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異地“經(jīng)營”親子關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0~3歲是親子間感情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段時間里所形成的親子關系,對孩子今后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是研究兒童心理學的,這一點我很清楚,但由于我們夫婦倆工作都十分忙,所以女兒10個月的時候,我們就將她放在100多公里外的鄉(xiāng)下由孩子的外婆帶。也正因為我們認識到0~3歲對親情甚至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所以我們十分重視異地間親情的維系和孩子“交接”(孩子3歲時回到我們身邊上幼兒園)時的情感過渡。也正因為我們對這一問題的重視,所以我們的孩子一直沒有出現(xiàn)象某些人家的尷尬現(xiàn)象──異地養(yǎng)育時,孩子見父母時視父母為陌生人,而將父母叫“叔叔”“阿姨”而不是“爸爸”“媽媽”,也沒出現(xiàn)“交接”初期的哭鬧和憂郁。為了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下面我就將我們的經(jīng)驗介紹給那些由于種種無奈而正在或準備對孩子進行“異地養(yǎng)育”的父母們。

  孩子4個月時,我愛人就和她媽一起帶孩子回娘家(孩子準備寄養(yǎng)的地方)。我認為這一做法是很重要的,這對孩子熟悉其今后她所要生活的人際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很重要,同時這也有利于孩子對外婆以及外婆家的其它親朋形成依戀的情感,這對孩子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很重要,而這種心理上的安全是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所必需的,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有意地讓外婆和小孩形成一種比其他人更為深厚的感情──有意識地讓外婆多與孩子親近,多參與孩子的養(yǎng)育活動,這樣,孩子從心理上既依戀母親,也同樣依戀外婆──讓孩子逐漸覺得,只要媽媽或外婆中的一個人在,她都能很安心的玩耍──這對減少因媽媽上班而和孩子分離造成心理上的不安感是很重要的。有許多孩子因媽媽上班而長期哭鬧不止,此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媽媽上班之前,孩子過于依戀媽媽,而沒有對其他人形成達到一定程度的依戀關系。

  為了能和孩子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感情聯(lián)系,開始我們是每逢周末都要回家看孩子(因為幼兒心理學研究表明,1歲左右的孩子的記憶最多只能保持十多天,也就是說十多天你不回去和孩子接觸,孩子就會完全忘記你,把你當作陌生人。)──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看,還要考慮充分利用雙休日和孩子多玩耍,多進行有趣的親子活動,平時上班時,我們還經(jīng)常打電話回去給她,特別是當她聽得懂會說些話的時候,我們打的電話特別多──這主要目的還不是語言上的溝通,而是讓孩子知道:她也有父母,她的父母雖然不在身邊,但一直在關注她。節(jié)假日時,我們還帶上孩子喜歡的禮物回去看她……,這些經(jīng)常的聯(lián)系,使得孩子一直沒有“忘記”我們,并且一直對我們有好感──經(jīng)常有打電話給我們和邀請我們回去的欲望,這對日后順利地接回也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另外,為了讓父母的長相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腦海中,我們還放大一張我們和孩子合照的照片放在外婆家,并讓外婆時常帶孩子去“復習”父母的照片。我們還一再告誡孩子的外婆,千萬不可對孩子說諸如“爸爸媽媽只要工作不要你了!”之類有損親子感情的話,也不允許外人這樣逗孩子玩。我們還讓外婆經(jīng)常有意識地給孩子講她父母的事,講父母對她如何如何的好,這對增進孩子和我們父母間的感情是有很大幫助的。準備過節(jié)時,我們還讓外婆有意地“培養(yǎng)”孩子期盼與父母想見的欲望,如,在節(jié)假日準備來臨時,讓外婆常對孩子說,還有多少多少天爸爸媽媽又要回來看寶寶了……。

  經(jīng)過多方持久精心的努力,孩子和外婆的感情很好,和父母的感情也很好,孩子時常在鄰居的小朋友面前得意地說:“我爸爸,我媽媽在南寧工作,我長大一點了也要去南寧……”。

  孩子三歲時,我們決定讓她回到我們的身邊上幼兒園,這樣做,一是為了進一步親密親子間的感情,二是鄉(xiāng)下沒有那么好的幼兒園教育,三是孩子上幼兒園后我們基本上有能力對孩子進行全面的照顧。為了讓孩子順利地過渡到我們的身邊,我們也做了很大的努力。首先,接孩子來之前,我們提前10天回家和孩子玩,并且在這10天里逐漸地讓孩子將感情轉移到父母的身上──外婆外公逐漸地減少與孩子的單獨接觸,相反,父母則逐漸增多與孩子的單獨接觸,逐漸接替外婆外公來照顧孩子的生活和陪孩子玩──只要用心,這個年齡孩子的感情是很容易轉移的──后來,事情真的像我們設計的那樣,沒過幾天,孩子就更樂于和我們一起玩──因為我們比外婆外公年青,因而比他們更有活動能力和興趣──這也更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孩子終于離開了外婆外公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外孫女走了,外婆外公雖然很舍不得,心里很有點難過,但在送我們和孩子上車時仍然笑臉相送……

  臨走前,外公以過來人的經(jīng)驗對我們說:孩子剛回去,一定會哭幾天的,你們要好好照顧他,不要罵她……。原來,我們也這樣認為,孩子剛回來,肯定會哭幾天的,因為在我們的周圍看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

  但是事實卻與我們預料的剛好相反──孩子回來后,不但沒有哭鬧,而且過得很愉快。一個月后,我們讓孩子打電話給外婆,外婆問她想不想外婆,要不要再回去,孩子說:“不想外婆,也不想回去了。南寧好玩。”──這樣的回答很讓外婆失望,但我們聽后卻很高興,因為我們順利地對孩子實行了感情過渡──沒有讓孩子從轉移中受到情感上的傷害!我們認為,這是十分難得的。

  

  孩子回來后為什么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出現(xiàn)哭鬧呢?我想,除了孩子臨來之前與父母的感情磨合外,還有孩子回來后,我們采取了一些針對性很強的措施來保證孩子情感的順利過渡。一是,剛回來的頭一個月內(nèi),謝絕外婆家的那些人來玩,同時也叫他們也不要給小孩打電話,以免勾起孩子對以前情感的回憶;二是,為了讓孩子更快地適應這里的生活,減少思念,孩子剛回來的頭10天,我們上午帶孩子出去玩,下午休息,晚上又帶孩子出去玩,讓其生活過得十分豐富多彩,使其很少有機會去想“過去”,因而孩子的情感很快就實現(xiàn)了轉移,適應了和父母一起過生活的日子。

  

  孩子的情感能順利地過渡,這對我們說是件好事,這對孩子來說更是件好事──我深信,這對其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是有益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4025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