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焦慮:不希望孩子“墊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教育焦慮

  每天放學后上籃球課,周六上午學奧數(shù)、周六下午學新概念英語,這是賀小紅給兒子排的課外課程表,她的兒子目前在北京東城區(qū)的一所公辦小學上五年級。

  和很多北京家庭一樣,賀小紅和她的兒子已經(jīng)卷入了越來越提前的小升初競爭漩渦之中,為了能上一所好中學而殫精竭慮。

  但和很多北京家庭不一樣的是,賀小紅是一名沒有北京戶口、沒有房子的外來務工人員。因為沒有北京戶口,賀小紅一直在擔憂,不知道兒子在北京的求學之路能走到哪一天。與那些有學歷、收入穩(wěn)定但同樣“飄”在北京的白領不同,賀小紅和丈夫來自農(nóng)村,她在一家事業(yè)單位的食堂工作,丈夫在一個餐館做廚師,因此,他們還會時常為一家人的生計發(fā)愁。

  三重壓力疊加在一起,讓賀小紅過得很辛苦。收入本就不高,還要拿出其中大部分送兒子上課外培訓班,可賀小紅覺得這一切都值得,因為她內(nèi)心有著一個強大的信念:不能讓兒子輸在城鄉(xiāng)這條分界線上。

  記者最近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在北京的課外培訓大軍中,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像賀小紅兒子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弟。教育焦慮在社會各個階層蔓延,擁有著較多社會資源和話語權的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往下掉”,而生活在社會下層的父母,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上一層樓”。像賀小紅這樣雖然在大城市打工,但并沒有真正跳出“農(nóng)門”的年輕父母,更加渴望能通過教育改變孩子的命運。

  社會底層家長擔心孩子“長大后你就成了我”

  曾經(jīng)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名為《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唱的是孩子對長輩的敬意,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最大的恐懼就是“長大后你就成了我”。

  今年本命年的邱翠華又拿出了賬本,在大女兒名字后面寫上了“40000”。上周,大女兒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開學了,邱翠華為大女兒寄出了最后一筆錢。4萬元是大女兒大學三年的費用合計, “老大的錢終于花完了。”

  邱翠華跟賀小紅一樣,同丈夫一起從農(nóng)村出來在北京打工。生性好強的她從18歲起就想在北京闖出點兒名堂,怎奈只上過小學、又沒有什么技能的她很難實現(xiàn)夢想。

  自從有了孩子之后,邱翠華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們一定得出來,不能再像我倆那么沒出息了!

  她把孩子送進了家鄉(xiāng)最好的寄宿制學校。邱翠華有3個孩子,二女兒文文今年高三,小兒子國慶現(xiàn)在正在上初二。“文文和國慶每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大約都是1.2萬,再加上大女兒每年的1萬多,每年光他們上學就得將近4萬元!

  教育改變命運。而聽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大的中國人更加相信,擁有“知識”,便擁有了與命運抗衡的力量。

  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讓賀小紅對這個話深信不疑。

  賀小紅的丈夫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當年丈夫上中學時,家里感到同時供三個孩子讀書實在吃力,老大已經(jīng)上大學了,不能半途而廢,弟弟年紀小,除了上學什么都干不了,最終犧牲了他。

  “現(xiàn)在哥哥、弟弟都有了學歷,在北京工作、安家了,就剩下我們了。他們再怎么幫我們,很多東西也改變不了了!辟R小紅說。

  在賀小紅看來,丈夫十多年前的那次犧牲,失去的是改變命運的機會。現(xiàn)在他們跟兄弟兩家?guī)缀跎钤趦蓚世界。

  好在賀小紅所在的食堂屬于一家文化單位,領導對她很照顧,“領導當初要是說‘帶著孩子你怎么上班呀?’我就沒辦法把孩子帶出來了!辟R小紅說。

  當然,希望通過教育這個渠道實現(xiàn)向上流動的不僅僅是農(nóng)民,還有生活在城市中的其他弱勢群體。

  然而現(xiàn)實情況是,通過這條通道改變命運已經(jīng)越來越難。

  2010年,《人民日報》即刊發(fā)了文章《社會底層人群向上流動面臨困難》,文章指出,農(nóng)民等社會弱勢群體在教育、就業(yè)等方面都出現(xiàn)了向上流動的困難。他們中進入重點大學的比例越來越少,成為國家與社會管理者的機會也在逐漸減少。

  近兩年,這種流動困難愈發(fā)明顯,直接導致了慌亂、恐懼等情緒在這一群體中蔓延,最普遍地表現(xiàn)在家長對孩子不理智的強壓上。

  最近,眼看著文文高考的日子臨近,邱翠華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大女兒高考前的日子,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他們要是考不上大學,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在邱翠華的人生中,現(xiàn)在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努力工作掙錢,讓3個孩子都考上大學,最好都能進入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最差也要進了鄭州呀”。

  邱翠華在北京一家公司里做保潔,一個月的收入大概是1800元,丈夫跟老鄉(xiāng)一起做裝修,活兒好的時候能掙上一筆,但是也經(jīng)!皫讉月在家里坐著”沒事兒干。

  所以,工作之余,邱翠華還兼了幾份小時工,一年下來還能多掙1萬多元。

  這樣,夫妻倆省吃儉用,也將將湊出三個孩子上學的錢。

  “我們那里沒出來的(沒到城市來打工的),孩子說不上就不上了。能不能上出來太不一樣了,我拼了命也要讓他們上出來!鼻翊淙A說。

  社會中上層家長期望孩子“至少要擁有體面的人生”

  通道另一頭,處于社會中上層的家長也同樣被恐懼和焦慮折磨著:他們怕孩子跌出自己所處的社會階層。

  袁女士和丈夫一起經(jīng)營著一家設計公司,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但是生活還是相當富足?墒沁@兩年袁女士夫婦沒少著急,因為他們的女兒今年就要上小學了。

  他們住在一個高尚住宅區(qū),小區(qū)外走路五分鐘就有一所挺不錯的小學,但是,袁女士說什么也不想把孩子送到這所學校,因為小區(qū)附近有一個北京市五環(huán)內(nèi)僅存的村莊。

  “圈子,孩子所處的圈子很重要。在這所學校她周圍都是什么人呀?她跟什么人接觸就意味著將來她有多大的舞臺!

  為此,夫婦二人用了近兩年的時間折騰這件事。先是聯(lián)系了國際學校,怎奈他們心儀的學校有的離他們家有二三十公里,有的需要孩子住宿,最后,他們托人花了幾萬元給孩子聯(lián)系了中關村地區(qū)的一所名校。

  “家長的心理是社會心理的投射。”北京教育科學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廖麗英說。

  雖然這一代父母大多數(shù)都是通過個人奮斗取得現(xiàn)在的成績和社會地位的,但是當他們的孩子出生以后,卻迎來了更慘烈的競爭。

  于是,家長們只能作多手準備,既要拼命地武裝孩子,還要維護好各種可能有用的社會關系,當然還要準備足夠多的金錢,至少當能交贊助費的機會來臨的時候,家長們不至于讓機會從自己手上錯過。

  孩子每走一步都得拼上家長的身家性命,家長能不焦慮嗎?

  而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家長把壓力轉到孩子和學校身上,學校再把它那部分壓力繼續(xù)轉到孩子身上。一位從事學前教育研究的專家介紹,一次他們?nèi)ケ本┦幸粋示范幼兒園聽公開課,“我們聽的這節(jié)課,所有內(nèi)容都按照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進行設計,誰也挑不出一點兒毛病,但是隔壁教室里卻請來了小學的老師給孩子們上數(shù)學、語文課。”

  “壓力就像多米諾骨牌,推倒了一張,后面的就會自動倒下。”北京教育科學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長梁雅珠說。

  最終,整個社會都彌漫著一種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家長怕孩子學不好輸了未來,學校怕孩子學不好輸了生源,盡管大家心里都明白,沒有輸?shù)慕逃皇钦嬲慕逃瑳]有回撤的拳頭是揮不出力量的。

  家長要明白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

  其實,很多家長并不是從一開始就這么焦慮的,不少人看著襁褓中的寶貝時,都曾經(jīng)暗下決心:一定要給孩子快樂的人生。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這樣的信念很容易就動搖了。

  “教育理想從孩子上學開始就不復存在了!瘪R女士的兒子現(xiàn)在上小學四年級。馬女士一直從事教育輔導教材的編寫工作,曾經(jīng)十分堅定地按照兒童成長規(guī)律培養(yǎng)兒子:每到周末他們父母就帶著兒子去爬山、去接觸大自然,或者把小朋友聚到一起開party。

  現(xiàn)在馬女士的兒子已經(jīng)小學四年級了,“真的很難堅持,”一次,學校開家長會,老師在班上點著兒子的名字說:“×××的家長,您的孩子數(shù)學成績下滑了,趕快到外面報個課外班吧!

  “這樣的談話我一次可以承受、兩次可以忍受,但是次數(shù)多了我也會受不了!瘪R女士說,“我也會懷疑我的堅持會不會害了孩子!痹诼龖岩芍,理想被放下了。當有一天猛一回頭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沒有了理想,變成了一個現(xiàn)實的媽媽!

  廖麗英指出,一個成功的家長不在于有多高的學歷,掌握了多少知識,重要的是保證自己的心態(tài)不受社會的影響。

  要做到這一點最為關鍵的是“認清你的人生是你的,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梁雅珠說,這一點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很多家長犯錯誤,多是來自替孩子規(guī)劃未來,替孩子作出選擇和決定。家長焦慮的是孩子能不能擁有“我所期待的人生”。

  當家長能清醒地認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應該擁有自己的人生時,才能找到方向。

  “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成為一個人注定要擁有的東西。”梁雅珠把這些東西總結為三個基石和四個支柱。三個基石為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四個支柱是擁有愛心、有主動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良好的做人做事習慣以及基本的辦事和思維的能力。

  梁雅珠認為,當家長們能這樣思考問題的時候,教育就回到了常態(tài)。

  回到了常態(tài),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就能做出正確的和理性的判斷。孩子累了就該休息,屋子臟了就要打掃。教育不再是簡單的學習知識和應付考試,而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說,孩子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教育是有規(guī)律的,成功也是有規(guī)律的。按照規(guī)律,成功會水到渠成,而違背規(guī)律“除了痛苦和折磨自己,就沒有別的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在讀大學比以前要容易了,當孩子獲得了基本的技能,并且得到了基本的發(fā)展后,真正影響他們是否成功的“是能力而不是學歷,是情商而不是智商”。孫云曉說,因此,家長們要放下焦慮,“回到常識、回到生活!薄爱斈阏娴幕氐搅顺WR、回到了生活后會發(fā)現(xiàn),天塌不下來,永遠有路可走,只是看你怎么選擇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51268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