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1、掌握一些常見句式概念、特點及其在表達中的作用。
2、掌握各種句式變換的要領。
3、注意句式變換的難點。
4、注意仿用句式的隱含要求。
【重點】仿寫中的聯(lián)想、想象、創(chuàng)新。
【課時安排】
三 課 時
第1課時
【課前導入】
選用句式,重點考查根據(jù)側重點選擇恰當?shù)木涫降哪芰,涉及到的知識有對語境的把握,語氣的辨別,漢語常用習慣的了解等。歷年高考雖然較少單獨命題,但結合表達連貫、仿用句式等幾乎年年都要涉及到。從命題形式看,主要有兩種題型:①復位填充題(一般為“定位選句”);②句式評析題。
仿用句式,是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點,仿照其特點造新句。排比句、比喻句、對偶句是考查熱點。仿寫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為基礎。仿用句式且不斷出現(xiàn)新的題型,已經(jīng)成了語文高考的熱點,應該是復習的重點和難點,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認識。
變換句式,考查的是對給定語句換一種句式表達的能力。這里所要換的句式是命題者給的,“變換句式”是為了增強和優(yōu)化語句的表達效果。變換句式指的是各種句式間的互變。高考中是指按題目要求,對表達特定情景的語句進行重新組合、改寫的考題。
仿寫語句試題有一定的綜合性,它往往涉及語法結構、表達方式、語意連貫、修辭運用、風格諧調等。許多方面,也間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識范圍及文化修養(yǎng),反映出理解、表達運用等多層級的能力要求。平時應以閱讀為基礎,關注社會現(xiàn)實,給自己以更多的材料儲備;掌握常用的句式和修辭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句式也就是句子的結構形式,漢語中的句式是豐富多彩的。同樣的意思,我們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而不同的句式,其表達效果大多是不一樣的。恰當?shù)亍斑x用、仿用、變換句式”,可以使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生動性和說服力得到增強。
下面簡要介紹幾種常用的句式及其表達效果。
①長句與短句?
句子的長短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截然的界限。長句是指結構復雜、詞語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結構簡單、詞語較少的句子。
長句表達效果:表意嚴密、精確細致,內(nèi)容豐富。
短句表達效果:表意靈活、簡潔明快、節(jié)奏感強。
②肯定句與否定句?
對事物作出肯定判斷的句子叫肯定句。對事物作出否定判斷的句子叫否定句。
③主動句與被動句?
主動句是指該句主語是謂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的句子。被動句則是指該句主語是謂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承受者的句子。?
④例程句與變式句?
例程句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變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較特殊的句子。常見的變式句有兩類:一類是單句成分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主謂倒裝句、定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等;一類是復句中分句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因果倒置句、轉折倒置句、條件倒置句、假設倒置句等。?
⑤整句與散句?
整句是指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一組句子,主要指排比句和對偶句。散句是指結構不整齊、各式各樣的句子交錯運用的一組句子。
⑥單句與復句
單句是只有一套主謂成分構成的句子。復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密切聯(lián)系、結構互不包含的單句組成的句子。單句與復句的轉換類似長句與短句的轉換。
⑦四種不同語氣的句子(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句子從語氣上分,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陳述句是用來陳述一件事情的句子,分肯定句和否定句兩類。疑問句是用來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句子,包括有疑而問和無疑而問兩類。祈使句是用來要求別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祈使句包括要求和禁止兩類。感嘆句是用來表示某種感情的句子。如何使用及使用哪種句子,主要要看語境,語境包括內(nèi)部語境和外部語境。內(nèi)部語境是指詞語的搭配、句子的結構、上下文句間的關系等。外部語境是指說話的場合、對象、目的和范圍等。
應考方法盤點
一、注意考查形式
近幾年來,該考點一直是高考的熱點。廣東高考雖然較少單獨命題,但從近幾年各省市的試題來看,本考點已演化為一種語言運用的綜合考查。除“選用”、“仿用”、“變換”三者本身有重疊交叉外,還常與修辭、語言表達連貫、簡明、得體、辨別和篩選文中重要信息等考點有重合。
1.選用句式
重點考查根據(jù)側重點選擇恰當?shù)木涫降哪芰,涉及到的知識有對語境的把握,語氣的辨別,漢語常用習慣的了解等。歷年高考雖然較少單獨命題,但結合辨析和修改病句、表達連貫、仿用句式等幾乎年年都要涉及到。從命題形式看,主要有兩種題型:①復位填充題(一般為“定位選句”);②句式評析題。
2.仿用句式
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點,仿照其特點造新句。排比句、比喻句、對偶句是考查熱點。仿寫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為基礎。仿用句式幾乎每年必考,且不斷出現(xiàn)新的題型,已經(jīng)成了語文高考的熱點,應該是復習的重點和難點,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認識。
3.變換句式
變換句式考查的是對給定語句換一種句式表達的能力。這里所要換的句式是命題者給的,“變換句式”是為了增強和優(yōu)化語句的表達效果。涉及到的句式有長句與短句,肯定句與否定句,主動句與被動句,例程句與變式句,整句與散句,單句與復句,四種不同語氣的句子(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疑問句)等。
變換句式指的是各種句式間的互變。高考中是指按題目要求,對表達特定情景的語句進行重新組合、改寫的考題。句式變換的題目在高考試卷中雖然不是每年必考,但也時有出現(xiàn)。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句式變換的題目有從單純的變換句式到以句式為主綜合考查多種能力的趨勢。所以這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語言運用題。變換句式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能,我們進行句式變換,有時是為了增加文采,例如排比;有時是為了強調,例如句子成分的移位;有時是為了連貫,例如為了話題的銜接而進行的主語、賓語的調整;有時是為了增強語言的清晰度。
二、把握一般常規(guī)
1.選用句式
①保持陳述對象的一致性,使語意連貫;
②體現(xiàn)語意重點;
③保持語境、感情、語氣的一致。
2.仿用句式
①形似,即仿寫的句子要與例句在結構、修辭方式及句式上相似。為此,要對例句的結構(單句的結構成分、復句的邏輯關系)運用的修辭方法、句式進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這樣才能進行仿寫。
②意諧,即仿寫的句子要與例句在思路、感情、語意上諧調。因此,要認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語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語境中所表達的感情。特別要注意例句中的隱含信息,弄清題目中沒有明確提出的要求。
③能跟據(jù)語境展開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
3.句式變換
①符合改句的句式特點;
②變式不變意;
③變式不漏意。
三、熟悉解題步驟
1.選用句式
選用句式題解題的一般過程:
(1)審清題目要求,弄清題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連貫,還是為了突出強調某個意思!
(2)根據(jù)題目要求認真分析所供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連貫,則要注意分析話題、句式;如要求強調某一意思,就要從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選用能與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2.仿用句式
首先,弄清題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
其次,認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以下九個方面的特點,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仿句”。
先看一例:仿照下列劃線部分的句子,另寫兩個句子,使前后意思銜接一致:
在充滿愛的社會里,人人都呼喚愛心,愛心是一片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
(1)話題。即題目中規(guī)定的陳述對象,在仿寫時必須以給定的陳述對象為主語,否則便會不合要求。還應把握文句所給定的中心主旨,理解原句的意義,特別是隱含意義,應在弄懂文意的基礎上把握主旨,循旨聯(lián)想,遵旨選材,按旨索句,保持仿寫的句義與原句句義的一致。如例題劃線句的前提句是“在充滿愛的社會里,人人都呼喚愛心”,顯然話題應是“愛心”,句子的主旨應該是強調愛心的美好作用。
(2)句式。仿寫句子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形式上的約束性,這就要求我們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語氣,仿寫時要注意句子結構形式的高度一致。句式包括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主動句、被動句、長句、短句、整句、散句、單句、復句、例程句和變式句等;還要弄清楚句子內(nèi)部的語意關系,或轉折或遞進,或因果或假設,或總分或并列等。從上例來看,例句的句式為使動句,且由兩個分句構成,前一分句為比喻性判斷句,后一分句為使動式兼語句。
(3)修辭。仿寫句子著重在“運用”上考查修辭格,正符合《考試說明》中提出的“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的內(nèi)容。仿寫前應分析給定例句所運用的修辭格,或比喻或比擬,或借代或夸張,或對偶或排比等,仿句應使用與例句同樣的修辭方法。上例的前一分句用的是暗喻修辭格,那么仿句也須用暗喻手法。
(4)結構。仿句的句子成分組合方式、修飾限制的構成方式均應與例句相同。從例句來看,前一分句的成分組合方式為“主+是+賓”,賓語為雙限制的偏正短語,前一限制為數(shù)量詞,后一限制為季節(jié)性名詞;后一分句的成分組合方式為“使+……的人(兼語成分)+謂動+賓語”,兼語部分為偏正短語“……的人”,賓語部分也是名詞性的偏正短語。因此,仿句的結構均應與例句相一致。
(5)手法。仿句中有時運用一些特定的表現(xiàn)手法,有時題干中明確要求,而多數(shù)情況下題干中不一定明確要求,但寫時也應運用與例句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如象征、比較、抑揚等。上例中的后一句“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中便包含了隱性的先抑后揚的手法,這也是要注意的。
(6)色彩。仿寫的句子同例句色彩要和諧,包括語境色彩和感情色彩。如原句詞語的褒貶雅俗,感情的憂傷、喜悅、沉重、明快、贊美與諷刺等。例句中的“冬日”、“感到”均是書面語言,“溫暖”屬褒義詞,仿句就該配以“春日”、“看到”、“希望”等與之色彩相吻合的詞,而不要使用“春兒個”、“望見到”、“末路”一類的詞。
(7)邏輯。仿句在內(nèi)容上應做到合乎事理、合乎邏輯,(前后兩句之間不能矛盾)如上例中,“陽光”使人“感到”“溫暖”,“光明”使人“看到”“希望”,“暖風”使人“覺得”“舒適”,“綠蔭”使人“得到”“休憩”等等。
(8) 表達。仿句應做到語言通順、用詞得當、簡潔明確。比如上例中,不能出現(xiàn)類似“愛心是一塊溫柔的暖風”、“使傲然挺立的人感受到家的溫暖”的說法。
(9)字數(shù)。題干中如有字數(shù)要求,則仿句還應注意全句、各分句及各結構成分的字數(shù),均應與例句字數(shù)相當。
此外,仿寫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韻趣味,要求內(nèi)容的哲理性和啟發(fā)性。
3.變換句式
(1)長句改為短句的要點:
①將長句中能抽出來的較龐大的修飾限制成分抽出來,改成分句或單獨成句,不能抽出來的修飾限制成分與句子主干另成一句。
②把聯(lián)合成分拆開,重復跟聯(lián)合成份直接相配的成份,形成排比句式。長句改短句要注意所改短句之間的邏輯順序。短句改長句則要注意先了解幾個短句表達的意思的共同點,確定主干,然后把其它內(nèi)容用句子的修飾限制的形式表達出來,不能漏意。
(2)肯定句和否定句句式轉換的原則:不能改變原意。
①轉換的要點是否定詞的運用,保持原意則加兩個否定詞。
②變成相反的意思則加一個否定詞。另外要注意反問句也是一重否定。?
(3)主動句和被動句互相轉換的要點:主語和賓語的轉換
主動句變被動句時,將主動句的賓語變?yōu)楸粍泳涞闹髡Z,主動句原來的主語與“被”構成介賓短語作被動句的狀語;被動句變主動句則恰好相反。
(4)例程句與變式句轉換的要點:找準需要強調的內(nèi)容并將其推前或置后。
(5)整句和散句互換的:主要是重復性詞語的使用與否的問題,整句改散句就將整句中重復使用的提示詞去掉,使相關內(nèi)容變成細小成分;散句改整句則要加上重復使用的詞,使之和相關內(nèi)容構成整齊句式。
解題思路
(1)分析格式定方向。每一個仿寫題拋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可以分析,這個分析出來的基本格式,就是我們仿寫句子的大致方向。
例:以我國自然景觀為例,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寫兩個句子,構成一組排比句。
巍峨的喜馬拉雅山,猶如一位昂首挺立的巨人,屹立于廣闊天地之間,她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的象征;……
[分析]考題例句的基本格式是:“對象+比喻+描述+評價”,即先拋出明確的寫作對象,再對這個對象使用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然后根據(jù)需要選準角度進行描述,最后對對象作出切實而中肯的評價。四個句子簡明生動,意義連貫,構成一個完整的表意整體。明確了這一點,考生答題就容易多了。
(2)看清要求選題材。通過分析,把握了例句的基本格式之后,下一步就是看清題目要求,準確選取題材。比如上面的例句,考生單看例句,很可能在答題的時候馬上想到一個寫作對象:萬里長城。但細心的考生是不會這么盲動的,會很快否定這個題材,因為題目的要求是“以自然景觀為例”,萬里長城不是自然景觀,當然就不在仿寫之列。
(3)拓寬思路廣獵取。把握住了仿寫的基本格式,看清了題目的寫作要求,第三步,就是拓寬思路,廣泛搜尋適合仿寫要求的對象和內(nèi)容。比如例句,自然景觀中,除了喜馬拉雅山之外,還有很多的大山大江大河,都可以成為寫作題材。有同學想到了“奔騰的黃河”,“寬闊的長江”,“廣闊的蒙古大草原”,都是符合要求的寫作題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54653.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