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多年以來,教育界已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必須遵循一個起碼的原則,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這一原則較準確地揭示了教學的本質(zhì),對我們的教學工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我們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有些并未完全遵循這一原則。如作文教學,我們的傳統(tǒng)做法是:老師布置題目,學生寫,寫完了由老師精批細改。這些環(huán)節(jié)確實突出了“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但學生的主體地位便無法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任務(wù)就是按老師布置的題目湊夠字數(shù),寫完了則“大功告成”。學生這個“主體”沒有參與作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其結(jié)果當然是學生和作文保持若即若離的關(guān)系,沒有真正融入其中,雖然教師們對作文精批細改,改完后的作文已是“滿紙紅遍”,但其微弱的收效想必大家都有切實體會。鑒于上述原因,我借鑒同仁的教學經(jīng)念,結(jié)合自身及學生的實際,對“導—寫—評—改”教學法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二、教法實施過程
“導—寫—評—改”作文教學法主要有四個步驟,每一步驟占用一課時,可安排兩周一次。
第一步:導首先用半節(jié)課講解上次作文,重點講解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赏ㄟ^范文加深對問題的理解。選好、中、差作文各一篇,讓學生在班上朗讀,然后引導學生詳細分析文章的中心、表達方式、結(jié)構(gòu)、語言等各個方面的成績和問題,師生一起提出今后的對策。然后教師從表達方式的選用、材料的剪裁、結(jié)構(gòu)的安排、語言特點等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并掌握本次作文的要求。最后。教師可規(guī)定本次作文的寫作文體或范圍,發(fā)動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各出一個作文題目作為本次作文的備選題?偠灾,這一步是寫作的準備階段,要以一個“導”字為中心要用各種辦法把學生往寫作要求上導引,而不能由老師一手包辦。
第二步:寫由教師選取或師生共同討論確備選題中的一個或幾個題目作為本次作文的題目,明確提出寫作要求,學生當堂完成整篇作文,教師巡回指導。這一步是核心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一定要認真對待,同時訓練寫作速度。
第三步:評即組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評和互評作文。首先應發(fā)給學生本次作文文體的分項分等評分標準,可用表列出評分細則,如記敘文的評分細則可按“內(nèi)容”、“表達”、“書寫”三大項,“題意”、“思想”、“事例”、“感情”、“表達方式”、“結(jié)構(gòu)”、“語言”、“字體”、“書寫”、“卷面”十個小項各分五等詳細列出,從而讓學生有統(tǒng)一的、易操作的評分標準。然后,教師抽出幾篇文章在全班朗讀,指導學生按評分標準進行集體評分,得出教一致的分數(shù),從而在實踐中掌握評分的標準。緊接著,把學生分為四人一組的改作小組,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評和自評作文。要求學生每人要評改包括自己的作文在內(nèi)的四篇作文,要分項寫出評語,分等級評出分數(shù),并署上評分者的名字。教師應巡回指導。這種做法可培養(yǎng)學生討論問題的習慣,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也可以全面了解別人的長處與短處,這就讓學生有一個提高的依據(jù),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一步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環(huán),要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第四步:改即由學生修改作文。要求學生根據(jù)上一課時自己的作文得到的評改意見,用一個課時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全面的修改,要求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一步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guān)鍵,要讓“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這一觀念深入學生心中,同時,教師加強對學生修改作文的指導。
三、教法實施的效果
總而言之,“導—寫—評—改”作文教學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從命題到修改的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較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能夠直接地面對自己和同學作文的成績和問題,從而使得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uowen/xiezuo/14796.html
相關(guān)閱讀:學生黨員學習十八大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