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蘇軾《賀新郎?乳燕飛華屋》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蘇軾《賀新郎?乳燕飛華屋》原文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蘇軾《賀新郎?乳燕飛華屋》注釋

、乳燕:雛燕兒。

2、桐陰:梧桐樹陰。

3、生綃:未漂煮過的生織物,即絲絹。

4、扇手:白團扇與素手。

5、清熟:婁穩(wěn)熟睡。

6、枉:空白,幣_:玉石砌成的臺,神話傳說在昆侖山上,此指夢中仙境。曲:形容處所幽深的樣子。

7、紅巾蹙:形容石榴花半開時如紅巾皺縮。蹙:皺。

8、幽獨:默然獨守。

9、?艷:色彩艷麗。

0、秋風驚綠:指秋風乍起使榴花凋謝,只剩綠葉。

、兩簌簌:形容花瓣與眼淚同落。

蘇軾《賀新郎?乳燕飛華屋》翻譯

雛燕兒穿飛在華麗的房屋里,四下里靜悄悄沒有一個人影、槐樹樹陰已經(jīng)轉向了正午,晚間涼爽美人剛剛沐浴完畢。手里搖弄著白色的絲絹團扇,團扇與素手似白玉一樣凝酥。漸漸困倦斜倚獨自誰的香熟。簾外是誰來推響彩繡的門戶?白白地叫人驚散了瑤臺仙夢,原來是夜風敲響了翠綠竹子。

那半開的石榴花像紅巾疊簇,等到浮艷爭春的花朵凋謝完,它就來陪伴孤獨的美麗佳人。取一枝?艷榴花細細地觀看,千重花瓣兒正像美人的芳心。又恐被西風驚得只剩下綠葉。若等的沒人來到面對此情景,殘花之前對酒竟是不忍觸目,只有淚珠花瓣一起簌簌落下。

蘇軾《賀新郎?乳燕飛華屋》賞析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是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一首詞,此詞抒寫閨情,表現(xiàn)女子孤獨、抑郁的情懷,為蘇軾婉約詞的代表作。上闋寫靜謐的夏日午后,如花似玉的美人沐浴后趁涼入睡,又被風吹竹聲驚醒;下闋寫伊人觀賞石榴花,惜花憐人,情絲繾綣,對花落淚,相思斷腸。全詞以華美艷麗的形象,婉曲纏綿的情韻,曲折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情懷,描寫細致,形象生動,言盡意遠,韻味無窮。

這是一首抒寫閨怨的雙調(diào)詞,詠人兼詠物,上片描寫在清幽環(huán)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潔絕塵,又十分孤獨寂寞;下片掉轉筆鋒,專詠榴花,借花取喻,時而花人并列,時而花人合一。作者賦予詞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潔、自傷遲暮的品格和情感,在這兩個美好的意象中滲透進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詞中寫失時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懷;以婉曲纏綿的兒女情腸,寄慷慨郁憤的身世之感。

詞的下片借物詠情,寫美人看花時觸景傷情,感慨萬千,時而觀花,時而憐花惜花。這種花、人合一的手法,讀來婉曲纏綿,尋味不盡。作者無論是直接寫美人,還是通過榴花間接寫美人,都緊緊扣住嬌花美人失時、失寵這一共同點,而又寄托著詞人自身的懷才不遇之情。

蘇軾的詩詞作品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74952.html

相關閱讀:王建《海人謠》原文翻譯及賞析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后漢書?列傳?杜欒劉李劉謝列傳原文及翻譯
民族之歌_詩歌鑒賞
夜里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