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魏源與《海國圖志》

名人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 ──魏源

100多年前,當中國還被閉關鎖國的封建主義思潮籠罩的時候,出現了幾個敢于帶頭“開眼看世界”的人物。而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嚴復,就是這為數不多的人物中的一個。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陽隆回人,近代中國杰出的愛國主義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改革家。21歲那年,隨父親到北京。他廣泛求學,探索治理國家的學問,后來,在江蘇、浙江做過小吏。

鴉片戰(zhàn)爭中,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使中國的羸弱暴露無遺。于是傳播西學,師夷長技,成為朝野之共識。以魏源為代表的思想家紛紛開眼看世界,并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從而開啟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學習的新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從傳統(tǒng)向近代轉換的重要標志。

魏源依據林則徐所輯的《四洲志》編成《海國圖志》,此書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點。所謂“師夷”主要是指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各國在軍事上的長處。魏源不僅主張從西洋購買船炮,而且更強調引進西方的先進工業(yè)技術,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謂“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敵制勝,強調指出,不善師夷者,外夷制之。他主張學習西方制造戰(zhàn)艦、火械等先進技術和選兵、練兵、養(yǎng)兵之法,改革中國軍隊!逗鴪D志》是一部劃時代的著作,給閉塞已久的中國人以全新的近代世界概念,成為中國洋務運動和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啟蒙老師”,傳入日本后還催生了日本的明治維新。

為了捍衛(wèi)中國的獨立自主,魏源號召“以甲兵止甲兵”,相信中國人能夠戰(zhàn)勝外國侵略者。他同林則徐一樣,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開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他既堅決反抗侵略,又重視了解和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作為對付侵略的重要方法。他的主張體現了我國目前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與“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

作者簡介:馮靜,山東肥城桃園中學一級教師,教學能手,多篇稿件在不同刊物上發(fā)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51641.html

相關閱讀:先秦思想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