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母在家中如何施行感官教育??與大家分享(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智力開發(fā)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sisu 轉貼: (寫于9/7/2001 11:23:10 AM)

父母在家中如何施行感官教育
摘自蒙特梭利《童年的秘密》

由于智力發(fā)展,是從感官接受外界訊息開始的,在家中施行感官教育也并非一定需要蒙氏教具,母親可以自行制作原理相同的教具,使幼兒感官能力敏銳。所以此章針對這個需要,特別撰文介紹。

感官訓練的目的在培養(yǎng)幼兒感覺的敏銳性

不論是在家庭中的嬰孩或進入幼稚園的幼兒,不但應該把感官訓練列為首要項目,更應該在過程中不斷地求其更精確、更敏銳,使幼兒的視、聽、嗅、味、觸覺都能夠靈敏而精確。借以讓幼兒認知、辨異等潛能得以充分發(fā)展,進而產生分析、綜合、研判等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和行為基礎。

家庭中感官訓練的著眼

父母對幼兒在家里實施感官教育,除了達成前述的“目的”以外,還要有四個著眼:(1) 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認知習慣”,不要稻栗不分,“馬馬虎虎”。(2)“循干追根”,要有系統,不要雜亂無章。(3) 是簡單明了,不要復雜。(4)是配合學校, 除了“銜接”外也
要“延深”。如此才能不只僅使“耳聰目明”,更能養(yǎng)成不斷增進感官敏銳,精確的觀察能力,也會同時培養(yǎng)了條理分明的認知習性。

感官教育的三大原則

父母縱然不是幼教專家,但卻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若能堅守下述三個原則,依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堅持蒙氏的原理:讓孩子自由地適應, 你只為他準備環(huán)境,和誘導他去接觸你所設計過的教具(一般人所謂的益智玩具)。千萬不要操之過急,給孩子訂下“教”他的進度,以免孩子被“盯”得厭惡學習,害怕你來“教”他。
(2)銜求品名(形狀、顏色、名稱、 用途等)的認識,再逐漸進入確實、精細的程度。
(3)由聽(媽媽講說)到看(實物接觸), 并充分利用五官,再進入手腳“做”的階段。如此方有最好的教育效果。

早期感官訓練的學習三階段

學習分三個階段的目的,是要幫助幼兒對教具有更好的認識,可以讓你了解幼兒能把握多少吸收多少,才能落實你的訓練。
這三個階段的學習方法,必須用于所有的每一個教具的介紹,也可以用于識字教育上。當你要開始示范任何一種教具,須指示幼兒用不同物體加以比較,才能得到正確的認知。例如:
大-小、大-較大-最大、大-稍大-較大-很大
-最大;小-較。钚⌒。孕。^。苄。钚;
至于長-短、輕-重、粗-細、硬-軟等等,也是逐次漸進地做精確的認識。凡物體的感性層次,都要讓孩子從五官的接觸,到心的刺激,逐次地、確實地得到深刻的印象。

這樣“做”是讓孩子聰明、精靈的基本方法。父母親要有計劃地去做,有耐性有恒心地去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更應知道,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不容易集中心智,所以也就越要講求方法,才會收到效果。但,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讓孩子有厭煩的感覺。

以上所說,是感官教育,由物體性質的直接認知到“量”和“比較觀察”的間接培養(yǎng),是要從一歲到四歲都要下功夫的。

至于感官認知,學習三階段的次序和具體做法,是按以下的次序進行:

第一階段:本體的認識──其目的是在建立實物和名稱之間的關系(先由物體──名稱)譬如家中用的由小到大,可以裝在一起成套的糖果盒,就是很好的教材,父母親用雙手拿起整個盒子向幼兒說:“這是紅圓形的糖果盒!狈磸偷卣f到你覺得你的孩子了解了“物體” 和“名稱”之間的聯合為止。

第二階段:對照物的認識(由名稱到實物)。母親要確知前一階段的效果如何,就對幼兒說:“請把那個紅色糖果盒拿給我!币幻嬉云诖难凵衽瓮變赫_地拿給你為止(當然你必有兩個以上不同顏色的盒子)。
第三階段:類似物間的辨別(事務的確認和辨異)──當幼兒已經了解紅色糖果盒和記住了這個名稱之后,就指各種類似物問幼兒說:“這叫什么?”他應該答出正確的名稱“這叫×××”。假若答不出了,再幫助他反復說到會了為止(這樣也同時訓練了語言發(fā)展)
。
以上這些原則或過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第一要站在幼兒的立場來看,卻是極為新鮮但頗困難,因為小頭腦中對于紅色盒子、糖果,都不一定有深刻的印象。所以父母要有百分的耐心,十分的用心來做這件事才行。

此外,在你計劃安排你“親職教務”的時候,必須注意你孩子的年齡,和他心智發(fā)展的程度,應該依期年齡層次的感官發(fā)展的敏感狀況,和孩子的實際情況,而適慎地思考策劃,千萬別著急!
同時也要記住,現行的每一步驟。

如何自制感官教具

商店可買到感官教具,除了蒙特梭利和福祿貝爾的教具(連這兩種教具,也不適于一歲以下的孩子)以外,并不很多。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你自己寶寶的需要,設法自己來自制。(轉下文)

父母在家中如何施行感官教育——與大家分享(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33510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