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想成為天使就得首先放下上帝的架子,懷著一顆無怨無悔真誠樸實的心去觀察孩子感受孩子,然后去正確地幫助孩子。
感悟童心
我們一再呼吁老師和家長們要感悟童心,是因為兒童就像伊甸園里的亞當和夏娃那樣,還沒有發(fā)展出表達自己心靈的語言,也沒有發(fā)展出表達心靈的方式,更不會隱藏和掩飾自己的心靈。這時的心靈是最純潔最美好的,就像最珍貴的藝術品一樣,需要成人用心思用靈魂好好感悟。孩子在表達他心靈的時候無法使用成人已經(jīng)慣常使用的語言與方式,而是用自己的語言與方式,這就是藝術。
我發(fā)現(xiàn)孩子在表達自己心靈時所創(chuàng)造的語言其實就像藝術大師的一樣,充滿著獨特與靈感。比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畫家對法西斯暴行的憤怒以及對受害者的同情,但它的形式又是那么獨特與新鮮,這就是“有意味的形式”,真正的藝術品都得符合這樣的條件。
一些成人無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孩子,他們看待孩子的方式與其說是把孩子當成孩子,不如說是當成寵物或者植物,或者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而不是一個“人”。這就是成人不能從內(nèi)心感悟孩子那顆心的深層原因。孩子雖然是我們自己生的,但他又是屬于整個社會的,我們對他們的教育不僅僅關系到一家一戶的幸福,更關系到整個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
只要教育者能夠真真切切地感悟童心,他就能與被教育者建立一條心靈的通道,與他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從而形成一種氛圍、一種氣息。
我們走在街上,看到一對夫妻,如果是相愛的,即使他們不拉手,也能感覺到從他們身體里散發(fā)出的融洽的氣息。如果感情一般,即使他們靠得再近,我們也感覺不到那樣的氣息。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教育。當教育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必然會產(chǎn)生很好的氛圍,凡是好的教育都會帶有這個特征。一旦產(chǎn)生了好的氛圍,教育就會進入良性循環(huán):主要不是依賴于老師的教,而是這種環(huán)境,像空氣一樣使孩子自己得到滋潤。
在愛的基礎上
愛不是教育的一個部分,而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須在愛的基礎上建立,少了愛就無法實施教育。老師愛孩子了,才能找到適合于孩子的內(nèi)容和方法,這樣孩子才能接受。
而現(xiàn)在的教育中,一些老師與家長都把自己置于孩子之上,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形成一種對立的關系,這怎么行呢?我看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老師的幾句話讓我放棄了物理學”。作者講,在她初三的時候,物理老師是個剛出校門不久的年輕人,有天下午上物理課,老師發(fā)下來頭一天做的作業(yè)本。她有一些做錯的地方,被老師叫到黑板前面重做,但又沒做對。于是老師大加嘲諷:“是誰叫你這么做的?你真是笨到了極點。我從來沒有見過你這么笨的學生。不知道你的父母是怎么把你生出來的!”老師罵她的時候,全班同學都在看她,使她受盡了羞辱。從此,她的物理成績再也沒有好過,而且一想起物理就恨得咬牙。
也許這位老師是恨鐵不成鋼,想刺激她,但他的出發(fā)點錯了——不是由愛出發(fā),而是由恨出發(fā)。由恨出發(fā),就失掉了前提,導致教育的失敗。孩子需要的是呵護與鼓勵,老師這樣做只能使她受到傷害而自暴自棄。
當嬰兒如饑似渴的時候
愛對教育的意義就像光,始終照耀著整個教育的過程。愛是人的天性,在我的感覺里,它就像空氣,被我呼吸著,我已經(jīng)意識不到愛的存在。如果你專門提出這個問題,說這就是愛,我就會有一種怪怪的感覺,覺得這不正常。比如說心,心本來具有愛,但是人們還是要在前面加個“愛”字,成了“愛心”,這是頭上安頭。
之所以“愛”字泛濫,是因為愛越來越稀少了,愛發(fā)生了危機。就像走在街上的美女,如果意識不到自己是美女,她就是真正的美女;如果意識到了,那種魅力也就不存在了。同樣的道理,身為教育者,意識不到自己的愛,這便是真正的愛。
愛這種東西實在難以言說,尤其在實施的過程中,更無法用語言表達。就拿我來說,很難清醒地感覺到愛的存在。當一個嬰兒在如饑似渴地尋找奶頭,我想任何女人,見了都會把奶頭趕快塞到他的嘴里。就是這樣的情形,一秒鐘都等不及。你分辨不清到底是愛孩子還是愛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50714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