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三月曲水宴得尊字》原文
風煙彭澤里,山水仲長園。
由來棄銅墨,本自重琴尊。
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復存。
有美光時彥,養(yǎng)德坐山樊。
門開芳杜徑,室距桃花源。
公子黃金勒,仙人紫氣軒。
長懷去城市,高詠狎蘭蓀。
連沙飛白鷺,孤嶼嘯玄猿。
日影巖前落,云花江上翻。
興闌車馬散,林塘夕鳥喧。
盧照鄰《三月曲水宴得尊字》注釋
、三月曲水宴,古人于上巳日水濱宴飲以拔除不祥,有曲水流觴之俗。此詩寫曲水宴,當是指長安曲江池之游宴。得煙字,指拈韻得“煙”字。
2、彭澤:縣名,在今江西北部。晉陶潛曾為彭澤令,因以“彭澤”借指陶潛。
3、仲長:仲長統(tǒng)。仲長統(tǒng),東漢山陽高平人,字公理!逗鬂h書?仲長統(tǒng)傳》:“少好學,博涉書記。每州郡召命,輒稱疾不就,欲卜居清曠,以樂其志,嘗論之曰:‘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huán)匝,竹木周布,足以息四體之役。”
4、銅墨:銅印墨綬,指縣官。《后漢書?蔡邕傳》“墨綬長吏”,注引《漢官儀》曰:“秩六百石,銅章墨綬也。”
5、琴尊:琴與酒樽。常指文士宴集。謝?《和宋記室省中》詩:“無嘆阻琴樽,相從伊水側(cè)!
6、高情:高隱超然物外之情。不嗣:不繼。意指未承接陶潛、仲長統(tǒng)之高情。
7、雅道:指風雅之事。江總《莊周畫頌》:“丹青可久,雅道斯存!
8、有美:有威儀之美。《禮記 禮器》:“有美而文而誠若。”孔穎達疏:“有美而文者,有威儀之美而文章顯著。”時彥:當代的賢俊。
9、養(yǎng)德:修養(yǎng)德性。山樊:山傍,山陰!肚f子?則陽》:“(公閱休)冬則?鱉于江,夏則休乎山樊。”
0、芳杜:杜蘅,香草?字晒纭侗鄙揭莆摹罚骸柏M可使芳杜厚顏,薜荔蒙恥!
、桃花源:晉陶潛作《桃花源記》,謂有漁人從桃花源入一山洞,見秦時避亂者的后裔居其間,并怡然自樂。此處指避世隱居的地方。
2、公子:稱富貴人家的子弟。黃金勒:黃金為飾的馬絡頭。梁王僧孺《白馬篇》:“千里生冀北,玉鞘黃金勒!
3、紫氣軒:帶紫色云氣的車。紫氣,古代以為神仙祥瑞之氣。
4、長懷:常思。去城市:意欲隱于山林。
5、狎:親近。蘭蓀:一種香草,指高潔之士。
盧照鄰《三月曲水宴得尊字》翻譯
待更新
盧照鄰《三月曲水宴得尊字》賞析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是唐代詩人盧照鄰的代表作品。全詩十韻一百字,描繪了宴會所處的環(huán)境,表達了對山水文化的贊賞以及對主人詩友的贊譽之情。
初唐士人自覺地認為短暫休沐的宴賞生活是繼承了晉宋以來的山水文化傳統(tǒng)的。盧照鄰在這首詩中說:“風煙彭澤里,山水仲長園!T開芳杜徑,室距桃花源。”明白地宣稱自己這一代士人繼承了陶淵明所代表的傳統(tǒng)。詩人聲稱,陶淵明棄銅墨、重琴樽的高情久無嗣響,直到他們這一代手中才又重續(xù)了這一雅道。
這首詩中有“雅道今復存”的句子,這是不足為奇的。與唐太宗《帝京篇》中相似的詩句一樣,這是對對立詩論的屈服,而不是對詩歌風格的嚴肅評論,在這里被改變?yōu)閷χ魅撕驮娪训母郊淤潛P。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作者簡介
盧照鄰字升之(約公元636年?約公元680年),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人(治今河北省定興縣),初唐詩人。盧照鄰出身望族,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尉(今四川成都附近),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曾被橫禍下獄,因友人救護得免。后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長期病痛的折磨,他終于自投潁水而死。
盧照鄰的詩詞代表作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85413.html
相關(guān)閱讀: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杜甫《觀兵》原文及翻譯 賞析
漢書?志?郊祀志下原文及翻譯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鮫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