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閱讀不等于理解。那么,閱讀到理解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呢?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
(一)文本驅動閱讀
文本驅動閱讀模式,亦稱自下而上閱讀方式(bottom-up approach),指理解主要是對文本的理解。讀者首先是對字母和單詞的理解,然后是對短語和句子和段落的理解,最后是語篇的理解。閱讀過程就是這種由字母到句子,由低級到高級的理解過程,讀者所做的就是對文本的解碼。而讀者的解碼過程總是從單詞的最基本意思開始,然后逐步過渡到對詞組和語篇的理解。
(二)圖式驅動閱讀
與文本驅動閱讀模式不同,圖式驅動閱讀模式,亦稱自上而下的閱讀(top-down approach),認為理解涉及文本和圖式兩方面因素。讀者在進行文本解碼的同時同樣在應用其已有知識幫助其理解,包括世界知識、文化知識、話題知識、語篇知識、策略知識等。借助這些知識,讀者可以對其所閱讀的材料和接下來要閱讀的材料進行猜測,而整個閱讀過程就是猜測、預測、驗證預測,修正預測、調整預測的過程,也就是讀者與文本的交互對話過程。
依據(jù)圖式驅動理論,閱讀就是一個猜測游戲,它強調背景知識在閱讀中的作用。讀者對于同一篇文本會存在迥然不同的理解就是其不同的經(jīng)歷、不同的圖式知識所致。閱讀不是簡單的解碼過程,而是一個對話,不僅僅是讀者與文本的對話,同時也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
(三)交互閱讀(Interactive 高中語文 Approach)
交互閱讀模式,亦稱交互補充模式(Interactive-Compensatory approach)。根據(jù)斯坦諾威奇(Stanovich)的觀點,閱讀過程中讀者要同時借助多種渠道的信息才能正確理解文本。來自不同渠道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理解,起到互補的作用。這些信息既包括來自文本的信息如音位、詞匯、句法、語意和語篇等,又包括圖式知識。因此,如格拉比(Grabe,1991)所說,閱讀就是一個交互過程,一是讀者與文本的交互,二是文本驅動與圖式驅動的交互。讀者對文本信息的建構部分依賴于文本信息,部分依賴于讀者的已有相關知識。要做到流暢閱讀,讀者不僅要掌握解碼技能,同時還必須掌握應有的知識,注意積累以豐富完形自己的圖式,在閱讀中注意文本與圖式的交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73684.html
相關閱讀:高考英語語法填空解題技巧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