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瀏陽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_歷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瀏陽一中2015年下學期高一中考試題歷 史時量:60分鐘 分值:100分 命題:彭曉莉 審題:羅潤華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題2分,滿分60分)1、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歷史的進步,主要是因為王位世襲制( ) A. 代表了先進階級的利益 B. 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志 C. 是生產力發(fā)展的結果和進步的要求 D. 是華夏族開始形成的標志【答案】C考點:生產力是歷史發(fā)展的終極動力,也是歷史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同時還是認識和評價歷史的根本標準,這是史學界的共識。據此可判斷 B項符合題意①分封制 ②等級制 ③君主專制 ④宗法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考點:本題考查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結合所學,根據題干“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 可知分封制、等級制、宗法制都有反映,君主專制確立于秦朝。因此排除③即可得出結論。3、“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追根溯源,這種珍惜親情,渴望相聚的情節(jié)源于宗法制,下列對宗法制的理解,正確的是( ) A. 最大的特點是長子繼承制 B. 大宗和小宗既是兄弟關系,又是政治隸屬關系 C.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所以魯國內部再分封當然也以周天子為大宗 D. 安撫漢初以來的功臣【答案】B考點:此題主要考查是對中國古代宗法制的理解。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我們知道,A項的錯誤在于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不是長子繼承制; C項的錯誤在于魯國國內的大宗是諸侯并不是周天子。D項的錯誤在于漢初功臣不僅未得到安撫,反而被逐漸的剪除;因此答案為B。4、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說:“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辈牧现械膬蓚“制”分別是指( ) A. 分封制和郡縣制 B. 宗法制和分封制 C. 分封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D. 宗法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答案】A考點:本題考查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制都是制度的意思,秦朝開創(chuàng)了郡縣制,在封建王朝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推動了社會向前發(fā)展,鞏固了統(tǒng)治。周朝的失利在于分封制度,導致天子的權利過于分散,出現下強上弱的尾大不掉的情況,因而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及漢代初期都出現了戰(zhàn)亂頻繁的狀況。政是政策的含義,它包括了制度,秦的政策有積極的一面,比如統(tǒng)一度量衡,創(chuàng)制郡縣制,統(tǒng)一文字等等,但是律法等是極為苛刻的法家制度,人民總體上得不到休養(yǎng)生息,因而出現了秦的短5、假如有一名秦朝政府官員,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將大臣們的奏章歸納整理外,還得對違法亂紀的官員進行暗訪、調查。那么這個政府官員應是( ) A. B.C. D.【答案】B考點:秦代的中央制度。本題主要考查秦代的“三公九卿”制度,結合秦代史實可知三公中掌握監(jiān)察職能的是B御史大夫,A丞相執(zhí)掌行政大權,C太尉掌握軍事大權,三公直接對皇帝負責,相互牽制,D郡守只是秦代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沒有上述職能,故答案選B。6、中國古代先后產生了多種選官制度,下列最能體現西漢時期主流選官制度的是( ) A.“為摧毀門閥,拔擢人才,故特準士人自行報名,參加策試,及第者任官職” B.“在每州設置大中正,郡縣設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官的本地人充任。郡縣中正官評定本地人的第等,作為政府用人受官的準則” C.“令天下郡國每年舉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舉,遂成定制” D.“題目囿于四書五經,文章須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讀闈墨制義的風氣” 【答案】C考點:選官制度。從A項中“中正”“評定”字樣判定其為九品中正制,該制度盛行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由B項中“摧毀門閥”“策試”“及第”等字樣判定其為科舉制,該制度自隋朝開始實行;由C項中“孝廉之舉”字樣即可判定其為察舉制,該制度盛行于西漢;由D項中“八股形式”即可判定其為八股取士,其流行于明清。故本題答案為C。7、某中學歷史課在進行“古希臘民主制度產生的原因”的研究性學習時,下列材料能夠作為其有力證據的是( ) ①古希臘地圖 ②愛琴海地區(qū)貿易圖 ③雅典城邦居民的構成 ④刻有放逐人員名字的陶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考點:古希臘民主政治形成的條件。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強調是古希臘民主制度產生原因8、在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進程中,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視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這三次改革共同方向是( ) A. B.C. D.考點:古希臘民主政治的進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梭倫改革到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里改革,古希臘民主政治走過一條漸進式道理,改革呈現出不斷健全和完善的特征,所以C項表述最符合題意,A D兩項說法錯誤不符合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史實,B項屬于羅馬法的范疇。9、“平民領袖們把一切事情招攬到公民大會,于是用群眾的決議發(fā)布命令以代替法律的權威。一旦群眾代表了權力,他們就代表了群眾意志;群眾既被他們左右,他們就獲得了左右國政的地位!痹搫t材料表明( ) A. 公民大會是最高司法機關 B. 直接民主存在著局限性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所有人都有參政權【答案】B考點:雅典民主政治本題涉及的知識點:雅典民主的局限性:過于泛濫的直接民主,如輪流坐莊和抽簽選舉,成為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隱患。群眾的決議是指直接民主,10、羅馬帝國極盛時,有這么一件事,一個自由的男子納一女奴為妾后又后悔,將該妾“休”回“娘家”。該女子決定到法庭起訴,那么法庭將( ) A. 進行調解 B. 宣布休妻無效 C. 要求男子賠償 D. 干脆不予理睬【答案】D考點:羅馬法的實質。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羅馬帝國法庭將不予理睬11、據史料記載,羅馬元老院通過了一條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罰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鐐銬枷鎖;債務人應以物品而不是以人身作為借款之抵押品。”這條法案的核心內容是( ) A. B. C. D.考點:“ 債務人應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為借款之抵押品 ” 表明該法案反對債務奴隸制。考點:仔細分析圖片可以看出,共和黨和民主黨在計票的問題上產生了尖銳的分歧,這說明政治選舉是兩黨激烈爭奪的戰(zhàn)場,故選D。AB項本身說法正確,但是與材料中心信息不符;C項錯誤,美國實行兩黨制,二者是競爭的關系。13、議會是西方代議制民主政治的重要機構。下列關于近代西方各國議會的說法 A.B. C.D.1875年憲法【答案】D考點:近代西方政治體制。A項錯誤,英國內閣是有下院選舉中獲勝的政黨上臺組閣;B項錯誤,根據1787年憲法眾議院由各州人數的比例構成,參議院每州兩名;C項錯誤,首相對皇帝負責,而不是對議會負責;D項正確,法國總統(tǒng)由參眾兩院依據多數票選舉產生。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訪問中國西安時,一個小姑娘問它:“總統(tǒng)先生,全美國人民都歸你管嗎?”克林頓想了一下回答:“不,應該說全美國人民都管著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克林頓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近代以來的政治制度的特點 B.克林頓是隨心所欲與西安小姑娘開了一次玩笑 C.克林頓道出了美國政權的本質 D.西安小姑娘說出了美國政權的本質【答案】A考點:美國政治體制。美國總統(tǒng)是由選民間接選出,總統(tǒng)對選民負責,所以克林頓說美國人民管著總統(tǒng)?肆诸D的回答反映了美國政治制度的特點,故選A。B項錯誤,克林頓總統(tǒng)的回答反映了美國政體的真實的情況;C項錯誤,美國的政權性質是資產階級的性質;D項材料并未體現。15、一學者這樣評價某國政治制度:“較少的腥風血雨,較少的聲色俱厲,較少的深思高論,只有一路隨和,一路感覺,順著經驗走,繞著障礙走,怎么消耗少,怎么發(fā)展就怎么走,……溫和中包含著剛健,漸進中累積著大步!备鶕鶎W知識判斷他評價的是( ) A.B. C.D.【答案】A考點:英國君主立憲政體。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溫和中包含著剛健,漸進中累積著大步!闭f明該國政治制度的發(fā)展走的是一條漸進改革式的道路,結合史實可知此特點符合英國政治制度發(fā)展歷程,故答案選A,B C D三項與此特征不符。16、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和中國兒童游戲中的“錘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此種說法你認為( ) A.B. C. D.考點: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和發(fā)展。分析題干,根據所學,“三權分立”的典型特點是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互相制約,再分析“錘子、剪刀、布”的關系,它們是一對一的單向制約關系,和三權分立的相互制約關系顯然不同,分析選項,排除A和B,C和D兩項比較,C項更合適些,答案為C。17、1832年英國議會的改革方案是富有農民和城鎮(zhèn)有產者獲得選舉權。下列對這一法案的評價,正確的是( ) A.B.C.D.【答案】C考點:1832年議會改革。1832年議會改革只是調整了選取的人員的構成比例,并未進一步擴大議會的權力,因此A項錯誤;B項錯誤,大貴族政治權利并未全部剝奪,只是失去了特權;D項錯誤,議會改革主要是資產階級權利的調整。故選C。18、1896年幫助麥金萊贏得大選的馬克?漢納說:“贏得競選,需要兩個東西。第一是金錢,第二我不記得了!泵绹皣鴷h員奧尼爾在解釋金錢與選舉關系時講得更具體:“任何競選都由四個部分組成,候選人、政策立場、競選班子和金錢,沒有金錢,其他的三項都可以忘掉!边@些從根本上說明的問題是( ) A.B. C.D.【答案】C考點:本題考查美國政治制度。 A不對,只是看到美國民主政治的表面現象;B不對,材料中并沒有涉及兩黨競爭、兩黨關系;D不對,說法本身正確,但是過于籠統(tǒng)空洞,與題干沒有直接的關系,題干湖南省瀏陽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_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59106.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石門五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