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區(qū)2015-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調研考試高 二 語 文 參 考 答 案一、語文基礎知識(15分)1.(3分)B (A.菲fěi;C.酩mǐng ;D.鍥qiè。)2.(3分)A (B.綠草如茵?;C.繁文縟節(jié);D.滄海一粟。)3.(3分)C (A.“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趨衰落,情況一天不如一天。 B.“炙手可熱”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只可指人,不能指其它的。貶義詞。C.“層出不窮”指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沒有窮盡;D.“萍水相逢”比喻互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像浮萍隨水飄泊;偶然聚在一起。)4.(3分)D (A.不合邏輯,“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不能并列?;B.成分殘缺,“日子”后面加“的面貌”;C.句式雜糅,搭配不當,可改為“這是造成……的原因之一”或“這造成了……的問題”。)5.(3分)A (B.憑借《老人與!帆@得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C.《子夜》的作者是茅盾。D.《北方的河》是中短篇小說集。)二、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6.(3分)C (“道義和生命都一樣珍貴”錯,第二段說“他們視道義高于生命”。)7.(3分)A (“專諸、豫讓”是《刺客列傳》中的刺客,而不是《游俠列傳》中的游俠。)8.(3分)D (“俠義之士的思想境界都非常高”說法錯誤,文中第二段有“思想境界雖有高下、闊狹之分”。)三、古代詩文閱讀(34分)9.(3分)B (“就”在此處應作“去,往”講。)10.(3分)D (①說的是文暢的愛好;④說的是未開化的初生時代;⑥是對知行的評論。排除這三項即可得出答案。)11.(3分)B (“毫不留情的批判”一語用詞太重,不符合文中“惜”字之意。)12.(9分) (1)凡是出外游覽,一定要向當?shù)氐氖看蠓蚝蛯W者索取詩文來歌詠他的志向。(譯對“必”“志”各得1分,大意對得1分) (2)受到佛法的約束不能深入研究,所以樂于聽聽儒家的學說而向我們這些人請教。(譯對“拘”“入”各得1分,大意對得1分。) (3)喜歡舊事物不能接近新事物,是懦弱。(譯對“悅”“即”各得1分,大意對得1分。)【參考譯文】 確實有一些人有儒家之名卻干墨家的事,考察他的名分很正統(tǒng),對照他的行為就不行了,這種人能夠與他結為同道嗎?也確實有一些人,入了墨家門而做儒家事,考察他的名分是不合正統(tǒng)的,對照他的行為卻是正確的,這種人能夠與他結為同道嗎?揚子云說:“在儒家觀念盛行的地方,要讓這些人離遠一點;在落后的邊遠地區(qū),要把這些人接納進來!蔽野堰@句話作為準則。 禪師文暢喜好詩文,他周游天下,凡是出外游覽,一定要向當?shù)氐氖看蠓蚝蛯W者索取詩文來歌詠他的志向。貞元十九年春,文暢禪師要去游歷東南之地,柳宗元替他向我求一篇文章。查看他的包裹,他所得的詩文一共一百多篇,如果文暢禪師不是非常喜好詩文,怎么能積累這么多呢?可惜柳宗元沒有把三代圣賢的學說和思想告訴他,而只是拿與佛學相關的詩送給他。文暢是個佛教徒,如果想聽佛教學說,可以向自己的師父請教,何必要見我們這些人向我們請教呢?他見到儒家主張的君臣父子的等級觀念很好,社會也因為儒家圣人之道的推行而繁盛,心里羨慕,但受到佛法的約束不能深入研究,所以樂于聽聽儒家的學說而向我們這些人請教。像我們這樣的人,應當把二帝三王倡導的仁、義、禮、樂、刑、政告訴他,給他說說日月星辰所以運行、天地的區(qū)別所以明顯、鬼神所以幽游、人類和其他物種所以繁衍生息、江河所以流瀉不止的道理,不應該又拿佛教學說來輕率地告訴他。 人類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確實像禽獸和現(xiàn)在荒蠻之地未開化的民族一樣。后來圣人出世,人們開始知道要住在房屋中,以谷物為食,親近親人,尊敬老人,養(yǎng)育失去生活能力的人,埋葬死者,所以圣人之道沒有比仁義更高的,教化沒有比禮、樂、刑、政更正統(tǒng)的。施行于天下,萬物都各得其所;付之于自身,則身體健康、心氣平和。堯把圣人之道傳給舜,舜把它傳給禹,禹把它傳給湯,湯把它傳給周文王、周武王,周文王、周武王把它傳給周公、孔子。把這些道理寫成書,中原大地的人世代奉行不違。現(xiàn)在佛教的學說,用什么來流傳下去呢?鳥俯身啄食,要不時抬起頭來看看四周;獸類藏在密林和山洞里,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害怕被更強大的敵人侵犯,但就是這樣也還是逃脫不了禍難:弱小者的肉往往成為強者的食物。現(xiàn)在我與文暢禪師住得安穩(wěn),吃得悠閑,優(yōu)游自在,自然生死,與禽獸不同,難道不知道這是受誰的恩惠嗎? 不明白事理而不為者不為罪;明白事理卻不做,是糊涂;喜歡舊事物不能靠近新事物,是懦弱;明白事理卻不愿告訴別人,是不仁;告訴別人卻不說實話,是不誠實。我既然重視柳宗元的托請,又欣賞文暢禪師喜好文章的行為,所以說了上面這些話。13.(3分) 此乃江南韓熙載耳/尚有當時所畫/題志甚明/熙載謚文靖/江南人謂之韓文公/因此遂謬以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緟⒖甲g文】世人畫的韓愈,面部小而且有漂亮的胡子,戴著紗帽,其實這是江南的韓熙載。還有當時的畫可以作證,畫上的題記說得很清楚。韓熙載的謚號是文靖,江南人稱他為韓文公,因此大家就將他誤以為是韓愈。韓愈胖而且胡須很少。元豐年間,用韓愈附祭文宣王廟,郡縣畫的韓愈像,都是韓熙載。后世不能再辨認,韓愈就成了韓熙載了。14. (8分)(1)四層。首聯(lián)為第一層,寫離開故鄉(xiāng)的時間很長;頸聯(lián)為第二層,寫眼前所見不是故鄉(xiāng)風物(或身處異地他鄉(xiāng));頷聯(lián)為第三層,寫隨著年齡增大,鄉(xiāng)情日濃;尾聯(lián)為第四層,寫旅途艱辛,反襯歸情急切。(4分,每層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2)作者不直接說風塵仆仆,旅途艱辛,而是用擬人的手法,說風塵戀客,撲向旅人衣裳,表現(xiàn)了詩人歸鄉(xiāng)之切。想象豐富,表達巧妙,富有藝術感染力。(4分,指出“擬人”手法2分,結合詩句賞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15.(5分) (1)江間波浪兼天涌;(2)漁梁渡頭爭渡喧;(3)登東皋以舒嘯;(4)聲斷衡陽之浦;(5)有暗香盈袖;(6)煢煢孑立;(7)淥水蕩漾清猿啼;(8)一尊還酹江月。(每空1分,限選其中的5個小題作答,如答題超過5個,按所答的前5個小題計分,句中出現(xiàn)錯字、別字、漏字、添字等情況,該空不給分。)四、文學類文本閱讀(20分)16.(4分)BC(B項,錯在“就是那個年代里最能給‘我’安慰的美味”,文章中說“那時的我,卻沒有品出其中的滋味”。C項,錯在“不愿改變自己的命運”一語,這一內(nèi)容于文無據(jù)。)(兩項都選對給4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給2分,有選錯的給0分。)17.(4分)【答案示例】表達技巧: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沙蓬”比作“孩子和野馬”,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沙蓬天真、自由的特征。(2分)主要作用:與上文沙蓬留給作者不良印象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下文作者改變對沙蓬的看法作鋪墊,表達了作者對“沙蓬”快樂、幸福生活的狀態(tài)的喜愛和欣賞。(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18.(6分)【答案示例】①與“我”童年生活最近:只要有土,它就會生長,隨處可見;兒時拔沙蓬回來奶奶做菜餑餑給“我”吃。②與“我”少年的工作生活最近:走多長的路,它們都不會在“我”眼前消失。③與“我”成年后的狀態(tài)最近:和“我”一樣,屬于弱勢群體,都是脆弱而被踐踏的生命。(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19.(6分)【答案示例】①作者小時候在鐵路邊看到的鄉(xiāng)野中的沙蓬自由、天真、快樂,如同《故鄉(xiāng)》中的少年閏土;②成年后的沙蓬逆來順受,與中年閏土的貧苦麻木生活狀態(tài)很相似;③處于社會底層的人跟《故鄉(xiāng)》中的閏土一樣,一生奔波忙碌、勤勞辛苦,但始終都是被忽視、被踐踏、被侮辱的對象,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作者借此表達了對弱勢群體命運的關注和同情。(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五、語言文字運用(12分)20. (4分)【答案示例1】在讀者的心目中,祥林嫂既是一個文學形象,又是一個舊中國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勞動婦女的典型;“我真傻,真的”不僅是一句人物語言,更是她備受傷害之后心靈麻木的集中體現(xiàn)!敬鸢甘纠2】在讀者的心目中,別里科夫既是一個文學形象,又是一個沙皇專制統(tǒng)治時期頑固守舊的知識分子的典型;“千萬別出什么亂子才好”不僅是一句人物語言,更是他害怕新事物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敬鸢甘纠3】在讀者心目中,桑地亞哥既是一個文學形象,又是一個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硬漢子”的典型;“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不僅是一句人物語言,更是他敢于面對暴力和死亡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正確評價人物的典型意義,引用最精粹的人物語言并恰當點評,2分;句式和關聯(lián)詞語運用正確,2分。)21. (4分)【答案示例】①當下中國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個人對物質和精神改善的雙重追求,(2分)②這在中國財富文化中占據(jù)首要位置。(1分)③它能夠增加外國人與“中國元素”的親近感。(1分)22. (4分)【答案示例】①如果你是思想修行者,你會喜歡《論語》,它展示了士大夫的思想言行,將倫理道德娓娓道來。如果你是英雄主義者,你會愛上《三國演義》,它是英雄的贊歌,在快意恩仇中彰顯歷史的宏偉壯闊。讀書,是與知音的相遇。②那些關于個性與自由的掙扎,從來不曾停止過。讀《紅樓夢》,那里充斥著沒落的貴族家庭里年輕人的生存困惑。再讀《家》,那里是年輕一代的叛逆和反抗,只求為青春與美好的感情尋找生命。讀書,就是讀人生。 ③人因夢想而偉大,無論我們的堅持會遭遇什么。我們讀《大衛(wèi)?科波菲爾》,在勞動人民的困苦生活中看到高尚品質的光芒。我們讀《堂吉訶德》,在滑稽的游俠冒險生活中,體會到“含淚的笑”力量之強大。讀書可以明志。(共4分,其中內(nèi)容、主題共2分,語言表達2分。)六、寫作能力考查(60分)23. (60分)【立意提示】這是一道情景材料作文題。“上山容易,下山難”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常見熟語,其中對“難”和“容易”的理解與一般性經(jīng)驗和認識相違背。因為這句話說的是“上山雖然費力,但不容易發(fā)生危險;下山雖然省力,但卻容易失足跌下山”。所以,審題立意時應從對此熟語的解釋入手。需要注意的是對“上山”和“下山”不能簡單地從字面上來認識,而應結合材料中的解釋從整體意義上理解“上山容易”與“下山難”,否則,就湖北省武昌區(qū)2015-2016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掃描版,答案wor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603976.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朝陽縣柳城高級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