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威廉·科克通過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即寶貝的任性是他心理需求的一種表現,與父母的嬌慣沒有必然的聯系。
隨著寶貝的成長發(fā)育,他們越來越多地接觸更多的事物,這些事物帶給寶貝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惑,為了解開自己心頭的疑問,寶貝總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寶貝看到鄰居小弟弟有一輛電動小汽車,而他的電動小汽車與自己的不太一樣,他急于探究這種區(qū)別存在的原因,于是寶貝可能會任性地堅持要媽咪給自己買一輛一模一樣的小車來延續(xù)自己的探索活動。這時候,因為寶貝無法準確地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他會憑著自己一時的情緒與興趣來行事,寶貝的任性便顯露出來。
處于獨立性萌芽期的幼兒,對一切事情都想親力親為,弄個透徹,這原本是好事,但是,這種“親力親為”的心理行為,往往會不合情理不合時宜地表現出來,這就導致了我們所說的任性。父母對寶貝的這種任性行為既不可惟命是從,也不要斷然拒絕,而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區(qū)別對待,畢竟它也是寶貝的一種心理需求,應該得到尊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034653.html
相關閱讀:
學會讓孩子調整失望的情緒(勞動節(jié)親子教育)
培養(yǎng)寶寶情商的關鍵期
0-3歲寶寶情商培養(yǎng)的目標
家長應學會的改變孩子挫折情緒的高招
如何管理好寶寶的情緒(圣誕節(jié)親子教育)
培養(yǎng)寶寶情商的關鍵期
0-3歲寶寶情商培養(yǎng)的目標
家長應學會的改變孩子挫折情緒的高招
如何管理好寶寶的情緒(圣誕節(jié)親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