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
丟三落四的毛病,在孩子中屢見不鮮。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極少數(shù)可能是注意力障礙,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個性原因,但更多的是在于孩子本身的行為習慣和責任心。如吳女士所說,孩子學習很認真,成績很好,顯然不會有注意力方面的缺陷,那么孩子的馬大哈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忽視習慣養(yǎng)成。對一些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家長往往不夠重視,對孩子小毛病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覺得只要不影響學習就不要緊。家長都覺得不要緊了,孩子就越發(fā)不注意不重視。
缺少責任意識。孩子丟了東西,家長是怎么處理的呢?是否嚴厲地責備過?是否給予過懲罰?是否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家長的選擇,會影響孩子責任心的形成。
丟了眼鏡,丟了手機,沒了水壺,沒關系,再換再買個更好的,對于容易獲得的東西總是不珍惜,丟了也不心疼,這是人類的通病。
孩子馬大哈確實是小問題,可一旦孩子長大走上了工作崗位,所謂的小問題卻很可能會釀成大災難。
建議
創(chuàng)建有序的生活環(huán)境
1、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這一點吳女士已經體會到了,對達到一定行為能力的孩子,家長應及早開始,逐步減少包辦代替,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清點財物,減少對家長的依賴。
2、關注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出門要清點隨身物品,東西擺放要分門別類,工具使用完要放回原處……類似這樣的生活習慣,應該從小開始培養(yǎng)。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創(chuàng)建有序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和孩子一起共同維護。習慣了井井有條,孩子就不容易馬大哈了。
3、讓孩子為自己買單
孩子丟了東西,應該嚴肅地指出他的錯誤,并讓孩子承擔錯誤造成的后果。丟了水壺?丟了眼鏡?丟了手機?讓孩子沿著原路去找,一次找不到,找兩次,兩次找不到,找三次。實在找不到了,沒關系,可以再買,但是必須用自己的零用錢買單;零用錢不夠就家長先墊,然后用零用錢分期付款;再不然,用做家務來抵償。
99熱心醫(yī)生溫馨提示,一旦發(fā)現(xiàn)丟三落四的后果,是嚴重的、是痛苦的,那么他自然就會自覺珍惜身邊的事物,同時也可以養(yǎng)成孩子的責任心,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58426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