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17課《公輸》教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內(nèi)容預覽:

17《公輸》教學案

設計人:范書穎

教學目標:1、感知文章內(nèi)容,積累文言知識。

2、把握文章思路:墨子勸阻楚攻宋的三個步驟。

3、能聯(lián)系人物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4、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說藝術。

助讀資料

1.《墨子》及墨子

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魯人,一說宋人,戰(zhàn)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曾為宋國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講學,創(chuàng)立與儒家相對立的墨家學派。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反映了小生產(chǎn)者反對兼并戰(zhàn)爭,要求改善經(jīng)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愿望。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現(xiàn)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記的墨子講學辭和語錄,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赌印肥俏覈撧q性散文的源頭,運用譬喻,類比、舉例,推論的論辯方法進行論政,邏輯嚴密,說理清楚。語言質樸無華,多用口語,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公輸

公輸,名盤,也作·“般”或·“班”又稱魯班,山東人,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能工巧匠,F(xiàn)在,魯班被人們尊稱為建筑業(yè)的鼻祖,其實這遠遠不夠.魯班不光在建筑業(yè),而且在其他領域也頗有建樹。他發(fā)明了飛鳶,是人類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發(fā)明了云梯(重武器),鉤鉅(現(xiàn)在還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偉大的軍事科學家,在機械方面,很早被人稱為“機械圣人”,此外還有許多民用、工藝等方面的成就。魯班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我國當之無愧的科技發(fā)明之父。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 導語(參考)

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fā)展,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罄竹難書.今天我們走近一位熱愛和平的人,他憑借自己雄辯的口才,巧妙的詞鋒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場不義的戰(zhàn)爭,他就是墨子。

二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郢 敝輿 短褐 犀兕麋鹿 魚鱉黿鼉 雉兔鮒魚 文梓 ?楠豫章 守圉

三 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結合文下注釋疏通文意,標出疑難,師生釋疑。)

解釋以下加點詞語句子

夫子何命焉為?

吾義固不殺人

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

知而不爭,不可謂忠

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宋所為無雉兔鮒魚者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吾請無攻宋矣

四、理清文脈,把握文意

1 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么?

2談談你對本文思路的看法。

學生討論。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秘,體味墨子的勸說藝術

墨子止楚攻宋戰(zhàn)略三步走。

1、 學生分角色朗讀2~12段。

思考:墨子是如何勸說公輸盤的呢?

2、分角色朗讀13~16段。

思考:墨子又是如何勸阻楚王的呢?

3、分角色朗讀13~16段

思考:墨子最終是怎樣迫使楚王放棄攻宋的?

四、人物分析

墨子:

楚王:

公輸:

五、總結升華

墨子與公輸盤,楚王的這場斗爭給予我們什么樣的啟示?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六、中考鏈接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⑴ 子墨子曰 ( )

⑵ 愿借子殺之 ( )

⑶ 吾義固不殺人 ( )

⑷ 不可謂知類 ( )

2.下面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

B.不可謂知類 為與此同類

C.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

D.于是見公輸盤 胡不見我于王

3.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⑴夫子何命焉為?

譯:

⑵宋何罪之有?

譯:

4.用原文回答:(4分)

⑴墨子與公輸盤一見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樣的請求?

答:

⑵墨子采取什么措施讓公輸盤答應他的請求?

答:

5.墨子抓住公輸盤的哪句話進行批駁?從哪句話可以看出公輸盤的虛偽性?(4分)

答:

6.怎樣理解墨子的五個“不可謂”中的“智”“仁”“忠”“強”“知類”?墨子用五個“不可謂”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17《公輸》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四 理清文脈,把握文意1明確: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

2以“見”字一線穿珠。 墨子見公輸盤→墨子見楚王→墨子見公輸盤 (1~12) (13~16) (17~22) 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可分為三個步驟:使公輸盤理屈詞窮,使楚王理屈詞窮;模擬攻守,迫使楚王放棄攻宋。

第二課時

二 1 明確:墨子見公輸盤,并沒有直接勸阻,而是先設下圈套,請求公輸盤替他殺人,借此激怒公輸盤,引出公輸盤冠冕堂皇的理由“吾義固不殺人”。接著,墨子就抓住公輸盤這句話大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輕描淡寫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將幫助楚國攻打宋國的公輸盤置于理虧的境地。然后,墨子用“不可謂智’”不可謂仁”不可謂忠”不可謂強”不可謂知類”,從各個方面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有口難辯。“義不殺少而殺眾”一句,揭示出公輸盤所標榜的“義”的欺騙性。

2、明確:墨子采取了和對付公輸盤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彀,然后讓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他先用一個假設,以富人盜竊窮人為喻,問楚王“此為何若人”,使楚王承認并說出此人“必為有竊疾矣”。既然承認這種人“有竊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國而攻伐貧窮之宋,正“與此同類”。在墨子強有力的論據(jù)面前,楚王理屈詞窮,不得不諾諾稱是。

3 明確:墨子明白僅靠道義是無法真正戰(zhàn)勝強大而頑固的敵人的。墨子與公輸盤演練攻守戰(zhàn)術,公輸盤九攻,墨子九距,公輸盤攻械盡,子墨子守有余,公輸盤起殺心,子墨子預守備。“雖殺臣,不能絕也”,鎮(zhèn)定沉著的子墨子撲滅了楚王與公輸盤的囂張氣焰,迫使他們放棄攻打宋國的打算。四墨子:熱愛和平 不辭勞苦 機智勇敢 能言善辯

五 明確:這場斗爭表明,面對大國的不義之戰(zhàn),要敢于斗爭。一方面要從道義上揭露其不義,使他們在輿論上威風掃地,另一方面,要從實力上作好充分準備,使他們的侵略野心無法得逞。這個道理,不僅被無數(shù)的歷史事實證明;而且在今天也不無借鑒意義。 國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強權肆虐橫行的國際環(huán)境下,我們只有壯大實力,才會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六(三)1.⑴先生,是墨子的弟子們對他的新尊稱

⑵對男子的尊稱,您

⑶堅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⑷懂得,明白

2.C

3.⑴你有什么見教? ⑵宋國有什么罪?

4.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⑵請獻十金。

5.吾義固不殺人 義不殺少而殺眾

6.智:聰明;仁:對人親善、友愛;忠:忠誠;強:堅強;知類:懂得事理。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輸盤的行為是不義的,使公輸盤陷入矛盾之中。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201438.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27課《短文兩篇》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