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魚我所欲也》課后練習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背誦全文。關于本文的論點,有的說是“舍生而取義”;有的說是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背“義”,“舍生而取義”是最高要求。你的看法呢?與同學討論一下。

參見“課文研討”中之“問題研究”。不過若有的學生堅持認為是“舍生而取義”,并能說出一定的理由,也沒必要堅持讓他放棄自己的意見。

二、說說下面各組句子中劃線的詞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題意在讓學生積累常用實詞、虛詞。

1.與,讀yú,句末語氣詞,表示反問。

與,給。

2.而,連詞。連接修飾語和中心語。

而,連詞。連接主語和謂語,含有“卻”的意思。

3.于,介詞。表示比較。

于,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

4.是,指示代詞。這個,這樣。

是,這樣看來,由此看來。

三、結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談談《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此題意在讓學生留心《孟子》文章之美,對《孟子》散文藝術特色有粗淺的體會。

1.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詞匯。

2.大量使用排偶句。這樣就使文章讀起來節(jié)奏感強,并且富于文采和氣勢。

3.善于比喻,這些比喻大多是根據生活常理設計的。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里舉的戰(zhàn)爭中的事例,《魚我所欲也》中舉的“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這種取義淺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講的道理易于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學趣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san/1241591.html

相關閱讀:樂山市2019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