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輝煌燦爛的學
一、單項
以下是四部著作的書影圖片以及一段詩句,回答1-4題。
① ② ③ ④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成書于春秋末年的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書影圖片③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地位,恰當?shù)谋硎鍪?br>A.代表了古代中國浪漫主義的學流派
B.以講究詞藻華麗而著稱
C.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的黃金時代
D.代表了古代中國現(xiàn)實主義的學流派
3.將書影圖片④與③相比,結合一段詩句,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特點之一是
A.以四言為主 B.半詩半的綜合性
C.句式長短不一 D.適應市井生活
4.上列書影圖片所反映的作品,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或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
5.《詩經(jīng)》所收之詩,絕大部分是什么時期的詩歌
A.西周初年至戰(zhàn)國
B.西周至春秋中葉
C.春秋至戰(zhàn)國
D.整個周代
6.右圖所示人物的代表作是
A.《詩經(jīng)》 B.《離騷》 C.《楚辭》 D.《式微》
7.偉大的詩人屈原采用楚國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開創(chuàng)的詩歌新體裁是
A.樂府 B.“楚辭” C.民歌 D.賦
8.關于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在騷體詩基礎上,吸收散成分形成的一種半詩半的綜合體②東漢時期的賦以恢宏的氣勢,奇麗的景物,夸張的手法,華美的詞藻表現(xiàn)③西漢時期的賦篇幅大多較短,以抒情為主,字句平淺,意境較為清新④佳作有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張衡的《二京賦》和趙壹的《刺世疾邪賦》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9.兩漢時期盛行的一種新的學體裁是
A.樂府詩 B.“楚辭” C.民歌 D.賦
10.盛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有①李白②高適③杜甫④李商隱⑤岑參
A.①④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11.因主張“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而創(chuàng)作了大量平實淺近,針砭時弊的諷喻詩的唐代詩人最有可能是
A.王維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2.晚唐詩人的代表主要是“小李杜”,他們是
A.李白、杜甫 B.李清照、杜牧 C.李商隱、杜牧 D.李商隱、杜甫
13.“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睆脑~的風格上看,該詞屬于
A.婉約派 B.田園派 C.豪放派 D.花間派
14.下頁右圖是對古代某學家的精神,他寫了大量具有豪放風格的詞作,推測其人應當是
A.關漢卿 B.蘇東坡 C.辛棄疾 D.岑參
15.“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边@是哪位詞人的名句
A.李清照 B.李煜 C.蘇軾 D.辛棄疾
16.下列宋朝著名詞人中屬于婉約派的是
①李清照 ②蘇軾 ③柳永 ④辛棄疾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7.明清時期,“土工商賈雖然同,各務營生不辭倦”,人們對商人地位的認識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對學的最大影響是
A.志怪作品的出現(xiàn) B.散曲創(chuàng)作的繁榮
C.小說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 D.詩歌創(chuàng)作的繁榮
18.產(chǎn)生上述那種認識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經(jīng)濟領域新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B.專制中央集權的強化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早期啟蒙思想的推動
19.《儒林外史》是我國明清時優(yōu)秀的
A.歷史小說 B.神魔小說 C.世情小說 D.諷刺小說
20.揭示了我國封建社會走向沒落的歷史真實的小說是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西游記》 D.《紅樓夢》
21.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是
A.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B.施耐庵的《水滸傳》
C.吳承恩的《西游記》
D.曹雪芹和高鶚的《紅樓夢》
22.下圖所示名著是我國明清時優(yōu)秀的
A.歷史小說 B.神魔小說
C.世情小說 D.諷刺小說
23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與藝術性,并把我國古典長篇小學創(chuàng)作推向高峰的是
A B c D]
24.下列與古代中國學體裁有關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請回答:
(1)王國維在論述人生三境界時,引用了三句別人的詞作。寫出所引三句詞的出處。
(2)第二、三句詞的作者詞風屬于什么風格?
(3)結合實際,談談其中蘊涵的哲理。
26.愛國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始終是中國古代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請從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中各選取一例,略加分析說明。
27.下列材料: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歲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鯂S《人間詞話》
請回答:
(1)上面三句詞的出處?
(2)第二、三句詞的作者詞風屬于什么風格?
(3)結合實際,談談其中蘊涵的哲理。
參考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50531.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2013年高考文綜歷史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