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
堂互動
活動1 認識力
在我們的周圍存在用力的例子,請你舉出一例,并根據(jù)事例你認為你是什么?
力是 。
活動2 認識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單位
完成本第41頁的《想想做做》,思考、討論后填寫填寫:
1、從本圖12.4-1可看出,磁鐵的吸引力使小球的 發(fā)生改變。
2、力可以改變彈簧的 。
3、從本圖12.4-2的(甲)可看出,力使弓的 發(fā)生改變;,從(乙)可看出,力使靜止的球變成 ;從(丙)可看出,力使運動的球變成 。
4、根據(jù)以上所舉的事例,請你歸納出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是: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速度的 。
5、閱讀本第42頁,填寫:力的國際單位是 ,簡稱 ,符號是 。 托起一個蘋果的力約為 。
活動3 知道力的三要素和怎樣用圖表示力
閱讀本第42頁的內(nèi)容,填寫:
1、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 、 和 ,我們稱為力的三要素。
2、在桌面上撥動一支筆,改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撥,觀察作用效果的不同。
3、在物理學(xué)中,可以用一根帶 的線段表示力。其中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 ,箭頭表示力的 ,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 ,這種表示力的圖叫力的示意圖。
4、觀察圖12.4-3,知道力的示意圖的畫法。
注意:(1)力的作用點一定要畫在受力物體上;(2)在同一個圖上,力大的線段較長。
活動4 了解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閱讀本第43頁,觀察圖12.4-4和圖12.4-5填寫:
1、人向前推小船時,人是施力物體,小船是受力物體;同時小船也推人,人會后退,此時小船是 物體,人是 物體?梢,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 的。人施力的同時也受力,小船受力的同時也施力。每個物體既是 物體,同時也是 物體。
2、女孩向右推墻的同時也受到墻向 的推力而后退。
3、力總是一對對產(chǎn)生的,稱為相互作用力。這一對力產(chǎn)生在兩個物體之間,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但分別作用在對方物體上。
4、例如:某茶杯放在桌面上,茶杯對桌面有壓力,對于這個壓力而言, 是施力物體,是受力物體;同時桌面對茶杯也施加了支持力,對于支持力而言,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壓力大小與支持力大小 ,方向 。
5、又如:腳踢足球時會感到疼,是因為腳對球施力的同時也受到了 對施的力。腳既是 物體,同時也是 物體。
活動5 堂訓(xùn)練
1、力是 的作用。
2、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給它的力,同時手也感到痛,這是因為手受到了 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實表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
3、說明下列各力中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1)手提書包的“提力”,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
(2)降落傘在降落過程中受到空氣的阻力,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
4、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下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B.地球吸引空氣,空氣也吸引地球
C.推土機推土?xí)r,只有推土機對土有力作用,土不會有推力作用于推土機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如圖12.4-1物體A放在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動它,請畫出
這個力的示意圖。
6、完成本第43頁《動手動腦學(xué)物理》。
外訓(xùn)練與拓展
◆雙基訓(xùn)練:
1、下列三種情況,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
A.手對桌子作用一個力,桌子也對手作用一個力
B.手向上提包,包也向下拉手
C.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也拉手
2、一本書放在水平桌面上,書受到桌面的 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同時這本書對桌面產(chǎn)生 ,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
3、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是指物體運動 的改變或運動 的改變或它們同時改變,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就必須對物體 。
4、人拉彈簧,拉力使彈簧發(fā)生了 ;守門員把飛向球門的球踢回去,踢球的力改變了足球的 。
5、力的三要素共同決定了力的 。
6、在圖12.4-2所指出的四個力中,使受力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是( )
★能力拓展
7、船漿向后劃水,船向前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船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
8、網(wǎng)拍擊球時,球和網(wǎng)拍都變了形。表明兩點:一是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 ;同時力的作用是 的。此外,網(wǎng)拍擊球過程中,球的運動發(fā)生了變化,表明力還使 發(fā)生改變。
9、關(guān)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彼此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有力的作用
B、沒有物體就不會有力的作用
C、彼此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有力的作用
D、受力物體不可能是施力物體
10、用繩子系住水桶,手握繩子從井中提水,水收到豎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體是( )
A、地球 B、水桶 C、繩子 D、手
11、下列情況中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的是( )
A、汽車起動 B、汽車拐彎
C、汽車減速上坡 D、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直線行駛
12、一個物體沿圓形軌道運動,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
A、不斷改變 B、始終不變
C、有時改變,有時不改變 D、無法確定
13、一只蘋果,由于受到地球吸引而從樹上落到地面,在此過程中蘋果( )
A. 一定吸引地球 B.不一定吸引地球 C. 一定不吸引地球 D.無法確定
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馬拉車時,馬只施力不受力,車只受力不施力,所以馬才能把車拉動
B.吊著燈的繩子繃得很直,說明繩子既是施力物體又是受力物體
C. 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不能發(fā)生力的作用
D.小孩沿滑梯勻速下滑時運動狀態(tài)沒有改變
15、如圖12.4-4所示,用50 N與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左拉小車,畫出這個拉力的示意圖。
16、如圖12.4-5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體,在F=4 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運動,畫出這個力的示意圖。
17、請你用一張紙,設(shè)計一個證明力的三要素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實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san/42738.html
相關(guān)閱讀:測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