分敬重禮待他,蕭衍在樂游園會見元?,于是設宴奏樂招待他。
(2)陛下恢復宗室基業(yè),心中想仿效遠古,但是行事不循法度,讓后世如何看待您的作為呢?遍尋書籍記載,沒有這種事。
參考譯文:
元?,字文若,從小很有才學,當時很受贊美。侍中崔光見后對人說“:黑頭發(fā)就擔任三公的,應當就是這個人了。”元?儀態(tài)閑雅談吐言辭美妙,樞巴跽b也是很有名氣的人,見了元?之后,也不能不為之心醉,忘卻疲勞。他奏祭祀郊廟時所用歌詞,當時人也大加贊美。元?原名叫亮,字仕明。當時侍中穆紹跟他同署辦事,為了避開穆紹父親的名字他便上表請求改名;实巯略t說“:仕明談吐具有風采神韻,經(jīng)常自比三國時的荀文若,可改名為?,以取同一體類相似之美。”元?又請求恢復本來的封爵,皇帝下詔答應恢復臨淮王的封爵,寄食邑于相州的魏郡。正值爾朱榮進入洛陽,殺害元氏族人。元?拍胸痛哭,便投奔蕭衍。蕭衍也早就聽說了他的名聲,十分敬重禮待他。蕭衍在樂游園設宴奏樂招待他,元?聽到歌聲噓唏而哭,涕淚交加而下,蕭衍見后也感到傷心。和元?一樣前來梁朝投奔叛降的人,都迎合旨意稱魏為偽朝,只有元?上表時總是自稱魏臨淮王。蕭衍體諒元?的本性如此,也不責怪他。當他知道莊帝繼位時,便以母親年老為由請求返回,詞語十分懇切。蕭衍便以禮相送。元?非常孝順,侍奉父母極盡禮節(jié),自從母親去世以后,再也不吃酒肉,面容憔悴,見到的人都為之傷感。莊帝要追尊父親武宣王為文穆皇帝,廟號肅祖,母親李妃為文穆皇后,準備把神主遷入太廟,以孝文帝為伯考。當時莊帝心意堅決,朝臣沒有人敢勸說,只有元?和吏部尚書李神俊有表上奏。莊帝又追尊他哥哥彭城王為孝宣帝。元?又當面勸諫說“:陛下恢復宗室基業(yè),心中想仿效遠古,但是行事不合法度,后代人將怎樣看待?遍尋書籍記載,沒有這樣的事情。”皇帝又不肯聽從。爾朱榮死后,任元?為司徒公。爾朱世隆率領(lǐng)部下在北方反叛,皇上下詔令元?駐守黃河以南地區(qū)。當爾朱兆帶兵突然到達時,元?從東掖門出城,被敵人抓獲。見到爾朱兆時,他神色不變,不肯屈服,為群胡毆打而死。元?美于風韻,善知進退,是衣冠士族之中很有容量和規(guī)矩的人。他博覽群書,但不為章句之學,所寫的文章,雖然大多散失,但仍有流傳在世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26729.html
相關(guān)閱讀:《迢迢牽牛星》閱讀答案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閱讀答案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閱讀答案
《閑居遣懷十首(其一)》閱讀答案及解析
《井欄砂宿遇夜客》《別皖口》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