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習方法!

面對不可行的事情父母不要直接說不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當孩子想做一件會引起麻煩的事時,不要直接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提議另一種能夠讓他做那件事的比較安全的方式。

“廚房很危險,不能進去”、“寶貝兒,不可以那么靠近電視機”……

對于家有小孩子的父母親來說,以上幾句話應(yīng)該一點兒也不陌生,可是你可曾仔細想過,你對家中的寶貝兒說過了幾個“不”字。為人父母者,應(yīng)使用“溫和堅定”的態(tài)度來引導(dǎo)孩子,讓孩子在正向且受尊重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自我的獨立性與自制能力。

時常對孩子說“不”,不但是干預(yù)孩子探索學習的機會,也會導(dǎo)致日常生活中親子關(guān)系日益緊張。因此,家長應(yīng)該先了解“不”這個字對孩子來說,到底代表怎樣的意義。那么,做家長的應(yīng)該怎么說,兩三歲的孩子才會聽話呢?

1?借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實物或動畫形象

兩三歲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的判斷能力,還不能直接依據(jù)父母口中的是、不是;要、不要;可以、不可以;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等判斷語句做出相應(yīng)的行為反應(yīng)。但若把他們喜愛或厭惡的各種實物、形象作為“外力”,卻可以對其行為起到鼓勵或制止的作用,因為在這些物象當中,飽含著他們多種純潔而深厚的情感。譬如,小孩子都比較喜歡黑貓警長、白鶴阿姨、啄木鳥醫(yī)生,討厭毛毛蟲、蒼蠅、蚊子,害怕大灰狼、狗熊、老虎等。家長可以依據(jù)孩子的情感傾向,有意識地經(jīng)常使用這些物象與孩子交流,就可以進一步強化孩子對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為反應(yīng)。

比如冬冬睡覺不喜歡蓋被子,爸爸對他說:“天黑了,小朋友要睡覺了。蚊子就會嗡嗡嗡地叫著說:‘唉,我的肚子好餓呀,到小朋友的身上去找點兒吃的吧。’冬冬,要是你的身上蓋好被子,蚊子飛過來使勁一叮,哎喲!這是什么呀?一點兒也不好吃,還把我的嘴弄痛了。再找找好叮的地方吧。”冬冬聽完,乖乖地把被子蓋上了。此后,每當睡覺時,只要媽媽說一句“蚊子又要出來找吃的了”,冬冬就會主動地蓋好被子。

2?借助以小孩兒為“主角”的故事

快五歲的玲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就哭鬧不止,幼兒園的阿姨、家里的保姆怎么哄也哄不住。有一天,媽媽嘗試著編了一個故事講給玲玲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故事是這么講的:“有一個小朋友,媽媽給她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玲玲?墒牵@個小朋友給自己換了一個名字,叫跟—屁—蟲,小名叫蟲蟲,因為她總是像一條小蟲子一樣跟在媽媽的屁股后面。她到幼兒園,班上的同學就問她:‘你就是蟲蟲同學吧?’玲玲想:班上小朋友的名字都挺好聽的,蟲蟲這個名字多難聽呀,以后媽媽不在的時候,我再也不哭了。于是,這個小朋友就又變成媽媽的好玲玲了。”

愛聽故事是小孩兒的天性,在他們的心目中,虛構(gòu)的情節(jié)也是真實的生活,而且對故事的內(nèi)容深信不疑,尤其是把某個孩子變成故事中的主角時,他對自己在其中的表現(xiàn)就格外關(guān)注。如果大家對主角的表現(xiàn)滿意,他就會高興和喜歡,并在實際生活中體現(xiàn)主角的行為傾向;如果大家對主角的表現(xiàn)不滿意,他就會反感或害怕,并在實際生活中避免主角的行為傾向。

3?借助小孩兒心目中的“權(quán)威人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58342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