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時間的經驗分享 文章轉載中國育兒百科.網
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親子雙方一定要有一些對談,家長可以每天安排固定時間,坐下來與孩子透過對談的方式一起分享當天的心情,這就是一種正面情緒的強化。由于缺少人際互動與對談,現(xiàn)在的孩子快樂容易流于浮面,所以,生活中有固定的時間分享正面經驗很重要,家長不應等到孩子有負面經驗的時候才來處理孩子的情緒,這樣就會演變成每次跟父母在一起都是不愉快的溝通,徒增孩子心理的負擔。
床邊和餐桌故事
陳藹玲表示,家長說故事給孩子聽有許多的好處,除了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情感,在生活上遇到任何問題,也可以藉由繪本里的故事啟發(fā)孩子;而楊俐容也認為,在家長說故事的同時,孩子可以隨著劇情的起伏有多層次的情緒變化,投入許多感受。陳藹玲自己本身就會利用孩子身邊熟悉的角色編故事說給孩子聽,孩子6歲以前,她說的是床邊故事;到了中年級,就改成說餐桌故事,內容多為爹地媽咪以前發(fā)生的故事,不但讓孩子更了解家長,具有傳承的意義,也多了與孩子正面情感交流的機會。 內容轉載中國.育兒百科網
扮家家酒或扮演游戲
扮演游戲如扮家家酒或演話劇是一種對情緒理解后才能玩的游戲,如兇狠的老虎和害怕的綿羊各自有其不同的情緒表現(xiàn),當孩子在游戲當中反映出感受經驗的時候,家長須有適當?shù)捻憫缓髽耸竞⒆拥母惺,例如:「你現(xiàn)在是不是好害怕?」或「小鳥現(xiàn)在很開心,你也很開心嗎?」讓孩子說出從游戲中得到的感受。楊俐容指出,孩子的情緒愈豐富,代表孩子能細細分辨不同的情緒,也了解面對的狀況是不同的,相對地,孩子的EQ也愈好。如果孩子無法分辨情緒,不論是失望還是委屈,對他來說都是生氣,代表孩子的情緒處理還處在很原始的階段。所以,家長不但要響應孩子的情緒感受,還要依照孩子的語言和情感發(fā)展程度進行不一樣的處理,甚至進一步的討論原因(0~6歲只要讓孩子初步了解因果關系就可以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580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