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賞析
這首七絕,是寫給他的摯友的,題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缎绿茣.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今貴州省錦屏縣隆里鄉(xiāng))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由于“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并不是因為什么重大問題,而只是因為生涯小節(jié)不夠檢核檢束。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摯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方,來表明本人的純粹無辜。
李白在聽到他可憐的遭受當前,寫了這一首充斥同情跟關心的篇,從遠道寄給他,是完整能夠懂得的。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懷短章,情感的分量卻相稱繁重。
它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處所特點的事物,刻畫出南國的暮春氣象,襯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即柳絮。子規(guī)是杜鵑鳥的別號,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樣悲涼動聽。龍標在這里指王昌齡,以官名作為稱說是唐以來文人中的一種風尚。五溪為湘黔接壤處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這一帶還被看作荒僻邊遠的不毛之地,也恰是王昌齡要去的貶所。這起首二句看似平庸,實際卻包括著比擬豐盛的內(nèi)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寫了氣節(jié),也寫了氛圍,既點明標題,又為下二句抒情張本。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二句緊承上文,集中抒寫了詩人此時此地的情懷!帮L”字亦作“君”。這里所謂“夜郎”并不是指漢代的夜郎國,而是指隋代的夜郎縣,其地當在今湖南辰溪一帶(見《輿地紀勝》卷七十一);而龍標偏偏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說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儲藏著豐碩的內(nèi)容,值得細細玩味。詩人為什么滿懷愁思呢?不妨說,這里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入憂愁,也有對當時事實的氣憤不平,有誠懇的思念,也有真誠的關心。
王昌齡貶官前為江寧丞,去龍標是由江寧溯江而上的;遠在揚州、行止不定的詩人天然無奈與老友當面話別,只好把一片密意拜托給千里明月,向老友遙致思念之憂了。
借明月以抒發(fā)了懷念故鄉(xiāng)悼念友人的感情,這種聯(lián)想和表示伎倆在李白以前的詩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呈現(xiàn)過。鮑照詩:“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睖菪荨对乖娦小罚骸懊髟抡崭邩,含君千里光!蹦铣瘶犯蹲右顾臅r歌》中也有“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們和李白這兩句詩比擬,李詩可以說是后來居上而勝于藍的。前代詩人還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聯(lián)想到異地的親友或進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蜜意,而李白在這里不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讓明月作為自己的替人,隨同著不幸的友人始終去到那夜郎以西邊遠荒漠的所在。
中國的體裁至唐代而大備。作為一代宗匠的李白,無論對哪種文體,用起來無不得心應手、龍飛鳳舞;不外其中尤以歌行和七絕的高深成績?yōu)楹笕怂蚪蛴形。在李白集中,題材是懷人贈別而體裁又是七絕的多達數(shù)十首,但絕無一首構思或表現(xiàn)方式相同!耙拱l(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用“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迭汪倫送我情”(《贈汪倫》)用“比”,“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涯流”(《黃鶴樓送之廣陵》)寓情于景,“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哭晁衡卿》)情景融合。不論用哪種手段,都能逼真而活潑地轉達出作者對朋友的一片恥辱,使人回味無限;而本篇則以設想的馳騁和構思的別致在同類詩篇中獨具一格。詩人匠心獨運和技能之嫻熟,于此也可窺見一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85654.html
相關閱讀:惋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_全詩賞析
滿江紅?寫懷 岳飛
蘭陵王?柳 周邦彥
月出 佚名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