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教學內容概述

 

本章是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的第三章,它包含四節(jié)內容:第一節(jié)弱電解質的電離;第二節(jié)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第三節(jié)鹽類的水解;第四節(jié)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

 

本章內容應用前一章所學化學平衡理論,探討水溶液中離子間的相互作用,內容比較豐富,理論與實際、知識與技能兼而有之,如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過程分析,體現(xiàn)了化學理論的指導作用。pH的應用、鹽類水解反應的應用、沉淀轉化的應用等,展示了相關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酸堿中和滴定介紹和測定酸堿反應曲線的實驗則是學習實驗操作技能。在教學功能上,這一章起著鞏固和深化前一章所學知識的作用。

 

全章4節(jié)內容可分為兩條知識鏈:一是與弱電解質相關的電離平衡,包括1-3節(jié),它們在知識的認識水平上是漸進的,前一節(jié)是后一節(jié)的基礎和鋪墊;二是沉淀溶解平衡,安排在第4節(jié),它的知識基礎是溶解度和化學平衡理論。

 

從整體上看,本章內容以深入認識水溶液中離子反應的本質為核心問題線索,分別研究了各類物質(弱電解質、水、鹽類、難溶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使學生發(fā)現(xiàn)化學平衡、電離程度和溶解度之間的關系,并了解這些原理的應用。教材內容框架如下:

 

 

二、本章教學內容在選修模塊內容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習“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主題的基礎是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或科學)、高中階段必修課程化學1、化學2模塊中相關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及本模塊中主題2中化學平衡方面的理論知識。

 

1.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與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轉化和化學反應限度的關系

 

化學反應原理模塊前兩個專題分別從化學熱力學、動力學的角度介紹了有關化學反應的規(guī)律和理論,本專題以前兩個專題的理論為基礎,選取了最常見、最典型的水溶液體系來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特別是化學平衡理論)分析物質的行為。例如,本專題在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基礎上建立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電離平衡常數(shù)和溶度積常數(shù),利用化學平衡移動的一般規(guī)律探討外界條件對水的電離平衡、弱酸弱堿的電離平衡、鹽的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的

影響。

 

2.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專題內容與其它選修模塊的關系

 

水溶液是最常見的溶液體系,水溶液中鹽的水解平衡在生產、生活、實驗室中應用非常廣泛,因此,有必要讓不同發(fā)展取向的學生都對鹽的水解平衡有所了解,因此,在《化學與生活》模塊中,也設置了有關鹽的水解平衡的內容,即從明礬凈水這一常見的生活問題引入,簡單解釋了明礬凈水的原理,為學生了解鹽的水解平衡搭建了平臺。

 

本章涉及了一種最重要的實驗方法——中和滴定法。通過對中和滴定法的原理、實驗操作技能、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及誤差分析思路的學習,使學生對測定物質中某組分含量的實驗思路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還能夠以此為平臺,向學生介紹氧化還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常用方法,拓寬學生對定量分析方法的了解。在《實驗化學》模塊中,設置了酸堿滴定曲線的測繪、比色法測定抗貧血藥物中鐵的含量、食醋中總酸量的測定,這些內容為學生應用所學知識、技能探究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了幫助。

 

三、總體教學目標分析

 

1.課標要求

內容標準

學習要求

補充說明

1.能描述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了解酸堿電離理論。

1.1了解強電解質、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程度的差異,能判斷常見的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可引導學生在化學平衡概念內的基礎上了解電離平衡概念。

不要求掌握電離度與電離平衡常數(shù)之間的定量關系。

1.2了解電離平衡概念,能描述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

離平衡。

1.3會書寫常見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

1.4了解酸堿電離理論。

2.知道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能進行溶液pH的簡單計算。

2.1知道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及其與溫度的關系。

 

可引導學生收集海洋資源及其利用方面的資料,撰寫從海洋資源中提取鎂、溴、碘等物質的小論文或制成ppt文稿,展示交流。

2.2了解溶液的pH、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和氫氧根離子濃度大小、溶液酸堿性三者之間的關系。

2.3知道pH與c(H+)的定量關系,能進行溶液pH的簡單計算。

3.初步掌握測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調控在工農業(y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應用。

3.1初步掌握測定溶液pH的方法。

 

3.2了解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學會使用滴定管,能利用中和滴定法測定強酸或強堿溶液的濃度;了解酸堿中和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規(guī)律。

3.3知道溶液pH的調控在工農業(yè)生產中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應用。

4.認識鹽類水解的原理,歸納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舉例說明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4.1認識鹽類水解的原理,通過探究了解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弱酸弱堿鹽的水解不作要求。

4.2會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4.3能舉例說明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5.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轉化的本質。

5.1知道難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況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過程,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可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并交流;含氟牙膏預防齲齒的化學原理,討論牙膏加氟需要注意的問題。

5.2知道沉淀轉化的本質。

5.3知道沉淀溶解平衡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沉淀的生成和分布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轉化)。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具備了以下知識:電解質的概念、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化學平衡理論知識等。還掌握了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梢哉f,學生已經具備了利用簡單的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實際問題的一般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章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電解質有強弱之分,能應用化學平衡理論描述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2.知道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在一定溫度下,水的離子積是常數(shù)。

 

3.初步掌握測定溶液pH的方法,能進行pH的簡單計算,知道溶液pH的調控在工農業(y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認識鹽類水解的原理、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了解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5.能應用化學平衡理論描述溶解平衡,知道轉化的本質。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運用化學平衡的理論處理水溶液中的問題,進一步樹立平衡觀和離子觀的思想。

 

2.通過酸堿中和滴定等活動,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3.通過將“生成沉淀的離子反應”轉化為“固體溶解的問題”來討論,學會變換觀察

問題的角度來重新認識和思考原有知識的方法。

 

4.通過弱電解質的電離、鹽類水解和沉淀轉化的知識學習,將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和

溶解平衡理解為化學平衡的一種特殊形式,加深對平衡移動原理的理解和認識,完成“理論——實踐——理論”的提升。

 

5.掌握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研究對象到多個研究對象的復雜體系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水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的總結和溶解平衡的

規(guī)律和方法的總結體會事物變化的那種豐富多彩的內在美。

 

2.通過電離平衡、水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溶解平衡的學習,理解外因和內因對事

物影響的辯證關系,建立矛盾的統(tǒng)一和轉化的對立統(tǒng)一的自然辯證觀。

 

3.贊賞運用化學反應原理合成新物質對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

對生產、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關化學變化現(xiàn)象進行合理的解釋。增強探索化學反應原理的興趣,樹立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志向。

 

四、重難點分析

 

本章第一節(jié)內容是《必修1》第二章第二節(jié)《離子反應》的發(fā)展。學生在《必修1》中建立了電解質及電離的概念,知道酸、堿、鹽是電解質,并能正確書寫強酸、強堿、可溶性鹽的電離方程式。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學生將建立強、弱電解質的概念,建立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認識,并能正確書寫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此外,學生在《必修1》中認識到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為有水、氣體或沉淀生成,能夠書寫涉及易溶、易電離的酸堿鹽的離子方程式,那么學完本節(jié)后,學生對離子反應實質的認識也生長為:有弱電解質生成即可,而涉及弱電解質的反應也能正確書寫了。電離理論又是聯(lián)系化學平衡與溶解平衡的紐帶。因此,本節(jié)知識對于后續(xù)章節(jié)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第二節(jié)內容是第一節(jié)內容的應用。在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基礎上,將水看成一種反應物濃度不變的弱電解質,從一般到特殊認識水的電離平衡的特征(水的電離平衡和離子積),逐步認識水溶液中離子濃度的特點(溶液的酸堿性),從定性到定量的研究其特征(溶液pH的簡單計算),最后考慮其應用(中和滴定實驗和應用)。在方法上遵循從一般到特殊,從定性到定量,從簡單到復雜的認識觀。

 

第三節(jié)內容延續(xù)了第二節(jié)的學習。從學生比較熟悉的鹽類物質入手,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并運用歸納法分析鹽類的組成與鹽溶液酸堿性的對應關系;再以水的電離平衡為基礎,分析鹽類電離出的陰、陽離子與水電離出的H+和OH-結合成弱酸或弱堿的趨勢,明確不同鹽溶液呈現(xiàn)不同酸堿性的本質原因,同時深化對過去所學“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的認識。

 

第四節(jié)內容相對獨立,但也可將沉淀溶解問題與離子生成沉淀的反應相聯(lián)系,難溶電解質在水中也會建立一種動態(tài)平衡,這種動態(tài)平衡和化學平衡、電離平衡一樣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滿足平衡的變化基本規(guī)律。將溶解平衡與化學平衡相聯(lián)系,明確用化學平衡的基本規(guī)律來研究溶解平衡的相關問題,把知識緊密聯(lián)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基于上述分析,本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如下:

 

本章的教學重點:

 

1.強、弱電解質的概念和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2.水的離子積,c(H+)、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3.鹽類水解的本質。

 

4.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

 

本章的教學難點:

 

1.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2.水的離子積,有關溶液pH的簡單計算。

 

3.影響水解平衡的因素及水解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4.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和轉化。

 

五、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分析

 

1. 教學策略設計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這部分內容中許多原理,如電離平衡理論、鹽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理論等,都可以由專題2中學過的化學平衡理論推理、演繹而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歸納和演繹,引導學生運用化學平衡理論去認識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讓學生學會學習。

 

水溶液是學生最熟悉、也是最常見的溶液體系,研究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可以解釋、解決許多生產、生活和實驗室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有實際意義的問題情境,有機地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與價值觀三條線索融合。

 

(1)教學方法的選擇

 

精心設計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探究能力。本章中可以設計成探究性問題情境的內容很多,如“測定鹽溶液的酸堿性”作為鹽類水解原理及規(guī)律的研究的問題情境; 以資料“工業(yè)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處理”作為沉淀溶解平衡移動研究的問題情境;有些內容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課題展開研究。

 

重視認識方式的建構,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微粒觀、動態(tài)觀、定量觀、系統(tǒng)觀分析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化學基本概念的形成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深入和完善的,教學處理時要注意概念的層次性。

 

(2)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

 

教學活動是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實現(xiàn)的。根據(jù)各地、各學校的具體條件,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可采用小組教學兩種教學形式進行。

 

(3)教學媒體的選擇

 

本章內容學習難度較大,但是要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了解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基本知識,就要有較大的信息量。所以選擇教學媒體時可以利用圖片、實物、模型、錄音、錄像材料以及多媒體課件增加信息量,實現(xiàn)教學的優(yōu)化或將它們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其整體功能優(yōu)化教學過程。

 

(4)評價反饋

 

每節(jié)課學習結束,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習效果進行反饋,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形成性練習、學生自我總結歸納所學知識、同學互相訪談、提問或分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最終形成研究性學習論文,也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習效果進行反饋等等。

 

2.教學模式設計

 

(1)對于弱電解質的電離,可以結合不同的知識點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①電解質有強弱之分。本部分教學可采用體驗式教學法,給出一些物質讓學生經歷、感悟其中的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通過交流和討論使他們對電解質的分類認同,然后形成規(guī)律。②弱電解質的電離過程是可逆的。本部分教學可采用探究式教學法,設置探究問題:鹽酸與醋酸的電離有什么不同,學生嘗試用幾種不同的方案進行,通過討論篩選出合理方案進行實驗,通過對實驗的現(xiàn)象分析得出結論。③酸性強弱的比較。本部分教學可采用實踐式教學法,通過課本實驗3-2,結合電離平衡常數(shù)進行解釋、應用。

 

(2)對于第二部分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仍具有多樣性:

 

①水的電離。本部分知識是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繼續(xù),因為水是一種弱電解質,因此可采用體驗式教學法。首先根據(jù)水是一種弱電解質的事實,進行交流和討論,形成知識規(guī)律。②溶液的酸堿性與pH。本部分知識具有較強的應用性,一般探究難以得到理想的效果,建議采用接受式教學法。③pH的應用。本部分知識是pH的應用問題,可采用接受式教學法。④酸堿中和滴定。這是一個學生的實踐活動,教學方式采用實踐式教學法為好。

 

(3)對于第三部分鹽類的水解,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根據(jù)特征不同采取不同方法:

 

①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可采用探究式教學法。②鹽溶液呈現(xiàn)不同酸堿性的原因,可采用體驗式教學法。③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則是接受式教學法。

建議將[科學視野]部分知識介紹給學生,提供科學素材,引導學生從理論的高度認識鹽類水解的實質和規(guī)律。

 

(4)從課本設置的欄目和教材體系來分析,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這部分知識采用體驗式教學法和接受式教學法較為妥當。從習題上看,本部分的習題主要是以溶解平衡為知識載體,提升化學平衡原理在實際中的應用。

 

六、教學資源建議

 

(一)發(fā)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作用,加強教學的直觀性。   

 

本章主要研究微觀分子的電離和離子的結合,內容枯燥且較抽象,為降低教學的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演示實驗、教材中的示意圖、幻燈、應用計算機等輔助教學,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針對相應的主題應用傳感和數(shù)碼技術來研究。

 

(二)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體現(xiàn)化學知識的社會價值

 

本章內容涉及的應用知識較豐富覆蓋面也較大,呈現(xiàn)形式多樣。不僅在2~4節(jié)的正文中均有pH的應用、鹽類水解反應的應用、沉淀反應的應用等一定篇幅的應用內容,在家庭小實驗、資料等欄目及問題的引出中,教材多處以不同方式涉及了相關知識的應用、由于其中相當部分的內容不僅僅是簡單的事實介紹,而是于實際問題中應用所學進行理論分析或技能實踐,因此在教學中落實這些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內容,有助于學生鞏固、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三)可充分利用相關網站

 

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部分程度較高、學習興趣較濃的同學利用業(yè)余時間在相應的網站上查找相關理論知識部分的資料,以利用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也加強了學科學習的開放性。

 

七、學時建議

 

第一節(jié) 弱電解質的電離     1學時

 

第二節(jié)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  3學時

 

第三節(jié) 鹽類的水解  2學時

 

第四節(jié) 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   2學時

 

復習與機動                       2學時

 

合計        10學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er/8070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