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2018年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9年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試卷

語文

一、語言的積累和運用(16分)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2分)

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 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jié)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xiàn)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xīn。

峰環(huán)水抱的薩爾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鱗次櫛比,莊嚴肅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綠樹濃蔭中。

①xīn( )②櫛(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2分)

似乎設計師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 ,講究假山池沼的 ,講究花草樹木的 ,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A.布局 映襯 配合 B.映襯 布局 配合

C.配合 布局 映襯 D.布局 配合 映襯

3.請對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見。(2分)

(1)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fā)生,交警部門加大了執(zhí)法力度。

修改意見:

(2)改革開放30年來,人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改變。

修改意見:

4.下列關(guān)于文學名著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一頭紅焰發(fā)蓬松,兩只眼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lǐng)鵝黃氅,腰束雙攢露白藤。項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寫的是沙僧。

B.《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諷刺小說,它通過虛構(gòu)的離奇情節(jié)和豐富的諷刺手法深刻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xiàn)實。

C.趙云是蜀國五虎將之一,以驍勇善戰(zhàn)著稱。一桿長槍,勇救幼主,征戰(zhàn)無數(shù),屢建奇功。

D.魯達和林沖、史進在潘家酒樓吃酒,遇到金翠蓮父女賣唱乞討,得知他們父女受了鄭屠欺負,不禁大怒,不但慷慨解囊,而且三拳打死了鎮(zhèn)關(guān)西。

5.默寫。(8分)

(1)曾子曰:“ ;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僵臥孤村不自哀,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3) ,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 。(諸葛亮《出師表》)

(5)文天祥《過零丁洋》中表明自己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民族氣節(jié)的兩句詩是: 。

二、綜合性學習(9分)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書法源淵流長,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研習、欣賞書法,可以增加書寫的美感,增近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熱愛,培養(yǎng)高雅的審美情趣。

【材料二】為了進一步推廣素質(zhì)教育,傳承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海南省從今年起加強中小學寫字教學,把寫字列入日常訓練。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小學每天將安排10分鐘的寫字課,初中每天寫字訓練時間不少于一課時,且隔天安排15分鐘寫字時間。

【材料三】一幅書法作品。

6.材料一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改正:“ ”改為“ ”,“ ”改為“ ”。(2分)

7.把材料二的內(nèi)容概括為一句話新聞。(3分)

8.欣賞材料三的書法作品,完成下列題目。(4分)

(1)這幅書法作品的字體屬于( )(1分)

A.行書 B.草書 C.隸書 D.楷書

(2)請用正楷簡化字寫出這幅書法作品的最后一行。(3分)

三、文言文閱讀(12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9-12題。

【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乙】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節(jié)選自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①媵人持湯沃灌 湯: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10.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人恒過然后能改 以其境過清 B.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時時而間進

C.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應 D.以衾擁覆 祭以尉首

11.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12.閱讀簡答。(4分)

(1)甲文開頭連用六個排比列舉事實,證明了什么道理?

(2)乙文表現(xiàn)了宋濂的什么精神?

四、現(xiàn)代文閱讀(33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3-16題。(13分)

①袁隆平在北京得知找到野生雄性不育株的消息時,欣喜異常。如同他勞作在夏日酷暑下的稻田里,正值灼熱難耐之際,忽然迎面吹來一股清涼的風,拂拭著他的肌膚,熨帖著他的心靈。那種無比幸福的感覺,融進了他的血液,滲入了他的周身,這種幸福的感覺從此幾乎追隨了他的后半生。

②袁隆平連夜乘火車南下趕赴天涯海角。

③當他來到南紅農(nóng)場時,恰好是次日的清晨,他來不及休息,使與李必湖一起,踏著晶瑩的露珠,穿過迷蒙的霧靄,走近那棵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只見那棵野生的雄性不育株靜靜地佇立著,披著迷蒙的霧靄,款款地低下了頭。那綠色的長發(fā),在微風中輕柔地飄著,那淺淺的乳黃色的長蕊,嫣然而笑,似乎在為遠方的“情人”綻放著清香的花朵。

④袁隆平分別采集了3個稻穗上尚未開放的小花朵,置于100倍顯微鏡下觀察,看到了大量不規(guī)則形狀的碘敗花粉粒,經(jīng)反復辨認后,他激動得大聲叫好:“妙,妙!這的確是一株天然的雄性敗育野生稻!”他當即為這棵野生雄性不育株命名為“野敗”,其含意就是野生的雄性敗育稻。

⑤兩年以來,袁隆平以尋覓野生雄性不育株為事業(yè)。為了它,他天南地北地長途跋涉;為了它,他朝朝暮暮,不眠不休。當見到這株“野敗”以后,他如同一位癡情少男,與他心愛的少女進行了一次心靈的對話:

⑥好一個“野敗”,總算找到你了。

⑦我朝思暮想的“野敗”,終于找到你了。

⑧這么多年了,你總是躲躲閃閃的,你讓我盼得好苦啊!

⑨我朝思暮想的“野敗”,我們終于相遇了。多么漫長的尋覓啊,你終于有了可喜可賀的歸宿。

⑩從那一刻開始,袁隆平日日夜夜守候在他心愛的“野敗”身邊。太陽、月亮和星星也輪流照看著他的“野敗”。那“野敗”如嬰兒般無拘無束地舒展開雙臂,生機勃勃地貼近身邊成行的栽培稻。輕輕吹來的風,飄飄灑灑的細雨,從從容容的流水,使得它從淺淺的嫩綠變成濃濃的墨綠。袁隆平輕手輕腳地選擇了精良的秈稻雄花為他的“野敗”一次又一次地授粉。

11“野敗”的發(fā)現(xiàn),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事業(yè)打開了突破口,這株“野敗”,為雜交水稻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契機,也使得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們在雜交水稻的探索中出現(xiàn)了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機。

12自然與人原本是有諸多機緣的。黃河遇到了李白,才會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千古絕唱;長江遇到了蘇軾,才會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蓋世詞章;那“野敗”遇見了袁隆平,才會有幾千億公斤雜交水稻的收獲。

13上帝給的并不多,上帝只給袁隆平三穗“野敗”,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

14他像是一位到西天取經(jīng)的唐僧,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道劫難,終于獲得了成功!

13.簡要分析選文第③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

14.聯(lián)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問題。(3分)

(1)下面句中的“情人”具體指誰?

似乎在為遠方的“情人”綻放著清香的花朵。

(2)下面句子中的“終于”寫出了袁隆平怎樣的心情?

我朝思暮想的“野敗”,終于找到你了。

15.最適合做本文標題的一項是( )(2分)

A.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B.三穗“野敗” C.走近袁隆平 D.“野敗”的故事

16.閱讀下面語句,請分析其人物描寫方法對刻畫人物的作用。(5分)

(1)袁隆平輕手輕腳地選擇了精良的秈稻雄花為他的“野敗”一次又一次地授粉。

(2)我父親突然好想不安起來,他向旁邊走了幾步,瞪著眼看了看擠在賣牡蠣的身邊的女兒女婿,就趕緊向我們走來。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只眼也跟尋常不一樣。

(莫泊!段业氖迨逵诶铡)

(二)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11分)

植物“氣象員”

張曉天

①植物不僅供給人們氧氣和果實,而且也可以預報天氣。人們在生產(chǎn)過程中,觀察到了一些植物預報天氣的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它們可以預報陰雨和溫度。

②天氣晴朗時,南瓜蔓梢是向上翹起生長的。如果發(fā)現(xiàn)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氣轉(zhuǎn)為陰雨的征兆;如果在連綿陰雨的天氣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轉(zhuǎn)為上翹,那就表明陰雨天氣即將結(jié)束,晴朗的天氣馬上就會到來。南瓜蔓為什么能指示天氣呢?原來,天氣在變化時,南瓜有向陽性和向陰性,這是南瓜在進化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適應天氣保護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③風雨草生長在我國西雙版納的密林中,能預報風雨,它開花的習性很特殊,沒有固定的時間?擅慨敱╋L雨來臨之前的兩三天,它那小巧玲瓏的花就開放了。而且暴風雨過后,它的花開得越發(fā)齊整和鮮艷,好像只有經(jīng)過暴風雨的洗禮,才能顯露其本身。

④“含羞草害羞,天將陰雨。”天氣正常時,你用手指觸動它的葉柄,葉子馬上就會合攏,但是很快就會恢復常態(tài)。如果葉片自然下垂合攏,便是陰雨天氣的征兆。

⑤在秘魯?shù)陌驳谒股絽^(qū)生長著一種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緊密無隙,吸水性和透氣性都很弱。因此,每當下雨前氣壓低、空氣中的水氣密度飽和時,花蕊深處的露珠也就消失了。這種現(xiàn)象是表明晴朗天氣即將逝去,陰雨天馬上就要到來。因此,當?shù)鼐用駥⑦@種花稱為“晴雨花”。

⑥在炎熱的夏季里,茅草的葉子和莖的交界處會冒出一小團水沫來,好像螃蟹吐沫那樣,因此老百姓總結(jié)出“茅草葉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農(nóng)諺。

⑦在瑞典的南部生長著一種名叫“三色鬼”的草,人們稱它為“天然寒暑表”,因為這種草對溫度的變化極為敏感。在 20℃以上時,它的葉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溫度若降低到15℃時,枝葉就向下運動,直到與地面平行時為止;當溫度下降到10℃時,枝葉向下彎曲:如果溫度回升到原來的狀況,葉片就會恢復到原狀。

⑧栗子樹不但感覺靈敏,而且還能預測天氣。進入冬季以后,在預測到有霜或下雪的壞天氣將要來臨時,它會提前幾個星期長出芽來。研究證明,栗子樹是在對夜間的時間長度進行“測量”之后,預知嚴冬的到來。

⑨在我國東北各省,農(nóng)民喜歡在房前屋后或田邊地頭種植鬼子姜,用它的塊莖來腌制咸菜。據(jù)觀察,鬼子姜能準確預報初霜,在它開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場霜了,從而提醒農(nóng)民做好防霜抗凍的準備工作。

(選自2019年第5期《百科知識》,略有刪改)

17.選文標題運用了 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8.下面農(nóng)諺適合用于本文的一項是( )(2分)

A.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來。

B.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C.老鷹盤旋,天氣轉(zhuǎn)晴。

D.子夜杜鵑啼,來日曬干泥。

19.選文第⑥⑦段的位置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3分)

20.閱讀下面鏈接材料,看看說明了什么道理。(3分)

鏈接材料:

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莊稼;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大自然的語言》)

(三)閱讀下文,完成21-24題。(9分)

讀“死”書與讀“活”書

蔣孔陽

①讀“死”書好,還是讀“活”書好?看起來,自然是讀“活”書好。讀“活”書,可以聯(lián)系實際,可以活學活用,可以打開思路,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一些舉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學上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莫不是來自讀“活”書,以及善于“活”讀書。

②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時間、地點和條件而定。我們現(xiàn)在談的是中學生的讀書。中學生剛剛開始人生的路,他們剛剛學會自己讀書,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礎知識,首先要把書讀懂,這樣掌握的知識是可靠的,準確無誤的,就可以終生受用。因此,對于中學生來說,我看與其鼓勵他們現(xiàn)在讀“活”書,不如老老實實地勸他們讀“死”書,或者是先讀“死”書,后讀“活”書。

③(a)所謂讀“死”書,是說要認真地照著書本去讀,先求準,后求懂,然后再求用。(b)書上怎樣講的,一個字一個字地認清楚,然后照著去理解。(c)讀“死”書,就是要抓住書中的形、音、義,把形認準,把音讀準,把義理解準,然后準確無誤地把書中的話記準、背準、用準。(d)我主張中學生讀“死”書,就是鼓勵他們要在書內(nèi)用功夫。(e)要把書讀進去,真正讀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裝懂。

④我這樣講,是從我個人的切身感受出發(fā)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幫”時的“假、大、空”,給我們的學風和文風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總結(jié)了過去的失誤:年輕時,我讀書,喜歡從興趣出發(fā),強調(diào)讀“活”書。結(jié)果許多基本知識都還沒有搞通,就自以為是,夸夸其談,以至什么都沒有真正學到。年紀大了,回首往事,不勝懊惱。所以,讀書先要讀“死”書,有了讀“死”書的基礎,然后再讀“活”書為佳。

⑤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的終極目的,是要把“死”書讀“活”,讓書發(fā)揮作用。“死”“活”之間,相互為用,相互補充。我們強調(diào)讀“死”書,但又不拘泥于讀“死”書。“死”與“活”,都是對人而言的。人要書“死”,書就“死”;人要書“活”,書就“活”。這就叫“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讀書者,手中都有一把打開書籍奧秘的金鑰匙。書籍是死的,金鑰匙卻是活的。“死”與“活”的關(guān)系,大概有如書籍與金鑰匙的關(guān)系。我們先要有書籍,然后金鑰匙才能發(fā)揮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鑰匙,又有什么用處?因此,談讀書,就得先讀書。

(選自自讀課本)

2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2.下面的句子是從第③段抽出來的,它的位置應該在 句和 句之間。(2分)

【由于圖片答案不清楚特補充:b句和c句之間】

由于書是文字構(gòu)成的,中國的文字包括形、音、義三個方面。

23.第⑤段畫線句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金鑰匙”是指 。(3分)

24.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請你說說對當今中學生閱讀現(xiàn)狀的認識。(2分)

五、作文(50分)

25.題目:從那天開始

要求:

(1)不限文體(詩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和師生姓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san/1282351.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9年中考語文試題精選匯編: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