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尊重是前提,溝通要技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尊重、理解是溝通前提

“你說什么他都不聽”、“他根本不理你”……無法走進孩子內心是讓很多家長頭痛無比的問題。為什么孩子那么難以接近?是孩子還是家長出了問題?

對此,劉老師從家長身上開始剖析。他認為,家長的出發(fā)點都是好的,都是出于對孩子的愛護,但愛也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愛是一種能力,不僅僅是一種態(tài)度和心愿”。目前的中國家庭中,以家長自居、高高在上的父母不在少數(shù),缺乏與孩子的平等觀念,缺乏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缺乏跟孩子溝通的知識、方法和技巧,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錯誤觀念:

一、孩子還小,沒有生活閱歷,凡事不能自己做主,一切都要大人替他做決定。

二、孩子是我的私有財產,我供他吃穿,他就必須聽我的。

三、孩子不懂事,不必聽他的辯解和意見。

四、孩子必須打罵,不打不成才。

這幾種錯誤觀念在中國的父母中間非常普遍,在與孩子的日常溝通中、各種小事的處理細節(jié)中,處處可見這些觀念的表現(xiàn)。孩子得不到平等對待,得不到尊重和理解,就很容易對父母關閉心扉,不愿與父母交流。

劉老師說,心理學上有個“登門檻效應”,推銷員上門推銷商品,先要讓客戶接受他,讓他進門,才能開展下一步的推銷。父母也要先讓孩子接受,才能展開有效的溝通,如果方式簡單粗暴,連進門的機會都沒有,談何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要自我

據劉老師講,孩子與父母的隔膜、對立在行為表現(xiàn)上多分三種:一是不接受,父母說什么都左耳進右耳出,與父母敵對;二是態(tài)度抵觸,父母說什么都反駁;三是情感冷漠,與父母沒話說,回家自己屋門一關,自成一統(tǒng)。

劉老師說,出現(xiàn)與父母溝通問題的孩子多是中學階段,正處于青春期。在這個階段,隨著身體、生理的變化,孩子的心理也出現(xiàn)極大的變化,自我意識開始覺醒,開始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觀點,開始關注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這個時候,他們在身體上已經發(fā)育成熟,但心理上還是個孩子,這種反差,很容易造成青春期逆反。這是造成孩子與父母難以溝通的內在心理基因。

鞭辟入里地剖析過問題的成因與表現(xiàn)之后,劉老師又講了許多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令在座的家長大受啟發(fā)。比如向美國的父母學習,每天給孩子一段“goodtime”,哪怕只有10分鐘,和他們交流,一起聊天、玩耍,一起看電視、做游戲,在簡單日常的生活中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親密的關系。盡量不要對孩子說否定的話,要多贊揚,對孩子的朋友要禮貌相待,不要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適當向孩子訴說自己工作、生活上的煩惱,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的信任和尊重等。

父母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過高的期望,對孩子過于嚴厲、不講方式,反復嘮叨、喋喋不休等也很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對立。劉老師認為,父母望子成龍,希望孩子成才、光耀門楣,某種程度上其實是一種自私的想法,沒有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及意愿。很多家長以自己的價值判斷管制孩子,禁止或壓抑其興趣愛好,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與反抗。家長的這些行為方式,其內在根源,還是對孩子缺乏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教育專家認為,家長在長期的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一些固定的行為模式,存在不自知的問題,想要改變孩子,家長要先改變自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98798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