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覺醒狀態(tài)
當新生兒吃奶前或煩躁時,活動增加,眼和臉部活動也增加,好像在環(huán)視周圍并發(fā)出一些簡短的聲音。有時運動很劇烈,甚至出現(xiàn)自發(fā)的驚跳。有時活動呈陣發(fā)性,伴有特殊的韻律。他的手臂、腿、全身和臉部每1~2分鐘出現(xiàn)一次有節(jié)律的活動。
活動覺醒狀態(tài)
有些科學家認為,這些新生兒的活動可能有一定目的性,是在向他們的爸爸媽媽傳遞信息,說明他們需要什么。有一位聰明的媽媽確實有這種體驗,當她的寶寶開始這種活動,并發(fā)出一些煩躁聲時,就立即準備喂奶。當嬰兒看到奶瓶時便立即安靜下來,愉快地張開了小嘴。然而,等一定時間仍不見奶瓶,他們就開始哭了。在這種狀態(tài)時,如果給些不合小嬰兒意愿的刺激,就可以使他們的活動增強或驚跳。因此,有些人相信,這些活動可以促進新生兒和父母之間的交往和聯(lián)系。此外,新生兒這種一陣陣的運動會受他們腦內(nèi)某種生物鐘的調(diào)節(jié),因為在胎兒期,他們已有這種表現(xiàn)。有人將一種測定感受裝置放在妊娠期母親腹上面,可以探查到胎兒的陣陣活動。
哭的狀態(tài)
新生兒哭時四肢有力地活動,眼可張開或緊閉,臉有時變得很紅。雖然小兒哭是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可你曾想到新生兒哭是和人交往的主要方式嗎?用哭來表示意愿,希望父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如餓了、尿布濕了或身體不適時哭。還有一種沒有什么原因的鬧哭,一般在睡前,哭一陣就睡著了。也可在剛醒時,哭一會兒后進入安靜覺醒狀態(tài),這時顯得特別機敏。細心的父母經(jīng)過和新生嬰兒兩周左右的相處,能學會理解孩子哭的原因,并給以恰當?shù)奶幚怼?BR>
寶寶哭了
許多母親知道將嬰兒抱起來放在肩上,能使他們安靜下來并睜開眼睛。有位研究者將哭著的新生兒抱起來,豎靠在肩上后,他便停止了哭鬧,開始時以為這是由于位置變化的緣故,后來才明白,有些新生兒是為了要人抱起來豎靠在肩上而哭的。只要抱起來就不哭了,放他躺下就又哭了。這可能是新生兒希望你抱他豎靠在肩上,想看看周圍的環(huán)境,探索一下這新奇的世界吧!
瞌睡狀態(tài)
瞌睡通常發(fā)生于剛醒后或入睡前。眼半睜半閉,眼瞼出現(xiàn)閃動,眼閉上前眼球可能向上滾動;有時微笑、皺眉或噘嘴唇;目光變得呆滯,反應(yīng)遲鈍;對聲音或圖像表現(xiàn)茫然;常伴有輕度驚跳。這是覺醒和睡眠之間的過渡階段,持續(xù)時間較短。
她困了,進入瞌睡狀態(tài)
安靜睡眠狀態(tài)
嬰兒的臉部放松,眼閉合著。全身除偶然的驚跳和極輕微的嘴動外沒有自然的活動。呼吸是很均勻的。小兒處在完全休息狀態(tài)(見圖1-7)。
活動睡眠狀態(tài)
新生兒在活動睡眠時,眼通常是閉合的,但偶然短暫地睜一下,眼瞼有時顫動。經(jīng)常可見到眼球在眼瞼下快速運動。有位醫(yī)生用B超看到胎兒在宮內(nèi)已有眼運動和眼不動兩種睡眠狀態(tài)。
這就是安靜睡眠狀態(tài),她睡得多香甜!
這是活動睡眠狀態(tài),她可能在做夢呢!
動睡眠狀態(tài),小兒呼吸不規(guī)則,比安靜睡眠時稍快。手臂、腿和整個身體偶然有些活動。臉上常顯出可笑的表情,如做出怪相、微笑和皺眉。有時出現(xiàn)吸吮動作或咀嚼運動。在嬰兒覺醒前通常是處于活動睡眠狀態(tài)。新生兒活動睡眠和安靜睡眠時間約各占一半,從安靜睡眠到活動睡眠作為一個睡眠周期,一般持續(xù)約0.5~1小時。所以,新生兒每天有18~20個睡眠周期.
成年人活動睡眠時常常正在做夢。但誰也不知道,新生兒在活動睡眠狀態(tài)時是否也正在做夢呢?
認識新生兒的不同意識狀態(tài),了解每個狀態(tài)發(fā)生的時間,每個狀態(tài)有什么表現(xiàn),對外界刺激可能有什么反應(yīng)。有了以上這些了解后,父母不僅能了解他們的新生嬰兒,而且能很敏感地知道他們的需要,恰當?shù)貪M足他們的要求,而又不過分打擾他們的休息。例如,當新生兒在活動睡眠時,輕輕地啜泣和運動,但沒有醒來,也未哭出聲來,父母會知道這是在睡眠周期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可能小嬰兒在做夢,不用急著去抱他們起來或喂奶,過一會兒他們又能安靜睡眠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2139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