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者中學2019年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復習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曰者中學七年級(下)語文期末復習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 寫一手好字是令人羨慕的,請你把下面的話抄寫到空格里。(2分)

平心靜氣,相信自己,細心閱題,耐心答題。

2、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寫出已給拼音的漢字。(2分)

驪歌( ) 污穢( ) chóu悵( ) 澎pài( )

3、請改正下列句中的錯別字(2分)

①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醒了。 改為________

②濁流婉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 改為 ________

4、選出下列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 )(2分)

A.同學們在運動場上生龍活虎,來勢洶洶。

B.這人跡罕至的叢林,就是鳥兒的天堂。

C.任長霞同志的先進事跡已廣為流傳,家喻戶曉。

D.面對特務的囂張氣焰,聞一多先生義憤填膺,拍案而起。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 202019年中國健兒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雅典奧運會勝利凱旋歸來。

B. 在老師的悉心輔導下,使我的數(shù)學成績迅速提高了。

C. 我不得不承認我確實是做錯了。

D. 本周治安狀況良好,犯罪率較上周下降了一倍。

6、自由選取一具體形象,運用“寫物寓意”的手法,創(chuàng)造一句“名言”。(2分)

例--船:永遠在風浪中生活,但從來沒有因此而停航。

7、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請寫出有關諸葛亮的兩個故事的名稱。(2分)

例如:舌戰(zhàn)群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句積累,可以提高你的文學素養(yǎng)。請你把下面的空缺的句子補充完整。(6分)

A.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王維《竹里館》)

B.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C.《木蘭詩》中描寫戰(zhàn)場苦惡環(huán)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孫權勸學》中從側面表現(xiàn)呂蒙讀書學習確有成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不識廬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F.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自古以來有很多詩人寫詩來謳歌她。

請你選取你知道的一個描寫黃河的連續(xù)兩句詩寫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與理解。(50分)

(一)珍珠鳥(14分)

① 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

② 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大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爪子在紙上發(fā)出“嚓嚓”響。

③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家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蠟似的、角質(zhì)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他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④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鉆進去。

⑤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⑥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⑦ 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1.段③中“這樣”一詞指代的內(nèi)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前“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了”。選段中小鳥對大鳥呼喚的反應有什么不同?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④中“淘氣”一詞在文中要表達什么意思?“再三”一詞能否刪掉,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段⑥中“感受”一詞指代什么內(nèi)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段⑦最后一行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段⑤這一段文字,猶如一幅畫。請用一個詞為這幅“畫”加個標題,點出這幅“畫”的含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聯(lián)系社會生活,人類處境,國際形勢等方面的具體情況,談一談你對“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個人體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門的懸念(12分)

學校大廳的門被踢破了。

--可憐的門,自從安上那天起,幾乎沒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歲的孩子,正是撒歡兒的年齡。用腳打門,用腳關門,早已成了不足為奇的大眾行為。

教導主任為此傷透了腦筋,他曾在門上張貼過五花八門的警示語,可是不頂用。他找到校長:干脆,換成鐵門--讓他們?nèi)?ldquo;啃”那鐵家伙吧。校長笑了,說,放心吧,我已經(jīng)訂做了最堅固的門。很快,破門拆下來,新門裝上去了。

新門似乎挺帶“人緣”,裝上以后居然沒有挨過一次踢,孩子們走到門口,總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陽光隨著門扉旋轉,燦燦的金黃色灑了孩子們一身一臉。穿越的時刻,孩子們感覺到了愛與被愛的欣幸。

這道門怎能不堅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個易碎的夢大膽地交到孩子們手中,讓他們在美麗的憂懼中學會了珍惜與呵護。

--這是一道玻璃門。

1、 校長說“我已經(jīng)訂做了最堅固的門”,意味深長。為什么說這道門是最堅固的?根據(jù)文意作簡要的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說,“它把一個易碎的夢大膽地交到孩子們手中。”這“易碎的夢”具體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燦燦的金黃色灑了孩子們一身一臉。”這句描寫起到了怎樣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如何糾正不良行為習慣”這一問題,教導主任和校長持不同的觀點主張,根據(jù)文意分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不會跑的馬(14分)

我多么驚訝--當我在鄉(xiāng)下看到一個農(nóng)民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馬栓在一個細細短短的木樁子上。“它會跑掉的?”我擔心地對老農(nóng)說。老農(nóng)呵呵一笑,十分肯定地告訴我說:“才不會哩!”他說:“這匹馬還是小馬駒的時候,就給栓在這個木樁子上了。一開始,它撒野地要從木樁上掙出來?墒,那時它的勁兒小,折騰了一陣子還是在原地打轉轉,它就蔫了。后來,它長大了,卻再沒有心思跟那個木樁斗了。有一回,我來喂它,有意把飼料放在它剛好夠不著的地方,可它只有‘咴咴’叫了兩聲,腦袋就蔫了。--你說,它有多乖!”

我恍悟,原來,約束這匹馬的不是截細細短短的木樁,而是它用奴性建筑的牢獄,用慣性打造的枷鎖。

1、“我”驚訝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幾處表述“我”的心理活動的詞,請指出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高高大大”與“細細短短”兩詞能否去掉?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所表述的寓意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細細短短的木樁”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如果有,請用簡明的話表述出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傷仲永(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1、解釋下列加點字。(2分)

A. 世隸耕 ( ) B. 未嘗識書具 ( )

C. 或以錢幣乞之( ) D. 不能稱前時之聞 ( )

2、下列加點的“之”用法與其他三項不一致的一項是( )(2分)

A. 忽啼求之 B. 或以錢幣乞之

C. 余聞之也久 D. 不能稱前時之聞

3、翻譯下列句子。(2分)

①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聞之也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認為方仲永由天才變?yōu)橛谷说脑蚴鞘裁矗浚ㄓ眠x文中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方仲永的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啟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30分)

如花之開放,如筍之拔節(jié),人生是一種靜悄悄的生長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你曾經(jīng)有過幸福、甜美的回憶,也曾有過尷尬、為難的經(jīng)歷。請你敞開心扉,以“成長”為話題,講述你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故事。600字以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1245564.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