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李白《江夏別宋之悌》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李白《江夏別宋之悌》原文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fēng)。

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李白《江夏別宋之悌》注釋

、江夏:今湖北武漢武昌。宋之悌:為初唐時著名詩人宋之問之弟,李白友人。

2、楚水:指漢水匯入之后的一段長江水。

3、將:與。

4、谷鳥:山間或或水間的鳥。

李白《江夏別宋之悌》翻譯

楚地之水清澈見底,似若空無,直與遠處的大海相連。你我將遠別于千里之外,興致卻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谷鳥天晴時不停地鳴叫,江岸之猿卻向晚而哀號。我一生從不流淚,現(xiàn)在卻泣涕不止。

李白《江夏別宋之悌》賞析

《江夏別宋之悌》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詞作品,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當(dāng)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4年)。李白與宋之悌交情很深,后來他兒子宋若思在潯陽脫李白之囚并為之推覆清雪,大概也與世誼有關(guān)。這首詩,可能就是宋之悌赴交趾貶所前,李白在江夏(即今武漢市武昌)與他分別而作。

此詩是開元二十年(734)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與貶赴交趾(今越南河內(nèi))的宋之悌分別時所作。首聯(lián)說眼前江水與碧海相通,暗示宋之悌的貶所;頷聯(lián)寫人在千里之外,而情義卻在眼前杯酒之中;頸聯(lián)上句點出了送別時晴朗的天氣,下句寫晚風(fēng)中的猿嘯聲;尾聯(lián)表現(xiàn)對友人的深摯感情。此詩情調(diào)悲切,深切地表達了作者對宋之悌以垂暮之年遠謫交趾的同情。

此詩藝術(shù)構(gòu)思上有個重要特點就是跳躍性很大,從前三聯(lián)的上下句之間的轉(zhuǎn)折都能明顯看出。而從詩歌的感情色調(diào)上看,前三聯(lián)飄灑有勢,基調(diào)豪邁;尾聯(lián)頓折,其情悲愴,其調(diào)沉結(jié)。正是這種跳躍式的跌宕,使此詩具有測之無端、玩之無盡之妙。

首聯(lián)“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是說,眼前清澄的江水,遙遙地與碧海相通。若空,極言楚水之澄澈。宋之悌的貶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將往之處。

頷聯(lián)“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此點題,又由對方將往之處回到眼前分別之處。千里之別原是悲哀的,此處不言“悲”而言“興”,并用“一杯”與“千里”相對,既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派,又含有無可奈何的情緒。這兩句與初唐庾抱“悲生萬里外,恨起一杯中”、盛唐高適“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語略同而味各異,庾抱句沉,高適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謂貌似而神異也。不可以蹈襲論,亦不可以優(yōu)劣評,蓋詩人運思或偶然相似而終不能不乖異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義卻在這淺淺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義絲毫不輕,下肚的不僅是酒,還有對有人濃濃的友情。李白的詩句將這些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堪稱味外有味,頗耐咀嚼。

頸聯(lián)“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fēng)”,上句點出了送別時的天氣。天氣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美景卻襯出了作者內(nèi)心的悲涼,這樣更能感動讀者。下句寫江猿的嘯聲。江猿的啼聲本來就是很悲涼的,在作者與友人離別的時刻,聽見這聲音,更是斷人腸。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完美地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對友人的不舍。首、頷兩聯(lián),先由近及遠,復(fù)由遠及近,均大開大闔。頸聯(lián)則寫眼前景,由“晴日”到“晚風(fēng)”,用景象變換暗示時間推移,也是大開大闔。依依惜別之情不言而喻。此即所謂言在意外。上句寫樂景,與頷聯(lián)“興”字相呼應(yīng)。下句寫哀景,以引發(fā)尾聯(lián)的抒情。

尾聯(lián)“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闭媲楸l(fā),陡起陡落,給讀者留下極大的遐想余地。詩人如此動情,可能是出于對宋之悌以垂暮之年遠謫交趾的同情。頸聯(lián)中“鳥吟”與“猿嘯”,似已含有宋氏仕途顯達而老境悲涼的隱喻。詩人雖然年紀尚輕,畢竟也經(jīng)歷了一些人生坎坷,宋氏的遭遇或許引起他自己的壯志難酬之感慨。

李白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616934.html

相關(guān)閱讀: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原文翻譯及賞析
姜夔《齊天樂?蟋蟀》原文翻譯及賞析
沉默的情人_詩歌鑒賞
海人無家海里住,采珠役象為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