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題《奇妙的聲音》一些列活動中就有這樣的一個活動《愛唱歌的大恐龍》是讓幼兒了解聲音太大的危害,進而學會控制自己的聲音,不影響別人。這個故事幽默詼諧,讓幼兒在笑聲中領(lǐng)悟到自覺地控制聲音是一個人融入社會的必要修養(yǎng)。可孩子不是一個容器,我們不能把幼兒園的文明行為習慣、要求直接強化灌輸給他們,而是要在具體的情節(jié)中、意境中,通過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對他們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禮的教育。故事中的主角——愛唱歌的大恐龍,其實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孩子的影子。本次活動,我利用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寓學于樂,讓孩子仔細傾聽故事的同時意識到:太大的聲音會影響到別人,別人會不喜歡的,進而知道應該控制自己的聲音,不影響別人。可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尤其對小班的孩子來說,他的堅持性不夠,活動中孩子們前半部分聽的很認真,中間卻要一個小插曲。需要老師的提醒,再繼續(xù)下面的活動。是呀良好常規(guī)的培養(yǎng)不是通過哪一個活動就可以養(yǎng)成的,需要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一點一滴,常抓不懈。從孩子們的實際生活中挖掘出來的教材,貼近幼兒的生活,易于幼兒接受,因而會更具有說服力。
這次活動后我們還做了一個禁止大嗓門的標志張貼在前面孩子們能看到的地方,我發(fā)現(xiàn)標志在孩子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平時那個幼兒大聲喊叫的時候,我們給他指一指墻上“禁止大嗓門的標志”提醒他,不做那只大恐龍。他會改正,但需要我們不斷的提醒、引導。相信只要堅持一定會有收獲。
小班語言活動??想長腳的石頭
小班分享閱讀活動:今天穿什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35721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