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九年級數(shù)學上第二次月考試卷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014-2015學年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新世紀中學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題有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上表相應的空格內.
1.下列交通標志中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A. 3 ? =3 B. 5 ×5 =5  C.  ÷ =2 D.  =?6
 
3.如果兩圓的半徑長分別為7和5,圓心距為3,那么這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是( 。
  A. 相切 B. 外離 C. 內含 D. 相交
 
4.“愛運動,強身體”,在我校的運動會中,某班一名200米短跑選手賽前進行了刻苦訓練,體育老師對他10次訓練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判斷他的成績是否穩(wěn)定,則需要知道他這10次成績的(  )
  A. 平均數(shù) B. 方差 C. 眾數(shù) D. 中位數(shù)
 
5.如圖,△ABC內接于⊙O,AC是⊙O的直徑,∠ACB=50°,點D是弧BAC上一點,則∠D的度數(shù)是( 。
 
  A. 40° B. 50° C. 80° D. 20°
 
6.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2=0,下列配方正確的是( 。
  A. (x?2)2=2 B. (x+2)2=2 C. (x?2)2=?2 D. (x?2)2=6
 
7.S型電視機經過連續(xù)兩次降價,每臺售價由原來的1500元降到了980元.設平均每次降價的百分率為x,則下列方程中正確的是(  )
  A. 1500(1+x)2=980 B. 980(1+x)2=1500 C. 1500(1?x)2=980 D. 980(1?x)2=1500
 
8.如圖,將一張等腰梯形紙片沿中位線剪開,拼成一個新的圖形,這個新的圖形可以是下列圖形中的( 。
 
  A. 三角形 B. 平行四邊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9.如圖,扇形OAB是圓錐的側面展開圖,若小正方形方格的邊長為1cm,則這個圓錐的底面半徑為( 。
 
  A. 2 cm B.  cm C.  cm D.  cm
 
10.已知m,n是方程x2?2x?1=0的兩根,且(7m2?14m+a)(3n2?6n?7)=8,則a的值等于( 。
  A. ?5 B. 5 C. ?9 D. 9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32分)將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11.若式子 在實數(shù)范圍內有意義,則x的取值范圍是     。
 
12.若x=2是方程x2?x+a2?3=0的解,則a=      .
 
13.若實數(shù)x、y滿足 +(y?2011)2=0,則xy=     。
 
14.已知菱形的邊長和一條對角線的長均為4cm,則菱形的面積為     。
 
15.如圖,CD是⊙O的弦,直徑AB過CD的中點M,若∠BOC=40°,則∠ABD=      .
 
 
16.如圖,在△ABC中,∠C=120°,CA=CB=6,分別以A,B,C為圓心,以3為半徑畫弧,三條弧與AB所圍成的陰影部分的周長是     。
 
 
17.直角三角形的兩條邊長分別為6和8,那么這個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為      
 
18.在矩形ABCD中,AB=3,BC=6,將矩形折疊,使B點落在AD(含端點)上,落點記為E,這時折痕與邊BC(含端點)交于F,然后展開鋪平,則以B、E、F為頂點的△BEF,稱為矩形ABCD的“折痕三角形”.當折痕△BEF的面積最大時,AE的長為     。
 
 
 
三、解答題(共9小題,滿分78分)
19.計算:(π?1)0+ + ?2 .
 
20.解方程:
(1)x2?6x?2=0
(2)(x?3)2+(x?3)=0.
 
2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
(1)若方程有兩個實數(shù)根,求m的范圍;
(2)為m選取一個非負整數(shù),使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并求這兩個根.
 
22.如圖,水平放置的一個油管的截面半徑為13cm,其中有油部分油面寬AB為24cm,求油的最大深度.
 
 
23.一次期中考試中,A、B、C、D、E五位同學的數(shù)學、英語成績等有關信息如下表所示:(單位:分)
 A B C D E 平均分 標準差
數(shù)學 71 72 69 68 70 70 
英語 88 82 94 85 76  6
(1)求這五位同學在本次考試中英語成績的平均分和數(shù)學成績的標準差;
(2)為了比較不同學科考試成績的好與差,采用標準分是一個合理的選擇,標準分的計算公式是:標準分=(個人成績?平均成績)÷成績標準差.
從標準分看,標準分大的考試成績更好.請問A同學在本次考試中,數(shù)學與英語哪個學科考得更好?
 
24.如圖,在△ABC中,AB=AC,點E,F(xiàn)分別在AC,AB上,EF∥BC,將△AEF向上翻折,得到△A′EF,再展開.
(1)求證:四邊形AEA′F是菱形;
(2)直接寫出當?shù)妊鰽BC滿足什么條件時,四邊形AEA′F將變成正方形?
(3)當點A′恰好落在BC上時,直接寫出EF與BC的數(shù)量關系.
 
 
25.某批發(fā)商以每件50元的價格購進800件T恤,第一個月以單價80元銷售,售出了200件;第二個月如果單價不變,預計仍可售出200件,批發(fā)商為增加銷售量,決定降價銷售,根據(jù)市場調查,單價每降低1元,可多售出10件,但最低單價應高于購進的價格;第二個月結束后,批發(fā)商將對剩余的T恤一次性清倉銷售,清倉時單價為40元,設第二個月單價降低x元.
(1)填表:(不需化簡)
時間   第一個月 第二個月  清倉時
 單價(元)  80   40
 銷售量(件)  200  
(2)如果批發(fā)商希望通過銷售這批T恤獲利9000元,那么第二個月的單價應是多少元?
 
26.如圖,已知:矩形ABCD中,AD=12,DC=10,矩形EFGH的三個頂點E、G、H分別在矩形ABCD的邊AB、CD、DA上,點G以2cm/s的速度從D點向C點運動.
 
(1)若點H是AD上一定點,且AH=2,當運動時間t=1時,四邊形EFGH的形狀是      .
(2)若點H是AD上一定點,且AH=2,點G點運動多長時間后,AE的長度為8?
(3)如圖2,若點H同時也在從A向D以1cm/s的速度運動,連接BF,假設運動的時間為t,求出t為何值時△BEF的面積為25.
 
27.等腰直角△ABC和⊙O如圖①放置,已知AB=BC=1,∠ABC=90°,⊙O的半徑為1,圓心O與直線AB的距離為5.現(xiàn)△ABC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右移動.
 
(1)①      秒后邊AB所在的直線與⊙O相切.
②當△ABC的邊(BC邊除外)與圓第一次相切時,如圖②,切點為E,連接OE并延長OE交直線BC于點F,設C′D=x,則FC′=     。ㄓ煤瑇的代數(shù)式表示),求點B移動的距離.
(2)現(xiàn)△ABC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右移動,同時△ABC的邊長AB、BC又以每秒0.5個單位的速度沿BA、BC方向增大.
①若在△ABC移動的同時,⊙O也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右移動,則△ABC從開始移動,到它的邊與圓最后一次相切,一共經過了多少時間?
②是否存在某一時刻,△ABC各邊剛好與⊙O都相切?若存在,求出剛好符合條件時兩個圖形移動了多少時間?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014-2015學年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新世紀中學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題有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上表相應的空格內.
1.下列交通標志中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
  A.   B.   C.   D. 

考點: 中心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
分析: 根據(jù)軸對稱圖形與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 解:A、是軸對稱圖形,也是中心對稱圖形,故此選項正確;
B、不是軸對稱圖形,也不是中心對稱圖形,故此選項錯誤;
C、是不是軸對稱圖形,也不是中心對稱圖形,故此選項錯誤;
D、是軸對稱圖形,不是中心對稱圖形,故此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中心對稱圖形與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軸對稱圖形的關鍵是尋找對稱軸,圖形兩部分折疊后可重合,中心對稱圖形是要尋找對稱中心,旋轉180度后與原圖重合.
 
2.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A. 3 ? =3 B. 5 ×5 =5  C.  ÷ =2 D.  =?6

考點: 二次根式的加減法;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析: 分別利用二次根式的加減以及乘除運算法則進而化簡得出即可.
解答: 解:A、3 ? =2 ,故此選項錯誤;
B、5 ×5 =25 ,故此選項錯誤;
C、 ÷ = =2,故此選項正確;
D、 =?6,故此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減以及乘除運算,正確掌握運算法則是解題關鍵.
 
3.如果兩圓的半徑長分別為7和5,圓心距為3,那么這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是( 。
  A. 相切 B. 外離 C. 內含 D. 相交

考點: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分析: 由兩個圓的半徑分別為7和5,圓心距為3,根據(jù)兩圓位置關系與圓心距d,兩圓半徑R,r的數(shù)量關系間的聯(lián)系即可得出兩圓位置關系.
解答: 解:∵兩個圓的半徑分別為3和4,圓心距為5,
又∵7+5=12,7?5=2,2<3<12,
∴這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是相交.
故選D.
點評: 此題考查了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此題比較簡單,解題的關鍵是注意掌握兩圓位置關系與圓心距d,兩圓半徑R,r的數(shù)量關系間的聯(lián)系.
 
4.“愛運動,強身體”,在我校的運動會中,某班一名200米短跑選手賽前進行了刻苦訓練,體育老師對他10次訓練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判斷他的成績是否穩(wěn)定,則需要知道他這10次成績的( 。
  A. 平均數(shù) B. 方差 C. 眾數(shù) D. 中位數(shù)

考點: 統(tǒng)計量的選擇.
分析: 根據(jù)眾數(shù)、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方差的概念分析.
解答: 解:平均數(shù)、眾數(shù)、中位數(shù)是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集中趨勢,只有方差是反映數(shù)據(jù)的波動大小的.故為了判斷成績是否穩(wěn)定,需要知道的是方差.
故選B.
點評: 此題考查統(tǒng)計學的相關知識.注意:方差是用來衡量一組數(shù)據(jù)波動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這組數(shù)據(jù)偏離平均數(shù)越大,即波動越大,數(shù)據(jù)越不穩(wěn)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這組數(shù)據(jù)分布比較集中,各數(shù)據(jù)偏離平均數(shù)越小,即波動越小,數(shù)據(jù)越穩(wěn)定.
 
5.如圖,△ABC內接于⊙O,AC是⊙O的直徑,∠ACB=50°,點D是弧BAC上一點,則∠D的度數(shù)是( 。
 
  A. 40° B. 50° C. 80° D. 20°

考點: 圓周角定理.
分析: 欲求∠D的度數(shù),需先求出同弧所對的∠A的度數(shù);Rt△ABC中,已知∠ACB的度數(shù),即可求得∠A,由此得解.
解答: 解:∵AC是⊙O的直徑,
∴∠ABC=90°;
∴∠A=90°?∠ACB=40°;
∴∠D=∠A=40°.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了圓周角定理與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此題比較簡單,注意掌握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與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定理的應用是解此題的關鍵.
 
6.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2=0,下列配方正確的是( 。
  A. (x?2)2=2 B. (x+2)2=2 C. (x?2)2=?2 D. (x?2)2=6

考點: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專題: 配方法.
分析: 在本題中,把常數(shù)項2移項后,應該在左右兩邊同時加上一次項系數(shù)?4的一半的平方.
解答: 解:把方程x2?4x+2=0的常數(shù)項移到等號的右邊,得到x2?4x=?2,
方程兩邊同時加上一次項系數(shù)一半的平方,得到x2?4x+4=?2+4,
配方得(x?2)2=2.
故選:A.
點評: 配方法的一般步驟:
(1)把常數(shù)項移到等號的右邊;
(2)把二次項的系數(shù)化為1;
(3)等式兩邊同時加上一次項系數(shù)一半的平方.
選擇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項的系數(shù)為1,一次項的系數(shù)是2的倍數(shù).
 
7.S型電視機經過連續(xù)兩次降價,每臺售價由原來的1500元降到了980元.設平均每次降價的百分率為x,則下列方程中正確的是(  )
  A. 1500(1+x)2=980 B. 980(1+x)2=1500 C. 1500(1?x)2=980 D. 980(1?x)2=1500

考點: 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專題: 增長率問題.
分析: 本題可先列出第一次降價的售價的代數(shù)式,再根據(jù)第一次的售價列出第二次降價的售價的代數(shù)式,然后根據(jù)已知條件即可列出方程.
解答: 解:依題意得:第一次降價的售價為:1500(1?x),
則第二次降價后的售價為:1500(1?x)(1?x)=1500(1?x)2,
∴1500(1?x)2=980.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運用,要注意題意指明的是降價,應該是1?x而不是1+x.
 
8.如圖,將一張等腰梯形紙片沿中位線剪開,拼成一個新的圖形,這個新的圖形可以是下列圖形中的( 。
 
  A. 三角形 B. 平行四邊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考點: 圖形的剪拼.
分析: 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質,采用排除法進行分析.
解答: 解:A、把等腰梯形沿中位線剪開后形成了兩個等腰梯形,不可能拼成三角形,故A選項錯誤;
B、把等腰梯形沿中位線剪開,然后下半部分不動,上半部分倒轉過來,與下半部分拼在一起,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故B選項正確;
C、兩個等腰梯形的角不可能為90°,不能拼出矩形,故C選項錯誤;
D、兩個等腰梯形的角不可能為90°,不能拼出正方形,故D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質及中位線定理的理解及運用,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質,利用實際圖形進行剪拼可直觀的得到答案.
 
9.如圖,扇形OAB是圓錐的側面展開圖,若小正方形方格的邊長為1cm,則這個圓錐的底面半徑為( 。
 
  A. 2 cm B.  cm C.  cm D.  cm

考點: 弧長的計算;勾股定理.
專題: 壓軸題.
分析: 用“此扇形的弧長等于圓錐底面周長”作為相等關系,求圓錐的底面半徑.
解答: 解:設圓錐的底面半徑為r,
則2πr= ,
所以r= cm.
故選C.
點評: 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此扇形的弧長等于圓錐底面周長,扇形的半徑等于圓錐的母線長.本題就是把圓錐的側面展開成扇形,“化曲面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決.
 
10.已知m,n是方程x2?2x?1=0的兩根,且(7m2?14m+a)(3n2?6n?7)=8,則a的值等于(  )
  A. ?5 B. 5 C. ?9 D. 9

考點: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析: 先分別把m,n代入方程得到關于m,n的等式,利用整體思想分別求出7m2?14m=7(m2?2m)=7,3n2?6n=3(n2?2n)=3,代入所求代數(shù)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m,n是方程x2?2x?1=0的兩根
∴m2?2m=1,n2?2n=1
∴7m2?14m=7(m2?2m)=7,3n2?6n=3(n2?2n)=3
∵(7m2?14m+a)(3n2?6n?7)=8
∴(7+a)×(?4)=8
∴a=?9.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義.把方程的兩個根分別代入原方程等式仍然成立,根據(jù)此得到需要的等量關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32分)將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11.若式子 在實數(shù)范圍內有意義,則x的取值范圍是 x≤1。

考點: 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
分析: 先根據(jù)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列出關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圍即可.
解答: 解:∵式子 在實數(shù)范圍內有意義,
∴1?x≥0,
解得x≤1.
故答案為:x≤1.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熟知二次根式中的被開方數(shù)是非負數(shù)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2.若x=2是方程x2?x+a2?3=0的解,則a= ±1。

考點: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根據(j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義,把x=2代入方程得到關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解此方程即可.
解答: 解:把x=2代入x2?x+a2?3=0得4?2+a2?3=0,
解得a=1或a=?1.
故答案為±1.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為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的方程的解也叫做這個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稱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13.若實數(shù)x、y滿足 +(y?2011)2=0,則xy= ?1。

考點: 非負數(shù)的性質:算術平方根;非負數(shù)的性質:偶次方.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根據(jù)非負數(shù)的性質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代入所求代數(shù)式計算即可.
解答: 解:根據(jù)題意得:x+1=0且y?2011=0,
解得:x=?1,y=2011,
則原式=?1.
故答案是:?1.
點評: 本題考查了非負數(shù)的性質:幾個非負數(shù)的和為0時,這幾個非負數(shù)都為0.
 
14.已知菱形的邊長和一條對角線的長均為4cm,則菱形的面積為 8 cm2 .

考點: 菱形的性質.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如圖,AC為菱形ABCD的對角線,且AB=AC=4cm,根據(jù)菱形的性質得AB=BC=AC,則可判斷△ABC為等邊三角形,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計算菱形的面積.
解答: 解:如圖,AC為菱形ABCD的對角線,且AB=AC=4cm,
∵四邊形ABCD為菱形,
∴AB=BC=AC=4cm,
∴△ABC為等邊三角形,
∴S菱形ABCD=2S△ABC=2× ×42=8 (cm2).
故答案為8 cm2.
 
點評: 本題考查了菱形的性質:菱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菱形的面積等于對角線乘積的一半.
 
15.如圖,CD是⊙O的弦,直徑AB過CD的中點M,若∠BOC=40°,則∠ABD= 70°。
 

考點: 圓周角定理;垂徑定理.
分析: 由CD是⊙O的弦,直徑AB過CD的中點M,根據(jù)垂徑定理即可得AB⊥CD,又由圓周角定理,可求得∠BDC的度數(shù),繼而求得答案.
解答: 解:∵CD是⊙O的弦,直徑AB過CD的中點M,
∴AB⊥CD,
∵∠BDC= ∠BOC= ×40°=20°,
∴∠ABD=90°?∠BDC=70°.
故答案為:70°.
點評: 此題考查了圓周角定理與垂徑定理.此題難度不大,注意掌握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應用.
 
16.如圖,在△ABC中,∠C=120°,CA=CB=6,分別以A,B,C為圓心,以3為半徑畫弧,三條弧與AB所圍成的陰影部分的周長是 3π+6 ?6。
 

考點: 扇形面積的計算.
分析: 根據(jù)圖形和弧長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 解:∵∠C=120°,CA=CB,
∴∠A=∠B=30°,AB=6 ,
∴三條弧與AB所圍成的陰影部分的周長= + ×2+6 ?6=3π+6 ?6.
故答案為:3π+6 ?6.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扇形的弧長的計算,掌握弧長的計算公式:l= 是解題的關鍵.
 
17.直角三角形的兩條邊長分別為6和8,那么這個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為 4或5 

考點: 三角形的外接圓與外心;勾股定理.
分析: 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圓圓心是斜邊的中點,那么半徑為斜邊的一半,分兩種情況:①8為斜邊長;②6和8為兩條直角邊長,由勾股定理易求得此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進而可求得外接圓的半徑.
解答: 解:由勾股定理可知:
①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為:8;
②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為: =10.
因此這個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為4或5.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重點在于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圓是以斜邊中點為圓心,斜邊長的一半為半徑的圓.
 
18.在矩形ABCD中,AB=3,BC=6,將矩形折疊,使B點落在AD(含端點)上,落點記為E,這時折痕與邊BC(含端點)交于F,然后展開鋪平,則以B、E、F為頂點的△BEF,稱為矩形ABCD的“折痕三角形”.當折痕△BEF的面積最大時,AE的長為 6?3 。
 

考點: 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分析: 當點F與點C重合時,△BEF的面積有最大值,設AE=x,則DE=6?x,由折疊的性質可知:EC=BC=6,在Rt△ED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關于x的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求得AE的長.
解答: 解:如圖所示:
 
設AE=x,則ED=6?x,由折疊的性質可知EC=CB=6.
在Rt△EDC中,由勾股定理得:ED2+DC2=EC2,即:(6?x)2+32=62,
解得:x1=6?3 ,x2=6+3 (舍去).
∴AE=6?3 .
故答案為:6?3 .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翻折的性質、勾股定理的應用,根據(jù)翻折的性質求得EC的長度,然后在Rt△EDC中,由勾股定理列出關于x的方程是解題的關鍵.
 
三、解答題(共9小題,滿分78分)
19.計算:(π?1)0+ + ?2 .

考點: 實數(shù)的運算;零指數(shù)冪;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二次根式的性質與化簡.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按照實數(shù)的運算法則依次計算;
考查知識點:負指數(shù)冪、零指數(shù)冪、絕對值、二次根式的化簡.
解答: 解:原式=1+2+( ?5)?2
=3+3 ?5?2
= ?2.
點評: 傳統(tǒng)的小雜燴計算題.涉及知識:負指數(shù)為正指數(shù)的倒數(shù);任何非0數(shù)的0次冪等于1;絕對值的化簡;二次根式的化簡.
 
20.解方程:
(1)x2?6x?2=0
(2)(x?3)2+(x?3)=0.

考點: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1)利用配方法得到(x?3)2=11,然后利用直接開平方法解方程;
(2)利用提公因式把方程左邊分解得到(x?3)(x?3+1)=0,則原方程可化為x?3=0或x?3+1=0,然后解兩個一次方程即可.
解答: 解:(1)x2?6x=2,
x2?6x+9=11,
(x?3)2=11,
x?3=± ,
所以x1=3+ ,x2=3? ;
(2)(x?3)(x?3+1)=0,
x?3=0或x?3+1=0,
所以x1=3,x2=2.
點評: 本題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邊化為0,再把左邊通過因式分解化為兩個一次因式的積的形式,那么這兩個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為0,這就能得到兩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這樣也就把原方程進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轉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問題了(數(shù)學轉化思想).也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
(1)若方程有兩個實數(shù)根,求m的范圍;
(2)為m選取一個非負整數(shù),使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并求這兩個根.

考點: 根的判別式.
分析: (1)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實數(shù)根,則根的判別式△=b2?4ac≥0,建立關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圍,
(2)選取范圍中的非負整數(shù)解代入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 解:(1)∵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兩個實數(shù)根,
∴△=4?4m≥0,
解得m≤1;

(2)把m=0代入x2?2x+m=0得:x2?2x=0,
解得x1=0,x2=2.
點評: 此題考查了根的判別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的值大于0,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根的判別式的值等于0,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根的判別式的值小于0,方程沒有實數(shù)根.
 
22.如圖,水平放置的一個油管的截面半徑為13cm,其中有油部分油面寬AB為24cm,求油的最大深度.
 

考點: 垂徑定理的應用;勾股定理.
分析: 根據(jù)垂徑定理,易知AC、BC的長;連接OA,根據(jù)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C的長,進而可求出CD的值.
解答: 解:如圖;連接OA,作OD⊥AB于C,交⊙O于D,
根據(jù)垂徑定理,得AC=BC=12cm;
Rt△OAC中,OA=13cm,AC=12cm;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
OC= =5cm;
∴CD=OD?OC=8cm;
∴油的最大深度8cm.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垂徑定理及勾股定理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的構造直角三角形.
 
23.一次期中考試中,A、B、C、D、E五位同學的數(shù)學、英語成績等有關信息如下表所示:(單位:分)
 A B C D E 平均分 標準差
數(shù)學 71 72 69 68 70 70 
英語 88 82 94 85 76  6
(1)求這五位同學在本次考試中英語成績的平均分和數(shù)學成績的標準差;
(2)為了比較不同學科考試成績的好與差,采用標準分是一個合理的選擇,標準分的計算公式是:標準分=(個人成績?平均成績)÷成績標準差.
從標準分看,標準分大的考試成績更好.請問A同學在本次考試中,數(shù)學與英語哪個學科考得更好?

考點: 標準差;算術平均數(shù).
分析: (1)根據(jù)算術平均數(shù)的計算公式和標準差是方差的算術平方根求出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
(2)根據(jù)標準分的計算公式計算比較得到答案.
解答: 解:(1)五位同學在本次考試中數(shù)學成績的方差為: [(71?70)2+(72?70)2+(69?70)2+(68?70)2+(70?70)2]=2,
則標準差為: ,
五位同學在本次考試中英語成績的平均分為: (88+82+94+85+76)=85;
(2)A同學數(shù)學標準分=(71?70)÷ =
A同學英語標準分(88?85)÷6=0.5,
 >0.5,
∴數(shù)學學科考得更好.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算術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的計算,掌握算術平均數(shù)的計算公式和標準差是方差的算術平方根是解題的關鍵.
 
24.如圖,在△ABC中,AB=AC,點E,F(xiàn)分別在AC,AB上,EF∥BC,將△AEF向上翻折,得到△A′EF,再展開.
(1)求證:四邊形AEA′F是菱形;
(2)直接寫出當?shù)妊鰽BC滿足什么條件時,四邊形AEA′F將變成正方形?
(3)當點A′恰好落在BC上時,直接寫出EF與BC的數(shù)量關系.
 

考點: 翻折變換(折疊問題);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
專題: 綜合題.
分析: (1)由題意易得△AEF為等腰三角形,AE=EA′,AF=FA′,所以四邊形AEA′F是菱形;
(2)因為有一角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故當?shù)妊鰽BC的頂角為90°時,四邊形AEA′F是正方形;
(3)當點A′恰好落在BC上時,高為一半,則EF是中位線,所以EF= BC.
解答: 解:(1)證明:∵AB=AC,
∴∠B=∠C.
∵EF∥BC,
∴∠AEF=∠C,∠B=∠AFE.
∴∠AEF=∠AFE,
∴AE=AF.
∵AE=EA′,AF=FA′,(3分)
∴A′E=AE=AF=A′F,
∴四邊形AEA′F是菱形.(5分)

(2)當?shù)妊鰽BC的頂角為90°時,四邊形AEA′F是正方形.(7分)

(3)EF= BC.(9分)
點評: 本題考查圖形的折疊與拼接,同時考查了三角形、四邊形等幾何基本知識,解題時應分別對每一個圖形進行仔細分析.
 
25.某批發(fā)商以每件50元的價格購進800件T恤,第一個月以單價80元銷售,售出了200件;第二個月如果單價不變,預計仍可售出200件,批發(fā)商為增加銷售量,決定降價銷售,根據(jù)市場調查,單價每降低1元,可多售出10件,但最低單價應高于購進的價格;第二個月結束后,批發(fā)商將對剩余的T恤一次性清倉銷售,清倉時單價為40元,設第二個月單價降低x元.
(1)填表:(不需化簡)
時間   第一個月 第二個月  清倉時
 單價(元)  80   40
 銷售量(件)  200  
(2)如果批發(fā)商希望通過銷售這批T恤獲利9000元,那么第二個月的單價應是多少元?

考點: 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
專題: 銷售問題;壓軸題.
分析: (1)根據(jù)題意直接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即可;
(2)利用“獲利9000元”,即銷售額?進價=利潤,作為相等關系列方程,解方程求解后要代入實際問題中檢驗是否符合題意,進行值的取舍.
解答: 解:(1)80?x,200+10x,800?200?(200+10x)
時間   第一個月 第二個月  清倉時
 單價(元)  80  80?x  40
 銷售量(件)  200  200+10x  800?200?(200+10x)
(2)根據(jù)題意,得
80×200+(80?x)(200+10x)+40[800?200?(200+10x)]?50×800=9000
整理得10x2?200x+1000=0,
即x2?20x+100=0,
解得x1=x2=10
當x=10時,80?x=70>50
答:第二個月的單價應是70元.
點評: 解題關鍵是要讀懂題目的意思,根據(jù)題目給出的條件,找出合適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有關銷售問題中的等量關系一般為:利潤=售價?進價.
 
26.如圖,已知:矩形ABCD中,AD=12,DC=10,矩形EFGH的三個頂點E、G、H分別在矩形ABCD的邊AB、CD、DA上,點G以2cm/s的速度從D點向C點運動.
 
(1)若點H是AD上一定點,且AH=2,當運動時間t=1時,四邊形EFGH的形狀是 正方形。
(2)若點H是AD上一定點,且AH=2,點G點運動多長時間后,AE的長度為8?
(3)如圖2,若點H同時也在從A向D以1cm/s的速度運動,連接BF,假設運動的時間為t,求出t為何值時△BEF的面積為25.

考點: 四邊形綜合題.
分析: (1)當t=1時,DG=2,從而得到DG=AH,然后可證明△HDG∽△EAH,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知: ,從而得到GH=HE,又因為四邊形EFGH是矩形,故此四邊形EFGH是正方形;
(2)由(1)可知:△HDG∽△EAH,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知: ,即: ,從而可求得t= ;
(3)如圖3所示:過點F作FM⊥AB.首先證明△HDG≌△FME,從而得到DH=FM=12?t,然后根據(jù)△DHG∽△AEH,可知 ,可求得AE=6 ,所以BE=4+ ,接下來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得出三角形BEF的面積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利用配方法可求得當t=2時,△BEF的面積有最大值,最大值為25.
解答: 解:(1)∵t=1,
∴DG=2.
∴DG=AH.
∵四邊形EFGH為矩形,
∴∠GHE=90°.
∴∠DHG+∠AHE=90°.
∵∠AHE+∠AEH=90°,
∴∠DHG=∠AEH.
又∵∠D=∠A=90°,
∴△HDG∽△EAH.
∴ .
∴GH=HE.
又∵四邊形EFGH是矩形,
∴四邊形EFGH是正方形.
(2)由(1)可知:△HDG∽△EAH.
∴ ,即: .
解得t= .
(3)如圖3所示:過點F作FM⊥AB.
 
由(1)可知:∠DHG=∠AEH.
∵∠AEH+∠FEM=90°,∠FEM+∠EFM=90°,
∴∠HEA=∠EFM.
∴∠DHG=∠EFM.
在△HDG和△FME中,
 ,
∴△HDG≌△FME.
∴DH=FM.
∵AH=t,DG=2t,
∴DH=12?t.
由(1)可知△DHG∽△AEH.
∴ 即: .
∴AE=6 .
∴BE=4+
∴ = = = .
∴當t=2時,△BEF的面積為25.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矩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配方法求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的綜合應用,證得△HDG≌△FME、△DHG∽△AEH是解題的關鍵.
 
27.等腰直角△ABC和⊙O如圖①放置,已知AB=BC=1,∠ABC=90°,⊙O的半徑為1,圓心O與直線AB的距離為5.現(xiàn)△ABC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右移動.
 
(1)① 2.5秒或3.5 秒后邊AB所在的直線與⊙O相切.
②當△ABC的邊(BC邊除外)與圓第一次相切時,如圖②,切點為E,連接OE并延長OE交直線BC于點F,設C′D=x,則FC′=  x。ㄓ煤瑇的代數(shù)式表示),求點B移動的距離.
(2)現(xiàn)△ABC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右移動,同時△ABC的邊長AB、BC又以每秒0.5個單位的速度沿BA、BC方向增大.
①若在△ABC移動的同時,⊙O也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右移動,則△ABC從開始移動,到它的邊與圓最后一次相切,一共經過了多少時間?
②是否存在某一時刻,△ABC各邊剛好與⊙O都相切?若存在,求出剛好符合條件時兩個圖形移動了多少時間?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考點: 圓的綜合題.
分析: (1)①直接利用圓心O與直線AB的距離為5,以及⊙O的半徑為1和△ABC移動的速度求出答案;
②第一次相切時,與斜邊相切,假設此時,△ABC移至△A′B′C′處,A′C′與⊙O切于點D,連OD并延長,交B′C′于F.由切線長定理易得CC′的長,進而由三角形運動的速度可得答案;
(2)①△ABC與⊙O從開始運動到最后一次相切時,應為AB與圓相切,路程差為6,速度差為1,故從開始運動到最后一次相切的時間為6秒;
②求出⊙O與△A′B′C′第二次相切時運動的時間,連接B′′O并延長交A′′C′′于點P,則B′′P⊥A′′C′′,求出OP的長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 解:(1)①∵⊙O的半徑為1,圓心O與直線AB的距離為5,現(xiàn)△ABC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右移動,
∴當移動 =2.5(秒),或 =3.5(秒)時,邊AB所在的直線與⊙O相切.
故答案為:2.5秒或3.5;

②如圖2,由題意可得:C′D=C′E=x,∠A′C′B′=45°,∠OEC′=90°,
則∠OFD=45°,故EF=EC′=x,
則FC′= x,
∵DO=DF=1,
∴x+ x=1,
解得:x= ?1,
則點B移動的距離為:BB′=CC′=BD?BC?DC′=5?1?( ?1)=5? .
故答案為: x;

(2)①設一共經過了t秒,根據(jù)題意得:2t?5=t+1,
解得:t=6.
則△ABC從開始移動,到它的邊與圓最后一次相切,一共經過6秒;

②∵△ABC與⊙O從開始運動到第二次相切時,2t+1=t+5,
解得t=4,
∴從開始運動到第二次相切的時間為4秒,此時△ABC移至△A′′B′′C′′處,A′′B′′=1+4× =3
如圖3,連接B′′O并延長交A′′C′′于點P,則B′′P⊥A′′C′′,且OP= ? = <1,
∴此時⊙O與A′′C′′相交,
∴不存在△ABC各邊與⊙O都相切.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圓的綜合題,涉及的知識有: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切線長定理、切線的性質、平移的性質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利用了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利用數(shù)形結合再利用方程求出是解題關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266465.html

相關閱讀:2018學年九年級上期中數(shù)學試卷(晉中市靈石縣有答案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