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在數(shù)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媒體課件、桃子卡片、圓片、學生準備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課前導入。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小結(jié)。
同學們,新的學期又開始了,在新的學期里,我們將一起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本領,解決新的問題。
1、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1)、出示桃子圖片,讓學生隨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個桃子,你能把它們分成兩份嗎?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動手分。
。2)、展示學生分的成果。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呢?
學生會有很多種分發(fā),教師用媒體課件都展示出來。
。3)、發(fā)現(xiàn)“平均分”。
教師帶領小朋友觀察:小朋友,這里的幾種分法都是不同的,我們來仔細觀察,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
讓小朋友發(fā)表意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兩種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們都發(fā)現(xiàn)了有兩種分法與別的不同,那么我們就仔細來觀察這兩種分法:我們發(fā)現(xiàn)這兩種分法的每一份的數(shù)目都是相同的。我們把這樣的每一份都一樣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讓學生和教師共同讀幾遍。
教師接著演示:把4個桃子分成左邊2個,右邊2個,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平均分。并連貫說:“把4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個。”
2、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1)、教師出示幾種物體的分法,讓學生說說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幾份,每份有幾個?
3、讓學生動手平均分。
。1)、讓學生小組合作將手中的8個圓片平均分,并互相說說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分得幾個。
(2)、發(fā)表意見。
(3)、表揚說的好的小朋友。
4、動手操作。
。1)、教師提出意見,讓學生邊操作,邊說出結(jié)果。
有8個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個,可以分給幾只猴子呢?
。2)、讓學生動手,找學生演示。
(3)、連起來說說。
。4)、在書上填寫出來。
1、完成“試一試”的題目。
。1)、讓學生相互合作,邊操作邊得出結(jié)果,填寫在書上。
。2)、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1)、完成第一題。
說出哪種是平均分,并說出理由。
。2)、完成第2題。
教師讀題目,讓學生先圈一圈,再填寫。
填寫后讀一讀。
。3)、完成第3題。
這道題目不讓學生動手操作,看學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師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樣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課后感受
本節(jié)課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學會已經(jīng)掌握了平均分的含義,而有些學生卻不十分理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590914.html
相關閱讀: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活動:飛機要起飛(認識序數(shù))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手拉手》
大班數(shù)學教案:年媽媽的一家
幼兒園第一學期大班期末數(shù)學試卷
大班數(shù)學活動《認識序數(sh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