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由撰稿人帕梅拉·德魯克曼在巴黎生活幾年后發(fā)現(xiàn),美國孩子愛鬧,而法國孩子較乖。
美法兒童差異大
幾年前,德魯克曼和丈夫帶著一歲半的女兒比恩去離巴黎不遠的一個海濱城市度假。
夫婦倆帶著孩子下館子吃海鮮,可是沒等菜上桌,比恩就開始“造反”。先弄翻小鹽瓶,接著撕開砂糖包,把糖撒得到處都是,隨后掙脫出嬰兒椅,一心要在餐館里走,一不留神,她又跌跌撞撞地奔向餐館門外的碼頭。
德魯克曼注意到帶孩子就餐的法國人大多能悠閑自得地享用美味,他們的孩子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自己的椅子里,等著上菜或者吃給他們的那份食物。
美國孩子和法國孩子的區(qū)別不僅在飯桌上。在游樂園里,法國孩子不像比恩那樣愛亂發(fā)脾氣,德魯克曼的法國朋友很少因為孩子要什么東西而匆匆掛斷電話。
美國人帶孩子拜訪德魯克曼家時,往往不時停下談話,去管孩子爭吵這類事,或者扶著蹣跚學(xué)步的孩子走圈,或者坐在地上陪孩子一起搭積木。而法國人來串門時,大人盡可以邊喝咖啡邊聊天,法國孩子高高興興地自己在一邊玩。
并不圍著孩子轉(zhuǎn)
德魯克曼的女兒現(xiàn)年6歲,一對雙胞胎兒子3歲。這些年她一直留意美國人和法國人教育孩子的區(qū)別,把心得寫成一本書《養(yǎng)育寶貝》,今年2月出版。
她在書中寫道,法國人與美國人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的理念有些不同。法國人認為,大人不能總是圍著孩子轉(zhuǎn),應(yīng)該引導(dǎo)孩子學(xué)會自得其樂。一名巴黎媽媽對德魯克曼說:“晚上的時間屬于父母。我女兒愿意的話可以和我們在一起,但那仍是大人的時間!
德魯克曼的法國朋友、美女律師德爾芬·波爾謝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孩子學(xué)會自己玩時也開心!
孩子行為有“框架”
一個星期六,德魯克曼去位于巴黎東郊的波爾謝家串門。進門時,波爾謝的丈夫正在看電腦,1歲的孩子奧邦在一邊睡覺,3歲的保蘭在廚房幫媽媽做茶杯蛋糕。
當(dāng)保蘭試圖插進德魯克曼與波爾謝的談話,波爾謝就說:“再等2分鐘,寶貝,我們正在說話呢!笨跉庥H切,卻極其堅定。
波爾謝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培養(yǎng)孩子耐心,比如他們會給孩子買糖果,但是要求到下午4時加餐時間才能吃。
法國人在孩子很小時就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兩三個月大的孩子就能睡整晚,因為父母不會一聽見他們醒來哭就去抱,而是盡量讓孩子學(xué)會醒來后接著睡。
美國人傾向認為孩子有沒有耐心是天性,全看父母運氣。
德魯克曼認識的一對法國夫婦多年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居住,與一個美國家庭交情不錯。兩家人約好一個周末聚會。這對法國夫婦至今忘不了美國朋友的孩子“為所欲為”的樣子:不停打斷大人說話、吃飯不定時、什么時候想吃就打開冰箱。
“讓我們吃驚和看不慣的是,他們的家長根本不攔著!彼麄冋f。
法國人談到教育子女時愛說“框架”一詞。他們給孩子制定嚴格的“框架”,但在“框架”內(nèi)給予孩子充分自由。
認真嚴肅樹權(quán)威
鄰居弗雷德麗克給德魯克曼上了一課。
一個星期天,德魯克曼帶著2歲的兒子萊奧去兒童游樂園。他讓萊奧在沙坑里玩,自己和弗雷德麗克聊天。萊奧非常好動,老想往沙坑外面走,每次往外走,德魯克曼都要追上去把他拽回來,與弗雷德麗克的談話屢次中斷。
弗雷德麗克告訴德魯克曼,對孩子說“不”要堅決,于是等萊奧再要“逃跑”時,德魯克曼把“不”的聲調(diào)提高了許多,可惜沒起作用!翱匆娏税,辦不到,”德魯克曼沮喪地對弗雷德麗克說。
弗雷德麗克解釋,用堅決的口氣說話不等于大嗓門,而是說話時,家長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權(quán)威,認真地發(fā)出指令。
德魯克曼細細體會弗雷德麗克說話的意思后,等萊奧再去試圖離開沙坑時,她用平靜但是相當(dāng)嚴肅的口氣制止他。萊奧小心翼翼地看了媽媽一眼,似乎終于明白了媽媽的意思,繼續(xù)在沙坑里跟其他小朋友玩。
“那一刻,或許是頭一回,他變得像個法國孩子!钡卖斂寺袊@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57174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