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語文必修一古代詩歌鑒賞復(fù)習訓(xùn)練試題(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考點鏈接(二)——古代詩歌鑒賞
時限:45分鐘 作業(yè)滿分:60分
第一組(30分)
1.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
湖口望廬瀑布水
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1)詩中所寫“廬瀑布”有什么特點?詩人為我們描摹了一幅怎樣的瀑布圖?(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舉例說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詩中所寫瀑布從天而降,氣勢不凡,光彩奪目,云氣繚繞。詩人以相襯,以天相映,為我們描摹了一幅雄奇絢麗的廬瀑布遠景圖。
(2)本詩運用的修辭手法有:①夸張,如“萬丈紅泉落”的“萬丈”,突出了瀑布的氣勢不凡;②比喻,如“日照虹霓似”,將陽光下的瀑布喻為天上的虹霓,突出了瀑布的神采。
詩歌鑒賞:這首詩的是廬瀑布水的遠景,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細,寫貌求神,重彩濃墨,渲染烘托,以相襯,以天相映,描繪了一幅雄奇絢麗的廬瀑布遠景圖。詩人欣賞瀑布,突出贊嘆它的氣勢和神采等。首聯(lián)寫瀑布從高高的廬落下,遠望仿佛自半天之上,“紅泉”、“紫氛”相映,光彩奪目。頷聯(lián)寫青翠高聳的廬,雜樹叢生,云氣繚繞。遠望瀑布,或為雜樹遮斷,或被云氣掩住,不能看清全貌。頸聯(lián)寫陽光照耀,遠望瀑布,若彩虹當空,神采突顯;天氣晴朗,聞其響 卻若風雨聲。尾聯(lián)以贊嘆作結(jié):廬本屬仙境,原多秀麗景色,而以瀑布最為突出。
2.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
春晚書家屋壁(其一)
貫休
柴門寂寂黍飯馨,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1)貫休的詩在語言上善用疊字,試以本詩為例作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的一個特色,就是景外有人,景中有情。試作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本詩中,疊字有三:“寂寂”,寫出春雨初晴后農(nóng)家春耕忙,家家無閑人的特點;“蒙蒙”,狀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輕紗而看不分明的情態(tài);“泠泠”,描摹春水流動時發(fā)出的清脆悅耳的聲音。這些疊字的運用,不僅在造境、繪形、模聲、傳情上各盡其妙,而且聲韻和諧,具有音樂美。
(2)晚春是農(nóng)家大忙的季節(jié),然而詩人卻只字不言農(nóng)忙而著墨于寧靜之景,由寧靜之景中見農(nóng)忙之人。春雨下 得及時,天晴得及時,農(nóng)家搶耕及時,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現(xiàn)。此詩妙在不寫人,不寫情,單寫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這樣寫,既緊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稱得上短而精。
詩歌鑒賞:貫休是晚唐詩僧,這首詩是他在農(nóng)家為客時的題壁之作。前兩句寫柴門內(nèi)外靜悄悄的,縷縷炊煙,冉冉上升;一陣陣米飯的香味撲鼻而;一場春雨過后,不違農(nóng)時的農(nóng)夫自然要搶墑春耕,所以“柴門”也就顯得“寂寂”了。由此可見,“春雨”下得及時,天晴得及時,農(nóng)夫搶墑也及時,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現(xiàn)。后 兩句寫庭院中,水汽迷蒙,宛若給庭花披上了輕紗,看不分明;野間,“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悅耳;躲進巢避雨的鳥兒,又飛上枝頭,嘰嘰喳喳,快活地唱起歌;一個小孩走出柴門,啼哭著要捕捉鳥兒玩耍。這一切都是寫春雨初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
送客之江西
鄭錫
乘軺①奉紫泥②,澤國渺天涯。
九派③春潮滿,孤帆暮雨低。
草深鶯斷續(xù),花落水東西。
更有高唐④處,知君路不迷。
注:①軺:使者乘坐的車輛。②紫泥:古人用泥封書信,泥上加蓋印章;实鄣脑t書用紫泥,這里即指詔書。③九派:長江流至湖北、江西九江一帶,分成九條支流。④高唐:指父母。
(1)這首詩里有沒有一般送行詩中常見的那種沉郁的情調(diào)?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派春潮滿,孤帆暮雨低”描摹了怎樣一幅圖景?試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沒有。因為對于行人說,在這春光明媚的時節(jié)奉命出使江南,無疑是一次游歷的好機會,況且又可以順路探親,一舉兩得,實乃好事。故這首詩里沒有一般送行詩中常見的那種沉郁的情調(diào)。
(2)“九派春潮滿,孤帆暮雨低”,描摹了友人在大江中孤單行船的情景。春潮涌動,江水浩渺;而在這浩瀚無邊的水的世界里,一葉孤舟正在暮雨中緩緩前行,江面的闊大正襯托出友人的孤單。
詩歌鑒賞:這首詩是詩人送別即將出使并省親的友人所作。首聯(lián)說明友人此行的使命和去向,說他是奉朝廷之命出使,到那遙遠的水鄉(xiāng)澤國去。頷聯(lián)設(shè)想友人在大江中行船的情景。詩人沒有正面抒寫自己的別情,而別情已融入“春潮”“孤帆”“暮雨”這些景物中。頸聯(lián)注重細節(jié),狀物入微,通過“草深”“花落”“鶯斷續(xù)”等細節(jié)描寫,進一步突出了江南春光的美麗。尾聯(lián)說到友人此行尚可順道省覲父母,當不致因流連風光而耽誤行程。全詩寫得輕快明麗,富有生氣,乃送別詩中的佳作。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6分)
示長安君①
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后期②何日是,寄書應(yīng)見雁南征。
注:①長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名淑,工部侍郎張奎之妻,被封為長安縣君。②期:約定重逢的日期。
(1)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頷聯(lián)“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的妙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頸聯(lián)中數(shù)詞運用的妙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這一聯(lián)準確選取家庭生活的細節(jié),傳神地寫出了溫暖親昵的家庭氣氛!安莶荨笨梢娋撇说暮唵危盎杌琛睜I造了一種神秘感,暗示了燈下兄妹推心置腹、促膝談心的隨意!肮薄霸挕倍挚此菩攀帜,實為精心挑選,全句表達了相逢的快樂和手足之間的深情。
(2)“三年”言時間之長,“萬里”謂距離之遠,以數(shù)詞入詩,一縱一橫,一時間一空間,使離別悲情表現(xiàn)得更為濃烈。
詩歌鑒賞:抒寫兄妹情深這一主題的詩并不多見,王安石的這首七律言淺而情深,使人體味到親人間純樸而真摯的感情。首聯(lián)娓娓道,飽含深情,少年時已經(jīng)傷離別,人到中年,對于這種離情別緒,更是不堪承受,何況在剛相逢的時候,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頷聯(lián)寫兄妹相聚,談笑風生,暢敘親情,在細膩的描寫中充滿溫馨的氣氛。頸聯(lián)感嘆長年與親人分離,更為即將遠赴他鄉(xiāng)與親人相別而傷情。尾聯(lián)的出句表達了詩人對重逢的渴望;對句以鴻雁傳書以慰思念之情作結(jié),和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誰寄錦書?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5.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6分)
淮村兵后
戴復(fù)古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曉鴉。
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一一是人家。
(1)詩中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請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簡要概括詩人 在詩中所表達的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描寫了一幅江淮一帶戰(zhàn)亂后農(nóng)村殘破的景象。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開著。煙草茫茫,曉鴉聒噪,圍墻坍塌,水井荒廢,人煙稀少,一切都已蕩然無存了。
(2)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亂給農(nóng)村和百姓帶破壞的痛心,對侵敵的仇恨和對戰(zhàn)爭的厭惡。
詩歌鑒賞:首句寫桃花不識人間悲苦,花開依舊。這早春的艷陽景色,倍增戰(zhàn)后的凄涼。次句寫煙草茫茫,曉鴉聒噪,人煙稀少,為后面兩句點題蓄勢!皫滋 敗垣圍故井,向一一是人家”,這兩句是詩的主旨句,蘊意豐富。本,這里原是人們居住的地方,可現(xiàn)在只剩下殘垣故井,一切都已蕩然無存了。這首短短的絕句,為戰(zhàn)后荒村繪出了最典型真實的圖景。典型的環(huán)境,典型的細節(jié),把離亂景象寫得如此真切感人,有力地突出了“反戰(zhàn)”這一主旨。
第二組(30分)
1.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6分)
浣溪沙
次韻禮院孟子周僉院秋夜曲二疊
虞集
天闊秋高初夜長。浮塵消盡霧蒼茫。澄澄孤月轉(zhuǎn)危墻!〗鹁新曃〾嬄,玉階無色乍疑霜。不聞人語只吟?。
(1)“澄澄孤月轉(zhuǎn)危墻”一句中“澄澄”一詞用得很好,請結(jié)合全詞作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詞渲染了怎樣一種意境?“不聞人語只吟?”對渲染這種意境起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澄澄”,光明澄澈的意思。萬里長空中,消盡了蒼茫霧氣,只有一輪孤月閃爍著明亮的清輝。運用“澄澄”一詞,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渲染了環(huán)境的寧靜。
(2)全詞渲染了安寧清靜的意境!安宦勅苏Z只吟?”對渲染這種意境起反襯作用。
詩歌鑒賞:此詞境界清明高遠,值得一讀。首句以“天闊秋高”四字將大都秋高氣爽的境界推向無限之高遠。次句寫入夜的大都,消盡了白日的喧囂,但心中感覺缺少什么,一片茫然。直到那一輪明月從高高的宮墻上露出,心里才感到一片安寧靜謐。上片重點寫出了秋月未顯時的景象,為明月的出現(xiàn)作鋪墊。下片著重寫月亮出時的情景。金井墜露,滴滴有聲;玉階有月,仿若凝霜;不聞人語,只聞秋蟲低吟。渲染出一派寧靜的氛圍。全詞純?nèi)粚懢,無一情語,但句句含情,突出了作者內(nèi)心的安寧。
2.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回答問題。(6分)
[黃鐘]節(jié)節(jié)高
題洞庭鹿角廟壁①
盧摯
雨晴云散,滿江明月。風微浪息,扁舟一葉。半夜心②,三生夢③,萬里別,悶倚篷窗睡些。
注:①這首小令作于盧摯 出任湖南嶺北道肅政廉訪使途中。②半夜心:夜深人靜時油然而生的離愁別恨。③三生夢:佛家以去、、今,即前生、生、今生為三生。夢,夢中的幻境。
(1)此曲的最后一句“悶倚篷窗睡些”中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曲前四句和后四句之間是怎樣的關(guān)系?試作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悶”字用得好。此處著一“悶”字,一是對上“悶”的兩個原因的總結(jié),遠離京城,心懷離愁別恨,對自己前途命運難測的憂慮;二是畫龍點睛,奠定本曲的感情基調(diào)。
(2)本曲前四句和后四句構(gòu)成了反襯關(guān)系。前四句描繪了一幅“雨晴云散,滿江明月。風微浪息,扁舟一葉”的美好情景。后四句抒發(fā)作者內(nèi)心的愁苦怨悶之情。以美景襯哀情,使哀情更哀,更易使人受到感染。
3.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6分)
浣溪沙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②西。打頭風浪惡禁持③!〈浩譂u生迎棹綠,小梅應(yīng)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注:①離除夕還有五日時,作者返家,途中過蘇州,經(jīng)吳松,遂作此詞。②石塘:蘇州之小長橋。③頭:指船頭。惡:猛,厲害。禁持:擺布。
(1)作者說“畫船愁過石塘西”,似乎此一畫船,是載了滿船清愁而行。既是歸家,你認為作者因何而“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和下片的寫景基調(diào)有什么不同?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者愁的原因是:風浪猛打船頭,延緩了作者的歸程。
(2)上片的寫景基調(diào)慘淡沉重:雁怯重云,畫船載愁,風浪打頭。下片的寫景基調(diào)歡快愉悅:春浦生綠,小梅長枝,充滿生機;燈火催歸,一片溫馨。這樣安排的好處是:構(gòu)成對比,上片寫得越愁苦傷感,越能突出作者 離家越越近的歡欣愉悅。(或以上片慘淡景象反襯下片歸家之歡欣亦可)
詩歌鑒賞:這首詞寫回家過年的歡欣之情。起筆寫向空中,大雁無聲,穿過重云,飛向南方。此一畫面,恰成作者歸心似箭的寫照。次句寫出作者自己,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畫船,是載了滿船清愁而行。既是歸家,又有何愁?原是“打頭風浪惡禁持”。歸家之人,又豈是風浪所能阻擋?“春浦漸生迎棹綠”, 河水漲綠,漸生春意,輕拍槳櫓!靶∶窇(yīng)長亞門枝”,揣想此時家中,門前小梅,新枝生長,幾乎高與門齊了。以“一年燈火要人歸”結(jié)筆,化濃情為淡語。除夕守歲之燈火,一年一度而已。燈火催人快回家,歡歡喜喜過個年。既寫出家人盼歸之殷切,又寫出作者歸心之急切。此是全詞情感發(fā)展之必然結(jié)穴,于淡語中見深情。此詞的顯著藝術(shù)特色,是以哀景寫歡樂,以淡筆寫濃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畫船載愁,浪打船頭等慘淡景象反襯歸家之歡欣,下片以春浦漸綠,小梅長枝,燈火催歸 等淡語寫想家的濃情。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6分)
浣溪沙
洞庭
張孝祥
行盡瀟湘到洞庭。楚天闊處數(shù)峰青。旗梢不動晚波平! 〖t蓼注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夜涼船影浸疏星。
注:紅蓼:指生在水邊的紅色蓼草。
(1)這首詞的上片寫了哪些景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的下片使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請舉出兩例作簡要賞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片寫了遼闊的楚天,青色的峰,平靜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繪了一幅境界開闊而又幽靜的水畫面。
(2)①動靜結(jié)合!懊鳌睂戃S出水面之魚,在這樣安靜的環(huán)境中,靜中見動。②比喻、對比。將雙尾白魚比作“玉刀”,既寫出魚的特征,又和“紅蓼”的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以強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泊之時是傍晚,而“夜涼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轉(zhuǎn)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現(xiàn)出船影遮蓋著星空倒影的優(yōu)美境界。(舉出兩種手法并簡析即可)
詩歌鑒賞:這首詞是張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長沙)調(diào)知荊南(荊州,今湖北江陵)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時,由湘江入洞庭湖所作。他從長沙出發(fā),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盡瀟湘”一筆帶過,“到洞庭”三字引出下!俺扉熖帞(shù)峰青”一句,寫洞庭湖全景恰到好處!捌焐也粍油聿ㄆ健保枪俅聿磿r的景象,呈現(xiàn)出大自然清幽的靜態(tài)美。下片寫停船后泛覽湖景所見!凹t蓼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兩句,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隨著物景的轉(zhuǎn)換,顯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給人一種紅白鮮明的色彩感。詞中的“紅蓼”與“白魚”相對,更感到作者的構(gòu)思精巧,觀察入微。作者既寫了遠處一道水灣倒映出的紅蓼,又寫了似刀的雙尾白魚!耙箾龃敖栊恰币痪,以景語收結(jié),尤耐人尋味。
5.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問題。(6分)
[黃鐘]人月圓
倪瓚注
傷心莫問前朝事,重上越王臺。鷓鴣啼處,東風草綠,殘照花開。  悵然孤嘯,青故國,喬木蒼苔。當時明月,依依素影,何處飛?
注: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為一個漢族的知識分子,他始終不能忘記元兵南下、宋朝滅亡那段悲慘的歷史。因此,他一生都沒有在元政權(quán)下做官,隱逸林。他晚年時常追憶舊事,緬懷故國,抒寫愁思。
(1)這首元曲描繪了怎樣一幅圖景?試作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元曲的“詩眼”是什么?試作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這首元曲描繪了越王臺上,鷓鴣哀婉啼叫,東風吹綠衰草,殘陽中花開放,青峻冷依舊,滿目喬木布滿蒼苔,頭上明月柔和皎潔的圖景。
(2)這首元曲的“詩眼”是“傷心”。上片起首句直接點明主旨,寫登上越王臺,引發(fā)傷心之情。次句“鷓鴣啼處,東風草綠,殘照花開”通過景物描寫,渲染凄涼之情。下片“悵然孤嘯”再次直抒胸臆,結(jié)句以問作結(jié),表達作者內(nèi)心的苦悶之情。
詩歌鑒賞:此曲是作者重登紹光越王臺時所寫的懷古之作。包括江浙廣大地區(qū)在內(nèi)的“越地”,既有越王勾踐報仇雪恥的歷史,又是南宋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人到這里尤其容易激起亡國的悲痛情感和恢復(fù)河的愿望。今天作者重游前朝重地,登上當年勾踐點兵復(fù)仇的越王臺,感情不 能抑制。這首小令,開篇即已憂思滿腹、感慨萬千。從勾踐臥薪嘗膽,夫差昏庸亡國,直至趙宋王朝偏安一隅最后分崩離析,以及當朝(元朝)的由盛而衰,往事不堪回首,卻又無法回避!苞p鴣啼處,東風草綠,殘照花開”,所有這些外在景物,都染上濃重的凄涼色彩!皭澣还聡[”,他的心情是否就此平靜下了呢?此作由此向前推進了一步:此時為夜色昏黃之后,作者的憤懣似乎有所開釋,但心情依舊不能平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45252.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一語文暑假達標測試:再別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