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媽媽
我經(jīng)常和網(wǎng)友在QQ上討論關(guān)于孩子的事情。有一次,網(wǎng)友帥帥媽媽跟我講了育兒的辛苦:
孩子從出生開始,我就沒睡過幾個整覺。好不容易孩子上幼兒園了,每天接送,哄孩子睡覺等事總會耗盡我的精力。
自從帥帥上了小學以后,我就覺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忙碌起來,先不說別的,就光一天接送孩子上下學就夠我受的。還有下班回家后,小手絹、紅領(lǐng)巾也要我來洗,書皮兒得我?guī)退,被子得我(guī)退B。
看看我一天的安排:早上做好飯,等帥帥吃完飯,送到學校之后,我再回來上班往往是遲到的。然后是下午4:30放學,我就得提前十分鐘去接帥帥。接完送回家再接著上班吧,椅子還沒坐熱乎就又下班了,而且有好幾次,我都忙得忘記了接孩子,最后一個才把帥帥接回來,帥帥自然不樂意,還影響了老師下班,我真有點應(yīng)接不暇了。
自從孩子上學后,我就一直繃緊了神經(jīng),總是怕忘記接孩子。其實,帥帥上學的學校就在小區(qū)里,不到5分鐘的路程,可我寧愿自己受累,也要接孩子回家,因為上學路上的安全問題是我最擔心的事情。
本以為孩子回家后可以輕松一點的,可是我卻發(fā)現(xiàn),晚上在家里,自己也沒閑著,基本上成了孩子的陪學者。每天帥帥放學回家后,我總要催促他先完成作業(yè)。但是帥帥似乎對其他事情更感興趣,比如:看看動畫片,吃吃零食,有時甚至到附近的同學那去玩會兒?傊,要讓帥帥自覺地先把作業(yè)做完,簡直比登天還難。于是,我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活,專門坐在帥帥的旁邊,監(jiān)督帥帥完成作業(yè)。
雖然帥帥在我的監(jiān)督下不得不做作業(yè),但是,他做作業(yè)時也是心不在焉,不是這里忘記做,就是那里寫錯了。我不得不幫帥帥檢查完作業(yè)后才能睡覺,這時,我還有許多家務(wù)活要做。
這樣的生活讓我覺得特別累,畢竟我每天還要上班。我有時候想,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呀?
專家點評
現(xiàn)在有的孩子都四五年級,有的已經(jīng)上初中了,家長依然接送孩子上下學。父母要工作,要照顧孩子日常生活,還得為孩子上下學而奔波,真的是好累!可為什么好多家長要不辭辛苦地接送孩子上下學呢?分析一下,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
1.怕孩子出現(xiàn)交通意外
學校離家遠,上學要過馬路,現(xiàn)在車輛比較多,交通和秩序比較差,怕孩子出現(xiàn)交通意外,是家長送孩子的主要原因。為了孩子的安全,即使家長很累很辛苦,也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來接送孩子上下學。
常能聽到一些上了歲數(shù)的爺爺奶奶們在一起閑聊,以前家里好幾個孩子,上學的事從來不用大人操心,上學、下學都是自己的事,而現(xiàn)在就不同了,一個孩子上學,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幾個人跟著忙,接啊、送啊的不說,一旦孩子忘帶了什么東西,一個電話,家長不管在忙什么,也得放下手中的活趕忙為孩子送去,生怕耽誤了孩子的學習。這也難怪,一根獨苗苗,肩負著整個家庭的重負,愛子之心,人皆有之。
2.孩子年齡小,怕吃虧上當
現(xiàn)在的社會,壞人比較多,怕孩子年齡小、識別不清、吃虧上當,也是家長不放心孩子獨自上學的一個原因。
但是,孩子總要長大,不可能永遠受到父母的庇護,如果孩子習慣于依賴父母,將無法形成獨立的能力和闖勁。因此,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學,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如教給孩子怎么走路,怎么注意交通安全,怎么去識別和防范壞人等。
“懶”媽媽心得
其實,孩子并不像家長想象的那么脆弱,及早教給孩子安全過馬路、防惡人的知識,然后讓孩子自己去面對上學放學之路吧!當然,我們需要一些方法和建議:
心得1:家長要狠下決心
對孩子來說,人生的路最終要他自己去走,而能獨立上學是孩子成長的起步。其實,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去上學,關(guān)鍵就看家長在適當?shù)臅r候能不能下狠心,舍不舍得放手,給孩子一個成長的機會。
一位媽媽曾經(jīng)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冬天的一個早上,我叫醒女兒去上學。天氣很冷,地上的雪還沒有融化,女兒自己出了家門去幼兒園。我怕孩子路上摔跤,就悄悄跟在后面。果然,我的擔心應(yīng)驗了。孩子快到幼兒園門口時,摔倒在地上,她“哇”地哭了起來,我跟在后面,真想趕過去把她抱在懷里。但我還是克制住自己的感情,看著女兒慢慢起來,擦了擦眼淚就又向前走了。目送孩子進了幼兒園我才回到家里。但一天都心神不定,擔心女兒能否安全到家。正打算要出門看看孩子,卻聽到女兒的叫門聲,那一刻,我知道,女兒已經(jīng)能開始克服困難了。后來,我開始讓女兒嘗試做一些簡單的事情,逐漸地,孩子成為了一個愛勞動、有責任心、有自信心的好孩子。
心得2:告訴孩子安全常識
曾經(jīng)的中國女籃隊長宋曉波,在6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就讓她一個人去上學。小小的她脖子上掛著一張乘車月票,從家里到學校需要換乘兩次公共汽車,再穿越幾百米的小胡同和大馬路。剛開始,媽媽把她帶到公共汽車站,告訴她一些乘車的注意事項和交通安全,當曉波坐上公共汽車,媽媽向孩子招招手,就走了。開始時,媽媽也不放心,就讓爸爸偷偷騎著自行車跟在汽車后面,直到看著女兒走進學校的大門,才轉(zhuǎn)身回去上班。經(jīng)過了幾次的鍛煉,看到曉波完全能獨立去上學,并能夠安全地回來,爸媽才放下心來。
也許有的家長會認為曉波的父母狠心,可只有這樣做,才能鍛煉孩子獨立生活的闖勁和能力。
讓孩子獨自上學,父母可以先帶孩子熟悉去學校的幾條路徑,讓孩子記住行車的路線以及所要坐的公交汽車,讓孩子記住明顯的標志,告訴孩子如果坐車坐過了站或者提前下車應(yīng)該怎樣處理;讓孩子切記不要在路上打鬧、追逐等。還可以讓孩子單獨走幾次,父母悄悄尾隨其后,看一看孩子是否真的學會了自己上學。
剛開始,媽媽可多花點時間與精力教會孩子自己上下學,這樣做既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又可以逐步減輕家長接孩子的負擔。
當然,在讓孩子獨立上學前,媽媽還要讓孩子有充分的準備,學習應(yīng)付突發(fā)事件的方法。
心得3:讓孩子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孩子上學的路,不讓他自己走,他就總是依賴家長,遇到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家長的責任,要家長來解決。比如,孩子在上學時經(jīng)常忘記帶一些書本或?qū)W習用品,他們總埋怨家長忘記將這些東西放進他們書包里,卻沒有想到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早上起晚了,也是埋怨家長沒有及時叫他們起床;或者一旦父母被事情耽擱不能接送了,便常常不知如何處理路上的一些突發(fā)事件,等等。
有一個上小學五年級的獨生子,愛睡懶覺。每天早晨,媽媽給他做好飯后,催他多遍都不起,總想多睡會。如果睡過頭,上學真要遲到了,他反而要抱怨母親不喊他早起,害得他挨老師批評。媽媽覺得孩子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于是,她正式告訴兒子:“上學是你自己的事情,別的小朋友能做到的,你也應(yīng)該做到。從明天起,該幾點起床你自己上好鬧鐘,如果鬧鐘響了,你還賴在床上不起,那你就睡吧,肯定沒有人叫你,挨老師批評也是你自己的事情!”
媽媽心里很清楚,孩子可以跟父母撒嬌,可遲到在老師、同學眼里會丟形象,孩子也不敢遲到。果然,第二天早上,鬧鐘一響,孩子馬上起床,不敢耽擱。后來,孩子早上上學再也不用催了,有時候,孩子去上學了,父母還在睡覺。
一旦孩子覺得父母對他的學習過于重視和包辦,學習馬上就會變成父母的事情,而不是孩子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父母來說,再勤快也無法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孩子缺乏學習的動機和目的。因此,明智的媽媽應(yīng)該讓孩子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這樣孩子才會自動自發(fā)地去學習,父母才可以從對孩子的送學、陪學中解放出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0004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