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三語文下冊文言文課內(nèi)閱讀精華及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為了提高您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語文基礎(chǔ)知識頻道小編為您整理了2019年初三語文下冊文言文課內(nèi)閱讀精華及答案,希望可以提供參考幫助!

課內(nèi)閱讀精華

(一)《鄒忌諷齊王納諫》選段

于是入朝見威王, 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 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 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 聞寡人之耳者, 受下賞。”

1. 解釋文中紅色的詞:

莫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鄒忌諷諫時(shí)是怎樣以家事喻國事進(jìn)行說理的? 這種設(shè)喻和一般的比喻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 說說你學(xué)了上文后受到什么教育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子〉二章》選段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管夷吾舉于士, 孫叔敖舉于海, 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行為, 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慮, 而后作;征于色, 發(fā)于聲, 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 而死于安樂也。

1. 本文論述的中心是__________, 開頭列舉一系列歷史人物, 暗示__________對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 治理國家更應(yīng)如此, 文中____________一句正是從___________面論證了這點(diǎn)。

2. 在文中畫出第 2 段中的排比句。

3. 對“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一句翻譯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擔(dān)心會使人生存下去, 安全反而會使人死亡。

B. 憂愁禍患會使人生存發(fā)展, 安樂享受會讓人委靡死亡。

C. 擔(dān)心讓人覺得年輕, 安樂享受會使人衰老。

D. 憂愁禍患會使人年輕, 安樂享受會使人衰老。

(三)《愚公移山》選段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 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徹, 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孫, 孫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孫;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 懼其不己也, 告之于帝。帝感其誠, 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 一厝朔東, 一厝雍南。自此, 冀之南, 漢之陰, 無隴斷焉。

1. 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 ?( 用原文回答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說明愚公和智叟辯論勝利的一句是什么 ?( 用原文回答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結(jié)尾 “帝感其誠”中的“ 誠 ”指什么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愚公移山》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出師表》選段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蓋追先帝之殊遇, 欲報(bào)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 以光先帝遺德, 恢弘志士之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1. 文章一開頭就提出“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用意何在? 第一句提出什么問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衛(wèi)之臣”“ 忠志之士”各指哪些人? 第二句又說明了什么問題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句的作用是什么? 與上兩句有何關(guān)系? 從“宜”與 “不宜”兩方面提出有什么好處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選段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 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 何時(shí)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dú)破受凍死亦足!

1. 在橫線上補(bǔ)上所缺的詩句。

2. 這首詩可分幾個(gè)部分 ? 每部分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畫線的句子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情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 1. 沒有誰不。面: 當(dāng)面 (作狀語)。刺: 指責(zé)。

2. 以妻喻“宮婦左右”; 以妾喻“朝廷大臣”;以客喻“四境之內(nèi)”。盡管鄒忌與齊王面對的獻(xiàn)言人數(shù)不一, 身份不同, 范圍有別, 但卻有本質(zhì)上的相似點(diǎn), 即他們在自己的權(quán)勢范圍內(nèi)都容易受到“私 ”者、“畏” 者、“求 ”者的諂媚, 都難以聽到真實(shí)的話, 了解到真相, 因此, 鄒忌以自己的美與徐公的美的事實(shí)受歪曲中去推論“王之蔽甚矣” 。這種設(shè)喻說理的方法區(qū)別于一般的比喻是: 一般的比喻是指一種修辭手法, 分為明喻、 暗喻、借喻;而設(shè)喻說理則是先把一件事說完后, 再去說另一件事, 讓人聽完, 從言者的敘述中去領(lǐng)會其相似之處, 從而悟出言者或明示或暗寓的結(jié)論。

3. 明白了只有虛心聽取真實(shí)的意見, 做到納諫除蔽, 才能強(qiáng)國、興國的道理。

(二) 1.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艱苦的環(huán)境 (逆境也可) 入則無法家拂士,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恒亡 反

2.“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3.B

(三) 1. 以殘年余力,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2.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3. 愚公移山的精神。

4. 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jiān)毅精神。

(四) 1. 以無限痛惋 、追念之情從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成起筆, 意在喚起劉禪完成其父未竟事業(yè)之志。指出客觀形勢危急, 以激其發(fā)憤圖存之志 。

2. 侍衛(wèi)之臣: 指內(nèi)廷和朝廷的官員。忠志之士: 指地方和邊疆的將吏, 主要指 將士。指出主觀條件有利及其原因, 以促其勵精圖治之行。

3.“誠直開張圣聽, 以光先帝遺德, 恢弘志士之氣”, 先從正面建議;“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再從反面告誡。此句以前兩句為基礎(chǔ), 提出第一條建議: 廣開言路。從正反兩面提出“ 宜” 與 “不宜”, 懇切、有力。

(五) 1.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掛?長林梢, 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2. 詩分兩個(gè)部分。第一部分 ( 至“長夜沾濕何由徹”) 敘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的白天及當(dāng)晚之事。 第二部分是抒懷。

3. 表現(xiàn)了詩人為人民著想、愛及天下的博大襟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san/1238683.html

相關(guān)閱讀:址坊中學(xué)2018-2019學(xué)年度九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