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是嚴謹?shù),知識具有科學性,考慮到孩子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在領導耐心的指導下,我認真試教,調整教案,經(jīng)過反復比較、推敲、實驗,最終教案有了雛形;顒又薪o幼兒設計兩次操作,第一次操作簡單易行,很好的幫助了孩子梳理風力大小對不同物體的影響,第二次操要讓孩子的原有經(jīng)驗得到提升,在選取材料時,我也是通過了多次嘗試、反復比較和驗證的,最后確定了圓柱形的膠棒作為實驗的對象。通過用嘴吹來造風的實驗,最終得出一個結論:膠棒在豎直放、橫臥放、豎臥放三種不同擺放位置時,風力作用于膠棒使膠棒朝前動時所需風力的大小是不同的?紤]到結果的科學性,我們?yōu)槊课缓⒆庸潭z棒擺放的位子以及孩子開始起吹的部位,使實驗更嚴謹,有效的減少了不確定因素,孩子們對實驗很感興趣、積極性較高。
如何設計幼兒記錄表格呢,在試教時有了困惑,反復研討后,考慮到用兩次操作兩次記錄的方法。欠缺的是在做第二次膠棒實驗時,沒能在操作前先采取讓幼兒將猜想結果進行大膽想象和記錄,最后和實驗后記錄的結果進行比對,通過兩次記錄的比較,孩子更易接受,記憶更深刻。
王明珠老師主持了課后研討活動,大家熱烈的研討,提出了很多合理建議,讓我受益匪淺。通過今天和多次的試教,讓我對科學活動的組織有了更深的認識。
1、活動的目標制定
王明珠老師指出活動目標切忌太寬泛太空洞,而我的目標第一點的制定就犯了這個毛病,太寬泛了。每一個活動的開展要圍繞目標展開。追求活動過程設計的有效性,就是強調教師要有“目標意識”。以后對目標的制定要多思,在分析幼兒經(jīng)驗和活動價值的基礎上,明確本次活動要實現(xiàn)的目標,并用準確的語言加以表述。
2、活動的細節(jié)處理
“細節(jié)決定成敗”;顒又形覍毠(jié)的處理有欠缺,雖然在試教時也很努力的考慮到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可在正式執(zhí)教時顧此失彼。在交代第一次操作要求時太草率、馬虎,導致了個別孩子不按老師的要求進行試驗,影響了實驗結果的科學性。有些問題看似無關緊要,但卻不可缺失,而我卻將簡單的問題(認識材料)忽略了。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也忽略將正確的答案在示范材料上改正過來。
要想成功上好一節(jié)活動一定要胸有成竹,心中有教案,并要盡可能預設好孩子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而我在活動中急于期待孩子能隨我的想法走,對孩子在活動中一些疑惑未能很好的給予引導、梳理。在研討時有老師對表格也提出了質疑,如果能將表格設計為兩張。的確!第二次操作讓孩子先猜想后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過程會更豐滿。
3、活動中教師的言語體態(tài)。
在科學活動中老師的語言表達要言簡意賅,科學性強。而我在試上時生怕自己交代不清要求,經(jīng)常把一句話說得?里?嗦的,活動中我的走動也很隨意。經(jīng)過領導們的指正后,我能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了、減少了無謂的走動。在以后的教學中在其他領域我也要注意語言體態(tài)的有效性。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當然,在我展示的這次科學活動《風中故事》中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但我通過這次活動,得到了歷練。以后的我會更自信,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598614.html
相關閱讀:科學活動:有力量的空氣
幼兒園科學活動設計:水
科學活動案例??燈謎樂
科學活動:小火箭上天
植物是怎樣長大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