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可以自己決定每天穿什么衣服了,母親依舊要日日將自己選擇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頭;當孩子可以自己出門買文具了,父親卻依舊要堅持做孩子的采購員;當孩子已經可以獨立往返于學校和家中,父母還是要輪換著接送;當孩子已經可以獨立決定事情了,父母還要一手包辦,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的意愿……
這一切,自然是愛孩子的表現(xiàn),但這樣的愛是缺乏理性的,對孩子的成長而言百害而無一利。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有照顧和撫育孩子的義務,我們可以將自己的生活經驗提供給孩子,但是千萬不可以代替本應由孩子去做的事,如果那樣就會限制孩子的成長,剝奪孩子生長的空間。
我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一家幼兒園訪問時,正趕上孩子放學,在我們中國,接孩子是家長或保姆的專利,而在這里來接孩子的卻也是孩子。我們的計劃生育致使一家只有一個孩子,自然沒有孩子接孩子的,而以色列家庭一般都有三五個孩子,這樣接小孩子就成了大孩子的任務。我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來接兩歲的妹妹,抱著妹妹趔趔趄趄地走著,由于夠不到開門的密碼鎖,就一直抱著妹妹等著別人來幫忙開門,而后出門等公交車……
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并學會照顧弱小,獨立生活獨立面對人生的風雨,這是對孩子理智的愛。道理很簡單,我們不可能追隨孩子一輩子,照顧孩子一輩子,總有一天孩子要遠離我們獨自走上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所以雖然我也深愛著我的孩子,但絕不會像以上的家長那樣。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我常常有意識地為女兒創(chuàng)造獨立的機會,乃至于很多時候的“放手”被朋友說成“冒險”。就拿那次依依的“獨自旅游”來說吧……
依依繼承了我的基因,總有一種要“獨闖天下”的雄心。為了給她一個鍛煉的機會,同時也檢測一下她的獨立能力,女兒7歲半時,我給她安排了一次特殊的旅行:獨自乘車去火車站,讓她體驗一下獨自出“遠門”的滋味。
當得知讓她獨自出門,孩子很興奮。于是,我們先向她布置這次“旅行”所要完成的任務:坐6路公共汽車到長春火車站后,下車找個公用電話亭給家里打電話,然后在周圍轉一轉,買點東西,再坐6路車返回。之所以安排依依下車給家里打電話和買東西,一來便于我們掌握她的行程;二來也讓依依著實得到鍛煉。否則,如果依依到了終點站不下車,坐原車按原路返回,那這次旅行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依依越聽越興奮,因為在她看來,這又是展示她自立的機會。她已經開始把這次旅行當作一次挑戰(zhàn)自我的闖蕩了?粗θ琳频臉幼樱液推拮硬坏貌唤o她敲警鐘:不要太高看自己,這一路上不知道會遇到多少不可預料的事情,你都能應付得了嗎?依依疑惑地看著我們,等著我們的下文。
于是,我和妻子一起給她講“旅行”中的注意事項,凡是能夠想到的可能遇到的意外情況,統(tǒng)統(tǒng)都擺在她的面前,一一問她面對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依依大多能夠說出積極的解決辦法,比如若下錯了站,就繼續(xù)等6路車,重新坐到火車站;若坐錯了車,走到了遠離6路車行駛的路線,就找公用電話給爸爸媽媽打電話;若有陌生人和自己說話,就裝作沒聽見,迅速離開;若有人一直纏著自己,就朝人多的地方走,并裝出爸爸媽媽就在身邊的樣子,沖身邊和爸爸媽媽年齡相仿的人喊:“等等我!”……
似乎該交代的都交代了,時間也到了中午。一吃完午飯,依依就嚷嚷著:“我走了!”盡管天下著小雨,我還是決定依從孩子,就讓她在雨天開始自己的旅程。
2004年5月22日12:40,依依帶著我給她的5個一元硬幣,并帶了一本《小學生導刊》出發(fā)了。臨出門,她媽媽把寫著家里電話號碼以及我們倆手機號的紙條塞到她手里,再次囑咐她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就給我們打電話求助。可依依執(zhí)意不帶這張紙條,她堅定地說:“這些號碼都裝在我腦子里呢,不用拿它!”
外面的雨一直沒有停的意思,依依打著傘走出了樓洞。從依依關上屋門,我和妻子的心就懸了起來。兩個人都擠到能看到依依身影的陽臺前,死死地盯著沒有幾個行人的道路,期待著依依的身影。不一會兒,依依果然出現(xiàn)了,小小的身子躲在雨傘下,看不到她的頭和臉,只看到兩只腳在小心翼翼地躲避著地上的積水,一會兒跳一會兒踮著腳走,那把大大的雨傘仿佛被她馱在背上。
很快,依依就走到了6路車站點,站牌下空無一人,依依孤獨地站在那里,顯得很落寞。妻子有些不忍心了,她拉著我的胳膊嘟囔著:“讓孩子回來吧,大雨天的,又是周末,大人都不愿出門,讓孩子出去遭罪。”我沒有吭聲,眼睛一刻也不離依依的身影。
稀稀拉拉又過去兩個人站在那里等車,依依往后挪了一下,不顯眼地站到了后面。結果被兩個大人擋住了身影,我很難再看到她。這時候一輛6路公交車停了下來,徹底擋住了我的視線。1分鐘后,車走了,站牌下空了,依依的身影不見了。我一下子有一種慌亂的感覺,仿佛心被人摘走了。依依呢?上車了嗎?顯然是上車了,可是這心里怎么就慌慌的?妻子也不放心地踮著腳掃視著站點周圍,仿佛依依會從哪里冒出來。找了半天,她失望了,繼而帶著哭腔對我說:“要是依依有個三長兩短,我可跟你沒完!”
我在心里對自己說,沒事的,我的依依我了解!不過,我還是對妻子說,如果超過一個小時(這趟車的正常行程時間是45分鐘)依依不往家里打電話,我們就報警!
接下來的時間我和妻子就那樣直直地坐在電話機旁,多年養(yǎng)成的午睡習慣也被拋在了一邊,別說有困意了,就連眨一下眼都怕耽誤了接聽電話。時間在那個中午過得異常緩慢,慢得就如一只瀕死的螞蟻在墻根底下爬。妻子過一會兒站起來在客廳里踱步,一會兒死盯著墻上的鐘,要么就無助地看著我,害得我也有些六神無主。
看會兒電視吧,這樣時間還會感覺過得快一些。我起身打開了電視,還沒等換一個滿意的頻道,電話鈴聲驟響。是依依!我一個箭步沖到了電話旁,電話號碼顯示是火車站位置!真的是依依!沒想到車走得真快,還不到40分鐘,依依已經順利抵達火車站,并像個小英雄一樣在電話里向我宣布:“我已順利到達目的地!”
妻子激動地接過電話:“買點東西,趕快回來,別在那里逗留太長時間!”依依利落地說:“放心吧,我買完東西馬上走!”放下電話,我們的心暫時放下一大截。接著又是漫長的等待。我終于坐不住了,對妻子說下樓到站點等依依。這回妻子倒有了底氣,她說既然要鍛煉孩子,那就讓鍛煉“徹底”一點,讓她自己下車,自己走回家,將這次旅行“獨自”到底。我覺得妻子說得有道理,好像是沒必要搞得那么興師動眾。可我還是坐不住,就對妻子說,我下樓等,不過等依依下了車,我不現(xiàn)身,而是偷偷跟在后面,看她回來。妻子只好點頭同意。
我像要見到自己久慕的英雄一樣,異常激動地下了樓,奔到了6路車終點站,望著車來的方向,等待著,等待著。遠遠地看到車來,我就蹺著腳張望,想讓依依的身影早一點進入我的視線。如此等來了五六輛車也沒見依依從車上下來,我有些急了。就在我有些慌亂的時候,又一輛6路車戛然停在我的面前,還沒等我做出反應,依依就歡快地從車上跳了下來。
我飛步撲了過去,一下子抱起了我的女兒,早忘了對妻子做出的躲在孩子身后的承諾。
妻子也早就等在門口了,像迎接英雄一樣把依依迎回了屋,此時是14:21,依依歷時1小時41分完成了全程“旅行”。依依展示著她在火車站買的東西:一個煮苞米,已經吃得只剩下棒子了;一包口香糖。
依依后來這樣描述這次獨行的感受和見聞:
我跟在兩個大人的身后上了車,往投幣箱里投了一枚硬幣,然后找了一個靠窗戶的位置坐了下來。車開了,我覺得心里慌慌的,而且還有點冷,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一個人還真不習慣呢。我拿出從家里帶來的書看起來,這樣心里就不慌了?膳赃呉粋阿姨對我說:“小朋友,坐車看書對眼睛不好。”如果在平時,我會對她說“謝謝”,可今天媽媽囑咐過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所以我什么也沒說,也沒敢看她,還是繼續(xù)看書。
車很快就到火車站了。我下了車,在那里站了半天,不知道該往哪里走。摸了摸口袋里的錢,才想起應該先給家里打電話。我來到一個公用電話亭喊道:“我要打電話!”那個阿姨把電話挪過來,我遞給她一個一元的硬幣,然后就按家里的電話號碼。平時沒少打電話,可打公用電話還是第一次,感覺很新鮮。打完電話,我在附近轉了轉,可熱鬧了,有很多人在吆喝著賣東西,我真想在那里多玩一會兒,可又怕走遠了找不到路,更怕爸爸媽媽在家擔心。所以買了一包口香糖,還有一個香香的煮苞米,就站在剛剛下車的地方等6路車了。因為擔心坐錯了車,我看了好幾遍站牌。直到看到6路車來了,我才松了一口氣。
車開了,我掏出剛買的苞米啃起來,味道真香!不一會兒就只剩下光禿禿的玉米棒子了。接著吃口香糖,還看了一會兒書,不知不覺車就到站了。當車里的喇叭里傳出:“終點站228廠”時,我往車外一看,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哦,到家嘍!我旅游回來嘍!
孩子從需要被照顧和保護,到自己獨立生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做父母的一定要克服“愛心”,不過多照顧和保護孩子,而是有意識地給孩子提供獨立自主的機會。只有放手讓孩子去做、去想、去努力,才能使孩子逐漸形成獨立的觀念,并以豐富的經驗和堅強的意志去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
東子在這里要特別說明一下,給孩子提供一切鍛煉的前提是,要保證孩子的安全。7歲半的范姜國一這次成功“旅行”,并不昭示著所有這么大的孩子都可以效仿,我的女兒是從小我給她灌輸這樣的意識,再加上不斷地鍛煉才有了這次的成功的“冒險”,所以,如果沒有這些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51109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