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會以一些時下社會熱點或已經(jīng)過時但對人有啟發(fā)的素材作為命題參考素材,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勸善”素材就是其中的一例。
我們曾試圖去改變別人,后來發(fā)覺都是徒勞無功。明明帶著好意,結(jié)果反而造成傷害,甚至反目成仇。
為什么人總是聽不進善意的勸告?勸的人和勸的對象,雙方都要負責(zé)任。
勸的人,往往站在道德高點,一副審判官的氣派,他看得準說得對,但氣焰逼人,讓人一見就反感。至于勸的對象,通常都以自我為中心,很明顯的缺點,卻偏不承認,有塊布遮蔽眼睛,這塊布就是他自己。任何真話,只要點出他的缺點,就被認為是在針對他,一概不被接受。
人際生活,大家都不愿聽真話,也不愿說真話。或者干脆不對他本人說,而寧愿在背后說,多少誤會從此產(chǎn)生。偏偏有人就看不見這原委。常聽有人吵架時說:你為什么不對我本人說,要在背后說?
唉!能對他本人說嗎?但有些話還是要對他本人說的。“勸善”是朋友應(yīng)有之義,如果大家你好我好各不得罪,頂多算得上酒肉朋友而已,如此交友有何意義?
著名的古代以色列王戴維,一生敬虔自守,畏天愛人。但晚年卻占有了部下妻子,還殺了部下以維持其美名。他是王,誰敢規(guī)正他?就有_A不怕死的人,婉轉(zhuǎn)地對戴維王講了個故事:城里有個富有財主,牛羊無數(shù),另外有個窮人,只有一只小母羊羔,像寵物般與他家孩子一同長大。有天富人請客,舍不得取自己的羊,卻奪了窮人的羊羔宰殺奉客。
戴維天性正直良善,聽此惡行,大叫可怒也,非將此人法辦不可。諫臣在此關(guān)頭上輕描淡寫說:王呀!你就是那人。
素材運用:勸善想要達到預(yù)期的效果,勸者的態(tài)度和語氣,就變得極其重要。有人總結(jié)經(jīng)驗:“應(yīng)該用最柔和的語氣來講最重的話。”這好比喝苦藥配以蜜棗,喝得下去,藥才有用。而被勸者也要敞開心扉,時刻以“良藥苦口利于病”來警醒自己接受善意的勸告。
總結(jié):勸善到此就講解完了,下一講將會為大家講解毫無意義的遺跡的內(nèi)容,敬請關(guān)注。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點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96175.html
相關(guān)閱讀:語文寫作指導(dǎo):他山之石,可以攻玉