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語文試題(掃描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蘇州市2015屆高三調研測試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1. B (A .yàng/ yáng,bì,piào/piāo ;B .pí/bǐ,piě/piē,yāng/ yàng;C. méng/ mēng ,zā/ zhā,mò; D. lòu/ lù ,zài/ zǎi,guàn)2.C(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魚目混珠: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振振有詞: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貶義;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褒義。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揚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3.兩個鏡頭(或“兩個攝影機”);兩臺放映機(或“兩組膠片”);偏振眼鏡。(每點1分)4.該圖以輕軌車頭(或“大寫字母G”)代表軌道交通(2分),以字母S代表蘇州(2分),又似中文的“互”字(1分),一來一回地互動,傳達快速、便捷的軌道交通的屬性(1分)。二、文言文閱讀(19分)5.B(報:批復)6.B(①⑥不是表現(xiàn)莊鈞賢能的,⑤是間接表現(xiàn)了莊鈞的賢能)7.C(莊鈞沒有直接上報朝廷,而是通過總督向朝廷提出請求的。)8.(1)水勢正洶涌時卻用堤壩來阻攔(2分,“水方悍”、“撓之以堤”各1分),這是在和洪水拼斗。1分);請允許我開挖河道來引導洪水(1分)。(2)饑民很快將餓死(1分),還說什么過錯呢(2分)?請讓我來承擔責任(1分)。(3)我認為當今世上的人大多說現(xiàn)在的民情不如古代(1分),從莊鈞的事情來看(1分),難道是這樣的嗎(1分)?【參考譯文】莊鈞,字振和,自己取號為學坡,祖先從鎮(zhèn)江金壇遷徙到武進。以后子孫多顯達之人,武進人談論到世族的時候推崇莊氏,到莊鈞已經有十代了。莊鈞小時候在外祖父劉文恪公那里長大。乾隆初年,劉公出使巡視整修京城附近的河道。莊鈞當時十九歲,跟隨在劉公的幕府里,屢次給劉公進言有關水利方面的事情,劉公很驚奇。在這時,直隸總督高某正舉薦能夠勝任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員,說:“誰有像莊鈞那樣的才能,那他為什么不早點到官員那里去試試呢?”立即向朝廷上報莊鈞的名字,補任其為霸州州判。父親去世后,莊鈞回家守喪。守喪結束后,被授予山東濟南府的官職,后來死于任上。莊鈞既明了熟悉水利方面的事務,又擅長治理百姓,所在之處的巡撫都爭相委任其職事。他所治理過的州郡都有突出的成績,但莊鈞性情謙虛謹慎,不曾自己夸耀過功勞。等到他去世后,他的兒子還年幼,無法詳細了解莊鈞的情況,只得到四件突出的被人稱道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磁州有兩條漳河在其西邊聚合,到夏秋之際,大水涌來,四下漫延,有時方圓幾百里沒有陸地。當?shù)氐墓倮簦磕甓际杖∝敳x稅,修筑堤壩抵抗洪水。堤壩決堤,就再增高它的高度,大家習以為常。莊鈞到了磁州,建議說:“水勢正洶涌時卻用堤壩來阻攔,這是在和洪水拼斗啊,請允許我開挖河道來引導洪水。”總督方公認為他說得有理,就向朝廷上疏,朝廷批復同意他的做法。按照莊鈞所設想的開挖河道,漳水的禍患被平息了。第二件事:漳水邊有棄擲的幾千頃田地,原來是百姓的田地,被漳水破壞后,(田地無法耕種),但那稅收依舊保留著,官吏用刑法責成百姓交賦稅。莊鈞請求總督向朝廷匯報情況,(后來)全部免去了這些賦稅。百姓在漳水邊造祠堂紀念他。第三件事:汝州先前有軍隊,下面分有四個戍所。軍隊撤走后,這四個戍所合并到汝州,但是這些戍所距離汝州有二三百里,服徭役時路途遙遠,百姓認為很不便。莊鈞治理汝州時,免去了那些地區(qū)人民的徭役,那里的百姓樹碑稱頌他。第四件事情:莊鈞起初治理大名府,那年大旱,他去拜見道員,請求分發(fā)糧食救濟災民。道員說:“太守想擅自行動嗎?出了問題誰擔當?”莊鈞說:“州府距離臺省一千里,文書往返,必定需要一月的時間。饑民很快將餓死,(發(fā)糧救濟災民),還說什么過錯呢?請讓我來承擔責任!鼻f鈞立即發(fā)文給大名元城,拿出四萬石糧食,交給災民。糧食發(fā)放結束后,總督周公上奏朝廷,朝廷下旨再給予四萬石賑災用的糧食,百姓沒有挨餓的。這一年秋天糧食大豐收。我說:莊鈞的兒子莊軫和我是朋友,莊軫說在東安的時候,河水突然漲水,莊鈞正乘著小船渡河,到河中央的時候,船翻掉了,仆役都跌入河中。有人見了跳著喊道:“這溺水的是我們賢能的父母官!”立即跳入水中將莊鈞背離河水。等到莊鈞 離開大名的時候,哭喊著跑去送行的百姓,綿延一百里沒斷絕。我認為當今世上的人大多說現(xiàn)在的民情不如古代,從莊鈞的事情來看,難道是這樣的嗎?可惜啊,莊鈞沒有能完全施展他的才能,而他的事跡又不能全部流傳下來。我曾經到大名去游玩過,大名的百姓至今還能說出莊鈞救濟災民發(fā)放糧食的事情。三、古詩鑒賞(10分) (1)《三國志》(1分)。點題;交代寫作緣起;暗示河山分裂(或“中原淪陷”的局面))江蘇省蘇州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語文試題(掃描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395602.html

相關閱讀:2019年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模擬試題分類精編(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